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牲畜林》讲述的是这样的故事:德国兵扫荡村子,一个叫朱阿的农夫为了保护自己的大花牛而一路跟踪抢牛的德国兵,在路上,一次次举起的猎枪却因别人的一次次阻止而放下,最终德国兵与一只野猫一起跌下悬崖丧命。小说在三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轻松幽默的语言、喜剧化的人物形象、延迟的结构。小说用文学的轻松化解生活的沉重,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令人深思,引人人胜。  相似文献   

2.
《牲畜林》是意大利作家伊泰洛·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它以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描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因各种原因举着猎枪不敢开枪,最后德国兵和一只野猫一起  相似文献   

3.
<牲畜林>是意大利作家伊泰洛·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它以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描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因各种原因举着猎枪不敢开枪,最后德国兵和一只野猫一起滚下石崖.  相似文献   

4.
徐洁 《政治课教学》2016,(Z1):97-98
卡尔维诺的《牲畜林》是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名篇。学生在读它时,乐不可支,哈哈大笑。这在深沉的语文教材中,是很难得一遇的。《牲畜林》写的是战争,却让人捧腹不已,这是一次很"反常规"的阅读体验。那么笑过之后,可以记住什么?下面,笔者尝试从三次"反常规"中潜入"笑容"背后的深意。反常规一:牲畜林变成"战场"先来看看这是怎样一个"牲畜林":"在那扫荡的日子里,树林里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这个热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牲畜林>描写的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传奇故事:一个德国鬼子为抢牲畜误入密林,蹩脚的猎手朱阿举着猎枪却不敢开枪,最后,一只凶恶的野猫和那个德国鬼子同归于尽……然而,这样一则极富童趣的故事,却给我们中国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挑战:把沉重的战争题材,写成一个轻松的童话有何意义?为何将正面人物朱阿写得这样丑陋?五次写到朱阿举枪又止,这样简单的重复有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夜莺的歌声》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用夜莺的叫声引诱德国兵,把他们带进埋伏圈,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表现了苏联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的精神。这篇课文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段落清楚,全文篇幅比较长,但以空行为标志自然分成了四  相似文献   

7.
《大兵》读后,既让人激动,也让人沉重。很久没有读到这样撼人心魄的作品了。作家梁晓声以极为沉痛的口吻,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大兵”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人们是在车后面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轮下。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小说中,“大兵”无疑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在“大兵”的身上,作家集中了绝大部分笔墨,将他塑造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紧扣情节,巧妙设置悬念小说大体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本文的作家  相似文献   

8.
写人物,就要写出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的事件、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读《朝着阳光微笑》,一个十分阳光的残疾女孩,微笑地向我们讲述平凡而动人的故事。孙老师的"下水"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你来信说,五年了,孙老师,您还记得那片高高的意杨林吗?当然记得。第一次随你来到那片意杨林,你告诉我,你最喜欢秋天的意杨林,一  相似文献   

9.
《河岸》是一部关于"革命时期"个人认同危机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小说借助于库文轩、库东亮父亲的遭遇,揭示了极左主义的"革命"理念对于生命的戕害与褫夺以及造成极其严重的个人精神危机,并对那种极其虚伪的"革命浪漫主义"进行无情嘲讽,因为它不仅无视个人尊严还教唆人们主动放弃对真善美的坚持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夜营的歌声》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协助游击队消灭一伙德国兵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教学时,教师可作如下设计:一、自学课文,理清线索教学伊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用幻灯显示下列问题,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门)小男孩坐在河边干什么?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他的?门)德国军官让小男孩带路,小男孩愿意吗?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一路上,小男孩为什么有时学夜骛叫,有时学杜鹃叫?(4)游击队潜伏在哪里Q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又是怎…  相似文献   

11.
正吃过早饭,我随手翻开一本新买的《意林童话》,目录中一个《钟的生日》的标题吸引了我。"钟也会过生日?"带着这个疑问,我赶紧找到这篇文章读了起来……原来,故事里有一座时间十分准确的钟。在它快要死时,钟神告诉它:只要它倒退十五分钟,就能变得和钟神手中所画的钟一模一样,获得重生,因为这是钟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生日。这座尽职尽责的钟尽管希望重生,但为了不让人们工作误点,它还是准确地走着,一次次地错过了重生的机会,并  相似文献   

