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20世纪30年代起.科学家们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能够观察到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根本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引力把恒星束缚在星系内部.也无法将星系束缚在星系团中。因此,70多年以来,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和物理学家一直确信普通物质被大量的不可见物质所包围.这种不可见物质被称为暗物质(darkmatter)。据估计,暗物质占据了整个宇宙物质含量的90%,总质量是普通物质的6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占1/4.而更重要的是,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暗物质刚被提出来时仅仅是理论的产物,但是,前不久通过观察两个星系团的碰撞,美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暗物质是宇宙中一种神秘的物质,人的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它,因为它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天文学家只是通过观察发现某些隐藏的物质产生了重力,使更遥远星系发出的光产生弯曲,从而推测在星系团中有暗物质存在,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暗物质证据。  相似文献   

3.
科苑集粹     
找到暗物质粒子暗物质是宇宙中一种神秘的物质,人的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它,因为它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天文学家只是通过观察发现某些隐藏的物质产生了重力,使更遥远星系发出的光产生弯曲,从而推测在星系团中有暗物质存在,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暗物质证据。日前,一个意大利和中国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4.
观测表明暗物质粒子绕星系质心近似呈球对称运动,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互碰撞或碰撞很弱,因此可以假设暗物质在宏观上与无粘滞流体类似,不必考虑暗物质晕中的切向应力而只需考虑法向应力.根据这一模型研究了暗物质在重力、离心力、法向力作用下的稳定运动,得出了暗物质的密度分布公式.该公式与现有的观测曲线符合的很好,从而证明了无粘滞流体模型是合理的,这对于研究暗物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杨小虎的博士论文《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研究》中第4部分内容整理缩写而成。讨论如何利用星系-星系的弱引力透镜观测来获得星系光度-暗物质晕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建立的条件光度函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预言了给定质量的暗物质晕中所能形成的不同光度的星系的概率。这些结果给出了讨论星系形成理论中各种物理过程的判据。基于这个模型还预言了一些宇宙中光的分布行为:如宇宙中超过一半的光是来自质量小于1012太阳质量的暗物质晕中。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科学家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近日正式得出结论,大约有1400多个星系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向宇宙的边缘流动。这种由众多星系所组成的庞大星系团就是所谓的“暗流”。科学家们宣称,暗流的奇特运动表明另一个宇宙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关于宇宙加速膨胀和星系自转曲线异常问题,相应领域每年都有大量论文发表。然而,或许只有学习AlphaGo的"思维方式",像AlphaGo那样思考,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重新研究了束缚态和非束缚态,以及超星系团因光辐射而产生的质量损失与空间膨胀的关系。我们推测:光子和任何物体之间的引力势能为零;光子和任何粒子之间的引力势能为零;因光辐射不断产生质量损失的两个相邻的互为非束缚态的天体系统,它们之间的引力势能并不会因为光辐射损失质量而减小,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引力势能是守恒的。循着这一思路,得到了两个相邻的(互为非束缚态的)超星系团之间的空间膨胀速度和空间膨胀加速度的方程。对于星系自转曲线异常,我们推测:在旋涡星系中,存在空间膨胀;旋涡星系中的空间膨胀沿着始自于星系中心的螺旋方向;相对于同一观察者,上述螺旋方向与旋涡星系自转方向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旋涡星系中的一个天体所在区域的空间膨胀速度与这个天体到旋涡星系中心的距离(中心距)成正比。目前测得的旋涡星系自转速度,应该是旋涡星系的本动自转速度与旋涡星系内的空间膨胀速度的叠加。两个速度叠加后,就会出现我们现在看到的星系自转曲线呈平坦状的结果。从旋涡星系自转速度中剔除旋涡星系沿螺旋方向的空间膨胀速度,我们得到旋涡星系的本动自转速度-这一运动速度仍然符合牛顿经典理论。因此,旋涡星系中的恒星不会从旋涡星系中逃逸。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旋涡星系旋臂的指向一般和星系旋转的方向相反,因此旋涡星系中的空间膨胀沿着的螺旋方向与旋涡星系旋臂的螺旋方向一般是不同的(目前仅发现NGC 4622的旋臂指向就是自己旋转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幽灵般的粒子  宇宙中的发光星体不计其数。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但它也仅仅是我们所在的星系——银河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成员,在银河系里,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大约有一千亿个。和恒星一样,多数星系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数十至数百、有时甚至是成千个银河系组成了一个个庞大的星系团、还有超星系团……但是,所有这些发光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的10%以下,其它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 中微子就是最重要的暗物质。根据现代科学的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一个宇宙是在大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中诞生的,大爆炸瞬间以后,出…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14,(3):27
<正>2月7日,由西班牙加纳利天文研究所(IAC)和拉古纳大学(ULL)领导的国际天文学团队刚刚报道了他们在(科学)前沿场项目中,对Abell 2744星系团观测数据的首个分析结果:他们发现了一个迄今最遥远的星系,此发现清晰展示了将持续多年的前沿场项目的前景。该项目借助宇宙中天然的放大镜——前景星系团的引力透镜效应,大大增强极遥远背景星系的光度。通  相似文献   

