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小学语文科唯物辩证法的意见(一)小学语文科要向儿童讲一些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培养儿童初步具有这些观点,学习用这些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小学阶段要讲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有下面这些:1.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反对主观的看问题和破除迷信;2.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反对静止地看问题;3.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反对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4.矛盾和矛盾的普遍存在,不断地认识矛盾,解决矛盾,事物就不断地向前发展;5.人能够认识世界,能够改造世界。(二)小学一、二年级,这个阶段不专编唯物辩证法的教材,就语文课本里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课文,致导儿童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认识事物。怎么讲法,见后附一二年级讲唯物唯辩证法教学说明。  相似文献   

2.
谈数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本从唯物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量质互变的观点、“实践-认识-实践”的观点等方面阐述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3.
<正>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特别是能够运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正面,也看到事物反面。辩证思维能力是在掌握一定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础上,对各种复杂问题进行多视角思考,进而得出比较全面认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地位。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是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基本的是矛盾的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是矛盾分析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矛盾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特别是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矛盾的眼光看问题.由于哲学规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因而这些基本规律对数学教学的指导还是宏观的,更具体的工作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把这些规律和方法运用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加快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提出的既抓关键少数又抓绝大多数、思想和制度相结合的刚柔并济思想、权力行使与责任担当相统一、严格管理与关心信任统一等更加旗帜鲜明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认识史上,对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的问题,存在着两种见解,一种是唯物辩证法的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在这两种发展观之间存在着三个原则性的分歧: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分歧。但是,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的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其它分歧,归根到底都是由承认不承认矛盾这一根本分歧引起的。理由如下:第一、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分歧,是由承认矛盾和否认矛盾这一根本分歧引起的。形而上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孤立地看问题。这种发展观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彼此隔离的,没有联系的,任何事物的性质和状  相似文献   

8.
发展的观点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和基本观点,它既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二-四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但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把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简单地理解为发展的永恒性,缺乏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为此,我们要全面认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具体分析和正确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它要求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都要采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坚持认识上的全面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就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一个实例。曹操为统一天下,率百万大军,攻打孙权。面对曹军的压力,东吴内部分化成了主战、主除两派,孙权的态度也不明朗。刘备与孙权唇齿相依,为坚定孙权作战的决心,诸葛亮接受了东吴主战派将领鲁肃的邀请,去东吴进行游说。在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对诸葛亮百般洁难,张昭以刘备曾败给曹操为例,认定弱无法胜强,而诸葛亮认为一…  相似文献   

10.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认识和把握这两个观点的时候,必须分别分析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的内涵,指出学生学习中常常易犯的错误并予以剖析。在联系方面主要分析联系的“四性”,即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可变性,并指出四个常见错误。在发展方面,主要分析发展的含义、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条件,并分析学生容易犯的把发展观与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混为一谈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思维方法。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认识世界,是通向科学和真理的必由之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知、研究和指导社会科学中教育学分支中的英语学科教学,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李彰有 《新高考》2007,(12):7-9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讲联系的观点,第八课讲发展的观点。第七课、第八课的联系是: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世界,也就没有发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状态,自觉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和反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发展和普遍联系的学说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和实质核心等问题。 一、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 1、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之中。因而,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发展是新旧事物的交替过程,是旧事物灭亡,新事物  相似文献   

14.
<正>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如果说唯物辩证法是对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本质的反映,那么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面对复杂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全国上下运用辩证思维,不断增强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同时间赛跑,与病魔  相似文献   

15.
辩证思维,即辩证逻辑思维,它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也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而辩证思维能力则是在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进而得出较为全面的、对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的认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中最核心和实质的问题。从矛盾的存在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普遍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事情,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性规律的科学。它既为我们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又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客观事物最科学的方法。结合化学教学进行唯物辩证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聪明地学习。从唯物辩证法入手,培养化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把学习化学知识与发展智力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突出四个基本的唯物辩证观点,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观点分析研讨化学问题,使化学知识和思维品质得到同步训练和提高。一、实验是检验、评判化学问题的唯一标准化学家…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而力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典型性。因此 ,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力学教学中 ,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正确观察、分析、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教学中 ,就是要引导和教育学生用辩证法的主要理论 ,全面、客观、发展地观察力学现象 ,分析力学矛盾 ,认识客观事物 ,解决具体问题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全面观察、分析事物相互间的客观联系 ,完整地认识事物。工程力学所研究的机构…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哲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龙作田同志提出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第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第三、唯物辩证法的每一条基本规律都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也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第四、唯物辩证法的诸对基本范畴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见《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相似文献   

20.
王有鹏 《广西教育》2013,(26):24-25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通过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万物需要和谐,课堂教学显然也需要和谐。当前,许多教师正在着力打造和谐课堂,但是在追求和谐课堂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的课堂存在着违背唯物辩证法的现象,或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违背关于全面看问题的“两点论”观点;或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违背关于有重点地看问题的“重点论”观点。因此,笔者主张课堂应遵循唯物辩证法,追求辩证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