12.
格非的《褐色鸟群》是一部具有多重意蕴的小说,也是一部在形式技巧上非常引人注目的精彩篇文。作者以回忆作为叙述故事的手段,在文本的叙事中设置重重障碍。但事实上,文本的这种叙事也只是为了掩饰其真实的目的,而追问事情的"真相"也不过是一次叙述的"冒险"。  相似文献   

13.
林纾的翻译小说第一次向国人介绍了众多的外国作家及作品,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艺术视野。林纾的这种翻译活动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时代有密切的关系。近代中国不仅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外来的野蛮侵略也是愈演愈烈。为摆脱这种危机,人心思变,人们想在变易、改革中寻找出路。林纾的翻译就是在这样的复杂形势中适时而出,其翻译成果给这个特殊时代带来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战初期,有一次,英军打了一场胜仗,俘虏了大批德国兵。首相丘吉尔飞抵前线慰问官兵,早就恨透了德军的英国官兵向他建议,处决这些德国兵。丘吉尔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前不久,希特勒组织了一个16人的特别行动小组,要刺杀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这16个人成功地接近了那位领导人的住处。可就  相似文献   

15.
王长福 《中国教师》2014,(13):92-95
<正>高中语文必修3选编了《红楼梦》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的一段故事,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下称《林》)。笔者拟以《林》文为例,通过探究"谁是‘宝黛爱情悲剧’的幕后黑手"来阐释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要重在准确、深刻和个性化。一、《红楼梦》"对女性尊重"的微观认识"宝黛爱情悲剧"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最高峰《红楼梦》的一条叙事主线。整部小说通过对贵族阶层"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盛衰描写,展示了  相似文献   

16.
《举起手来》是冯小宁第一次走喜剧路线而推出的影片。它讲述了一位农民为了保护国宝金菩萨与日本兵巧妙周旋、斗智斗勇,而日本鬼子洋相百出的故事。残酷血腥的战争在冯小宁笔下犹如“猫和老鼠”的游戏,笑弹频频引爆,让观众在欣赏敌人愚蠢的过程中获得“胜利感”和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7.
卡尔维诺的《牲畜林》是一篇风格特异的小说,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首先,从风格上讲,它是卡尔维诺轻逸创作理念的绝佳实践,小说以富于喜剧性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消解了战争这个话题的沉重之感,令人耳目一新;其次,从结构艺术上讲,它以牲畜林这个意象统摄全  相似文献   

18.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是恩格斯于1851年8月至1852年9月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有关德国革命的19篇文章组成的一部著作。这19篇文章从1851年10月25日到1852年10月23日陆续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当时的署名是卡尔·马克思,直到1913年人们才知道原作者是恩格斯。1896年马克思的女儿伊琳娜·马克思—艾威林把这些论文汇集成书,并在每篇文章上加上了标题,同时将恩格斯在1852年12月22日发表的《最近的科伦案件》一文增补进去,共为20章,在伦敦以英文单行本出版。恩格斯这一著作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分析革命事件的光辉范例,书中详细地分析了1848—1849年  相似文献   

19.
林海燕 《小学生》2015,(1):8-11
主持人语:林海燕老师是我新认识的一位作者,她在去年夏天的时候,给了我一篇特别可爱的故事——《冰棍上的三八线》。那篇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它给了我初夏的第一次清爽的感觉。在后来的几次合作中,林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文字清爽可爱,人也干脆利落。本期我们就由林老师的故事为大家带去一份清新的感觉吧!  相似文献   

20.
<正>"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中有投桃报李之说,《左传》中有结草衔环的故事。同样,《聊斋.小翠》中的狐女小翠的报恩故事亦感人至深。《小翠》是《聊斋志异》最美丽的篇章之一。王太常年轻时因"无心之德"让一条狐狸"来伏身下",帮它避过了雷霆劫。狐狸为了报恩,将女儿小翠送上门,不取分文地嫁给了王太常的傻儿子王元丰。小翠于嬉闹中几次为王公化解官场危机,最终除去政敌,又治好了元丰的痴傻之症,并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