10.
星暴过程     
刘松林 《知识窗》2005,(5):53-55
旋涡星系(C153)正在被撕裂,由此拖出了一条长达20万光年的高温气体尾巴,此时这个旋涡星系正以每小时720万千米的速度穿过一个星系团的核心.在这场与星系团中气体的猛烈碰撞中,为了给新诞生的恒星提供氢,旋涡星系的旋臂被剥离了.  相似文献   

11.
尽管科学家还不清楚暗物质的性质,但是两位科学家已经可以试着给出暗物质的运动模式:和气体分子差不多。暗物质在宇宙的质量中大概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它不发光也不与其它物质作用,所以没有办法观测。唯一证明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是光会因为暗物质的质量而产生弯曲。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科学家在研究了暗物质绕可见星体(例如恒星等)所产生的行为后,发现这些暗物质会慢慢聚成一团来行动。他们发现在计算机模拟下,这些暗物质的运动行为就像是气体分子在进行布朗运动一样。过去天文学家认为暗物质像尘埃一样包围着整个银河系,而这两位…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贪吃"星系"弱肉强食"不只发生在生物界,宇宙星系也同样如此。一项研究发现,有的星系本已十分巨大,但仍在吞噬其他星系,让自己"越吃越胖"。天文学家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观测了位于室女座星系团中心代号为M87的星系,它距离地球大约5000万光年,  相似文献   

13.
人们早就知道,天空中那点点繁星实际上是大大小小如太阳那样的发光天体。后来人们又发现,这众多的恒星并非均匀地散布在宇宙空间中。它们构成了各式各样由大量恒星形成的一个个星系。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处在一个大约包含有1000亿颗恒星所组成的银河系内。宇宙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由几百个到上千个星系形成的星系团。星系和星系团中除恒星外还有各种状态下的气体物质存在。这类气体也会发射出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天文学家通过对这  相似文献   

14.
杨良孝 《今日科苑》2012,(6):108+110
认为每个物体都拥有其时空体系,任何地方的时空体系是宇宙中所有物体时空体系于该处的综合。星系的时空体系由于受其本身的旋转运动影响而作相应的但并非处处一致的旋转,导致各星球实际的运动速度远小于我们的观察。因此对螺旋星系旋转速度的解释无需暗物质。随着宇宙的膨胀,各星系受其他星系的影响越弱和其独立性越强,实际上速度不变的星系运动体现加速运动的现象。当这种现象超过万有引力的影响时宇宙显现加速膨胀现象。而这也无需暗能量。  相似文献   

15.
两个关于星系的难题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几乎不发光的幽灵星系,这些星系的质量与普通星系相当,但是却几乎没有发光的恒星或气体,它们由暗物质组成,人们称它们为没有星星的星系。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这样的星系,但是对于这些幽灵星系  相似文献   

16.
两个关于星系的难题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几乎不发光的幽灵星系,这些星系的质量与普通星系相当,但是却几乎没有发光的恒星或气体,它们由暗物质组成,人们称它们为没有星星的星系。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这样的星系,但是对于这些幽灵星系  相似文献   

17.
捕捉暗物质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秘的幕后黑手 暗物质占据了宇宙质量的23%(普通物质只占了4%);巨大的暗物质“晕”包裹着星系,决定它们的旋转速度;暗物质也和暗能量一起控制着宇宙的膨胀演化……看起来天体物理学对暗物质了解的还真不少,可是,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个确定的答案了。暗物质如同某个神秘的幕后黑手,势力庞大,可是没人知道它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18.
《金秋科苑》2013,(11):7-7
北京时间4月25日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天文学家们近期观测到在远离星系分布核心区域寒冷,黑暗的宇宙深处存在3个孤零零的星系,这三个星系的外围被一团氢气团包围,并且它们似乎还与一条看不见的暗物质带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胡德良 《科学中国》2007,(11):10-11
天文学家们说,通过50亿年前正在撞击的两个星系团,发现了迄今为止最为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了暗物质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两个力的较量70多年前,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观测发现,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银河系而去。他注意到,远处的星系比近处的星系更快速地飞离,它们的距离和速度有一定的关系,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即星系从地球远去的相对速度等于地球到星系的距离与哈勃常数的乘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