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水在滋润万物的时候,又以它的灵动奔涌带给文人墨客无尽的遐思。古代诗文中“水”多次出现,它可以比愁绪、状离情、言爱情,还可以引发人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1.以水喻愁绪自然界中水大多是流动的。滔滔江水,后浪推前浪,绵绵不绝;山涧小溪,流水潺潺。水的这种流动不是循环的,它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奔流不息,且常流常新,无穷无尽。不尽的流水常用来比喻绵长的愁思。如: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中吟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涣涣,东流不止,这里用有形的水来比喻无形的愁,将抽象的愁具体…  相似文献   

2.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先秦诸子到宋明散文……虽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点滴滴,却是中国文化的厚重载体。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灸人口的妙文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是学习古诗文  相似文献   

3.
姚冬媚 《现代教学》2011,(12):59-59
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一个对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继承、创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作为与新课程改革相匹配的新教法自然也应在对传统教法翻新、完善之后更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特点,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下面谈谈我在古诗文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教法。  相似文献   

4.
李颖 《考试周刊》2015,(19):30-31
本文以古文诵读教学的具体实践,探索了古文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对其特点从营造意境、浅释情感两方面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古文教学产生魅力的原因,对其作用从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6.
李颖 《中学生百科》2015,(14):72-75
本文以古文诵读教学的具体实践,探索了古文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对其特点从营造意境、浅释情感两方面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古文教学产生魅力的原因,对其作用从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颖 《考试周刊》2015,(20):28-29
本文以古文诵读教学的具体实践,探索了古文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对其特点从营造意境、浅释情感两方面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古文教学产生魅力的原因,对其作用从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王世文 《农村教育》2006,(7):115-116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修辞格。准确注释和讲授它们的意义、特征,对学生正确理解把握古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法,培养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初中语文学习辅导读物的编写和语文教学实践中,因不明列锦、倒文、借代、互文等修辞格而注错、讲错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尽管教学大纲对这几种修辞格未作具体要求,但在语文辅导读物和语文教学过程中,准确地注释和讲授它们的特征,对学生理解和把握古诗文...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经常吟诵古诗文,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想象,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在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通诗句,读出情感,读出诗韵,还要充分利用古诗文诵读这块阵地,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在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挖掘古诗文本,陶冶学生性情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古人也早就总结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之重要性。要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就要改变以往苦口婆心、絮絮叨叨的说教与讲解,应以读为本,多读课文,在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依靠直觉思维形成灵感与顿悟,从而在朗读中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与文章进行一次亲切和谐的对话。达到感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教材明显加大了古诗文篇目的比重,是为了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同时也为素质教育铺下了坚实的基石,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培养学生就注重"诗教"。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都是自幼学诗,立志"治国平天下",受到重重磨难时,愈加深切地忧国忧民,感怀时事,从而留下名传千古的诗篇。而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中,因循"字字清楚,句句落实"的信条,往往破坏了古诗文  相似文献   

13.
纵观李白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在他以嘉许和称羡的口吻所咏吧的诸如凤凰,松柏、长鲸鸾凤等人格意象中,有一个频频出现并伴随诗人生命始终的意象,那就是大鹏,与李白素不相识却仰慕已久,追踪数千里终行相见的魏万,也称叹他为  相似文献   

14.
纵观李白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在他以嘉许和称羡的口吻所咏叹的诸如凤凰、松柏、长鲸、鸾凤等人格意象中,有一个频频出现并伴随诗人生命始终的意象,那就是大鹏。与李白素不相识却仰慕已久,追踪数千里终得相见的魏万,也称叹他为“横海鲲、负天鹏”。意象是诗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传统的诗歌批评和诗学理论关注的是意象的感性因素,突出意象在加强诗歌生动形象性和具体可感性方面的作用。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考察,使意象具有意义并发挥作用的,不是它作为一个意象的直感性和生动性,而是它作为一个心理事件和某种文化要素的奇特…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文化学立论 ,就树木意象溯源 ,探其树木意象之文化归依 ,进而分三层递进式地揭示陶诗中树木所蕴涵的审美意境及陶公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6.
苏轼一生对松情有独钟,在其诗文中包含了一个层次清晰、内涵丰富的松意象体系,它既是苏轼集儒释道为一体的思想表征,又是诗人多姿人生和魅力人格的写照。文章从仙品之松、人品之松、物品之松三个层面对其松意象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划归和解析。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本文主要谈水在古代诗文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本文主要谈水在古代诗文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学史上,"泰山"作为一种文学意象,一直备受文人骚客的偏爱。古往今来关于泰山的诗文佳作不胜枚举。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其文学作品更是中国文学史中最光辉的一页,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其诗文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不可忽视。"泰山"这一意象在韩愈文学中品出现次数虽不算多,但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20.
牡丹在唐代一跃成为花王,成为中国咏物文学的杰出代表。唐代诗文中揭示了牡丹与最高权力的紧密关系,其独特的象征意蕴的形成与此息息相关;牡丹无以伦比的花王地位,形成唐时举国若狂的民俗盛事。唐代诗文中的牡丹意象体现了富贵之象征意蕴、尚奇之审美趣味、倾世之民俗盛事,具有深刻的政治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