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辞源》释义指瑕董德志《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79-3年版1-4册)面世以来,学人多有考订。笔者翻阅时也偶有所得,此仅就其释义方面略举数端,以求正于编者读者。【徵】第二册1090面单字释义:徵收。《左传·僖公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第一册选入庄子的一篇寓言--<秋水>,写黄河之神河伯在秋季洪水到来之时,见到"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而"欣然自喜",等见到北海之后又怅然自失望洋兴叹幡然悔悟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字典》中部分释不当,失误原因有通假义失于辨察、义项表述有欠准确、例证时代欠晚、义项遗漏、引文注语和义项相违等。本文对此分类并加以质疑,逐一进行商榷补正。  相似文献   

4.
对"史不绝书、食指大动、死且不朽"等3条成语的语源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通过对《左传》的用词习惯和词义所指的穷尽性分析,纠正了《汉语成语大全》《汉语大词典》等5部辞典对其语源的释义错误。并强调编纂成语辞典必须充分吸收前人的注释、译文、辞典等成果,根据语境及历史文化知识确定语源义。  相似文献   

5.
祁华军 《文教资料》2006,(10):218-219
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选择了《汉语大字典》“无”字条词语为考察对象,从释义项有误、义项缺漏、义项分合及次序排列不当四个方面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以供该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刘一之标点、注释的《小额》是研究北京话、普通话源流的重要语料,书中注释语词一千余条,内容涉及广泛,许多语词属首次正式释义。书中释义仍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本文试就其中四处略加考辨,以就方家。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比喻义与借代义的区分上、词性与释义的统一协调上、释义的锤炼上还存在一些瑕疵。对其进行商榷,供《现代汉语词典》今后修订时参考,辞书工作者也许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二册《苏武》将“单于益骄”句中的“益骄”注释为“更加倨傲”。将“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句中的“益愈”注释为“渐渐痊愈。更,加”。我认为这两个注释有不合文意之处,提出来就教于诸同仁。  相似文献   

9.
“指瑕”是需要技巧和艺术的。 据说,1923年,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后,聘用了一位漂亮可人的女秘书,但她过于注重修饰装扮,工作时经常出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为数不少的成语,并在释义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1.
“把”字句要受许多限制,如果不注意这些限制,就容易造成语病。作家孙犁的《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高中《语文》第四册),被课本誉为“好的语言的一次示范”,该文用了许多“把”字句,其中有一句不合语法规范: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课本《语言的演变》一文,笔者认为有微瑕两点,在此提出就教于方家。其一,该文在列举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后分析说: "第一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有的构词的能力还比较  相似文献   

13.
近来,笔者仔细研读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优美的汉字”一节后,觉得其中一些观点和表述值得商榷。一、汉字的地位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两个“最”展现了汉字在时空上的灿烂,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过,从学术的角度斟酌,将汉字放在世界文字的发展长河来看,如此表述就有些不妥。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生活》教材中的"文化名人"颇受师生欢迎,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瑕疵。希望就此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一、混淆"文化名人"和"文学、艺术名人"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握"文化名人"的度?要不要讲、讲什么、讲到哪个层次?这是广大一线教师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难题。按课程标准要求,辅助文起辅助作用,不能当成正文去解读,我们既不能淡化这个栏目,又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因而有必要明确"文  相似文献   

15.
《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名篇,为多家古汉语教材所收录。然而,对于文中“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和“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两句的释义问题,一般教材的处理都难以差强人意。由古汉语的句法特点人手,并参照所涉词语的音义,对句中“固”、“为”二词的意义进行重新审视,指出“固”并非“巩固”,而应读为“祜”,属用字的假借;“为”则与“作”无关,应理解为“赐予、给予”。  相似文献   

16.
周有光的文字类型“三相”说认为,文字有“符形相”、“语段相”和“表达相”,文字按照“三相”综合可以分为表形、形意、表意、意音、表音、音节、辅音、音素诸种文字.这种分类法是混乱而不科学的.它不仅在“三相”界说方面存在“三相”名称变化不定、“符位相”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语段相”的界定混淆了语言段落与语音段落、“表达法”的说明误解了字符表达语言的方法等毛病,而且在文字类型分类方面,还存在分类标准冗余重叠、类型归类没有分清分类层次、“表达法”分类混淆了文字的“表达法”与“造字法”分类、“表意文字”类型观错误等缺陷.  相似文献   

17.
庞云萍 《学语文》2007,(6):11-12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堂呈现了一些生机和活力,但同时又衍生了许多怪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阅读教学进入了一个可怕的泥淖,学生在一天天地远离阅读的同时似乎丧失了阅读的基本能力,患上了“阅读失语症”。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新教材改用彩色印刷,充实了插图,形式新颖活泼,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旧教材好许多,深受师生欢迎,但笔者觉得教材中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现归纳如下。一、错误之处1.教材第2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行中的“般”应改为“船”。2.教材第53页倒数第3行“吸引物体的”中的“的”字去掉。3.教材第134页末行注释“①……单位是焦每立方米,符号是J/kg”,其中的“J/kg”应改为“J/m3”。二、商榷之处1.教材第9页第二自然段,原文叙述:“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比千克…  相似文献   

19.
认真反复品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见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再仔细翻检古代诗文,则会发现其中似有一些明显疏漏。笔者不揣鄙陋,在此列举浅析,敬请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20.
认真反复品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见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再仔细翻检古代诗文,则会发现其中似有一些明显疏漏。笔者不揣鄙陋,在此列举浅析,敬请方家指教。第一,行文表述失之严谨。且看原文:“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见第2段)“‘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