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文新解】《安塞腰鼓》的层次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描绘一群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  相似文献   

2.
【课文新解】《安塞腰鼓》的层次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描绘一群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  相似文献   

3.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越生命、宣泄磅礴力量的美文。安塞腰鼓在文章中作为人类生命和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具有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具体性和抽象性。安塞腰鼓作为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粗犷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从其中体察、发掘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人类的生命本质,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  相似文献   

4.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热情颂歌。作者通过一群陕北朴实得像红高梁一样的茂滕滕的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场面的描写,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热情赞颂了中国人民“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  相似文献   

5.
《安塞腰鼓》一文描绘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文中采用特殊的句式和多种修辞手法,表达出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以及陕北人民粗犷的生活情状。教学这篇散文,主要通过感情朗读、整体感悟以及学会构思等方式,让学生沉入文本,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和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通过体味作者对艺术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阅读中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激越的鼓点敲出的豪放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赞歌.  相似文献   

7.
课前播放录像,学生欣赏安塞腰鼓的表演片段。(腰鼓声响起,场面热烈。渲染了气氛,学生沉浸其中。)上课铃响,师: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是安塞腰鼓的表演,现在请同学们谈一下看后的感受。生:感受到了一种力量。生:高兴,热烈。生:有节日的气氛。生:充满活力和激情。(学生七嘴八舌。)师: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老师觉得这片段的表演远不能表现安塞腰鼓壮阔的场景、恢弘的气势,不信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陕北作家刘成章去领略安塞腰鼓的魅力,去感受力量的磅礴和生命的激荡。师:这一节课,我们抓住三个字来学习这篇课文:读、品、悟。读课文,品语言,悟真…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铿锵激越的语言。  2.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教学重点】  1.雅词、美句的积累。  2.美点、妙要的品析。【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 2.归纳积累。  媒体设计  准备 3~ 5分钟的腰鼓舞的碟片或录像片。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 3~ 4分钟的腰鼓舞片段 )刚才,大家从声响、画面感受到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下面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从文字中体味激情的腰鼓。  二、解题  安塞:县名。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上游。县人民政府驻…  相似文献   

9.
<正>《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赞美了黄土高原人民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文章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2.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和内涵,感受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10.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一群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的场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赞颂了改革开放近十年来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安塞腰鼓》是语文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鼓荡澎湃的活力。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本文则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说,上好本课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  相似文献   

12.
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健身功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塞腰鼓——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的表现。安塞腰鼓——是一种舞蹈艺术。安塞腰鼓——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健身运动项目。安塞腰鼓——众多社区开展的最为广泛的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安塞腰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多媒体出示) (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体味"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理解排比、反复句在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红艳 《成才之路》2011,(20):36-36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今天我们学习"安塞腰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多媒体出示)(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体味"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3)理解排比、反复句在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大清 《教师》2010,(2):55-56
一、教学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充满着诗意美的散文。作者通过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激越的鼓点、反复的咏叹、尽情的赞颂来表现自己对生命的诗意理解,对时代的审美感受,对民族家乡的真挚热爱。这种腰鼓是陕西地区所特有的,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这一民族艺术奇葩,品味语言,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16.
刘成章先生的《安塞腰鼓》一文 ,节奏鲜明 ,语调铿锵 ,旋律激越。以“静———动———静”的思路来构建、谱写 ,以“好一个安塞腰鼓”来收束 ,复唱。听朗读 ,似乎在听腰鼓 ;品文章 ,似乎在欣赏演奏。因此 ,我感觉到本文变相的是一曲鼓点乐谱。开篇写静。在未敲响腰鼓前 ,鼓手们沉稳而安静 ,朴实得像高粱 ,但静中蕴动 :“茂藤藤的后生” ,让人感到一种力的集聚 ,一种鲜活的生命在搏动 ,一种火山喷发前的宁静。接着用一个朴实得不让人重视的“但是”轻轻一转 ,即进入了动态的描写。首先用连串的排比句 ,极有气势地对“安塞腰鼓”作正面描述 ,…  相似文献   

17.
《安塞腰鼓》一文气势恢弘,语言简洁有力,学生只要通过朗读,就可以真正体昧到安塞腰鼓的节奏、气势,感受其生命力,领略安塞腰鼓的内涵。在这篇文章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笔者对《安塞腰鼓》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安塞腰鼓、美读课文,体会激情、探究写作意图、拓展延伸五个教学环节展现了笔者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设想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在南方或现代都市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观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好些.这篇文章气势恢弘,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铿锵激越.对于这样的文章,一要指导学生多诵读,从诵读中体味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二是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蕴涵的情感和深意.  相似文献   

20.
【案例】《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教学前,我一直担心,因为对于我们这边江南地区的学生来说,文章中的安塞腰鼓、黄土高原毕竟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学生没有真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