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知道高原上有没有桃花,比如那辽阔苍凉的青藏。我总觉得在那种空气稀薄光照强烈的地方,桃花应该盛开得像黄昏时分弥漫在西边天际的落霞,绚丽夺目,倾国倾城。它们生长在一个很少有人会去的地方,暖暖的一团,凄凄迷迷、温温顺顺地拥抱在一起,就像拥抱着一个彩色的神话一样让人感觉到是那么地遥不可及。然后,还有如从异域传来的空灵的声音在它们身边缭绕,歌唱着人们的执著,歌唱着归去和归来的安详。生长在高原上的桃花片片瓣瓣,有着隐忍的艳丽,如同一幅惨艳的血色图画。它凝结着天地的淡然,飘浮在远处的人们的眼里,却可以像天神一样高高在上。…  相似文献   

2.
明珠闪闪     
树下的风景满满当当的一树粉红小花,摇摆地招着手。风儿轻轻掠过,便哗啦啦地坠落下来,如霞似锦。我喜欢在这个时候。揣一本小书,坐在树下享受那种恬淡的空气的清香。有时,桃花会落进书中,我便翻过这一页,把它夹好。久而久之,这本书也开始有了桃花的味道。那一瓣一瓣,都是岁月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爱在掌心     
几年前,我在加拿大住过一段时间.每个周末,我都到贝斯莱恩路东首的一家图书馆看书,在那里,我认识了加拿大的作家卡兰诺老人.有一次,卡兰诺老人邀请我去他的家里做客.卡兰诺老人住在卡林顿公园附近,家里的书房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四壁的橱架上摆着满满的书,而且分门别类,有条不紊.靠窗的桌子上,还放着两盆花,碧绿的叶瓣,顶端开着几朵粉红的花,花像桃花,看上去不如桃花娇艳,却比桃花温馨.老人告诉我,它叫掌心花.  相似文献   

4.
家乡如画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每当吟诵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山山水水。乡村的美景可真是画家笔下的一幅画呀!抬头看着那湛蓝的天空,如碧玉一样无瑕,一群大雁排着整整齐齐的“人”字形,从远处唱者歌儿飞来,在蓝天与青山之间显得格外醒目,  相似文献   

5.
向往温暖     
这是一部诗集。"一瓣荷花""时间是说话的青天""把自己喝成红颜""让我记住母爱的人""青春被纺车织成线""日子就是江山""向往温暖"……这些诗意的词句是其中诗歌的题目。"二姐能把三月剪成一瓣瓣桃花/二姐把桃花戴上头,别的花就谢了",这样美丽的句子出自这部诗集。  相似文献   

6.
春游     
三月的山坡 ,桃花开得一片红艳艳的。春风姑娘穿着五彩的衣裙 ,飘进树林 ,兴奋地喊 :“春游去喽———”“等一等 ,我去———”一片桃花瓣从桃树上飘下来 ,随着春风姑娘踏上了新奇的旅程。一只大青蛙刚从泥洞里钻出来 ,正坐在湖边 ,边伸腿脚边揉眼睛。桃花瓣喊 :“朋友 ,睡醒了吗?别忘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呀。”大青蛙咧嘴笑了 ,扑通一声跳进水里 ,一会儿游自由泳 ,一会儿游蛙泳 ,水面上荡起一层层浪花。“嘻嘻!”桃花瓣开心地笑了。两只燕子停在绿绿的柳树枝上 ,它们在说悄悄话 :“这是主人家吗?怎么院子里没有了高高的天线架?”桃花瓣…  相似文献   

7.
春天的承诺     
在我乡下老家,有一片桃林。每年春天,桃花盛开,如粉如霞。无论我走到哪里,那如粉如霞、如雾如梦的桃花,总成为我记忆中最美好的风景。同样的桃花,后来我在班里一位小朋友的画里又看到了。然而,在他的这幅名为《春天》的画里,桃花被画成五颜六色的。我问他:为什么要把桃花画成这样?粉红不是挺好吗?他充满遐想地告诉我:“老师,等我长大了,就种这种桃  相似文献   

8.
家乡的春天     
在我眼里,家乡最美。村前是一片桃林,桃花粉红粉红的,花蕊还有点点嫩黄。一朵朵桃花张着粉红色的小嘴,倾吐着芳香。身处桃林,仿佛置身于云霞之中。每棵桃树都是一个盆景,一幅国画。桃花绽放在三月的烟雨中,点缀着一层水润润的红雾,这都是春姑娘的杰作。  相似文献   

9.
青春种子     
我是一粒青春种子,涉越严冬厚实的冷酷,总是以迎着太阳的姿势坚定地站在春天的最前沿,默默地积蓄着出土的力量。 当一声春雷惊破大地久蓄的激情,融融春阳送来大红请柬,绵绵细雨敲响我沉默的呐喊,我内心的火焰如桃花瓣瓣灿然绽放,酝酿一冬的绿色之梦在春雨密密的足音间躁动不安。发芽成为一种跃跃欲试的渴盼。 我听见了来自天空的召唤,我听见了源于大地的催喊。在这时,沉默便是对生命的抛弃和封杀;无动于衷只能给自己一条通往死亡之路。谁想平平庸庸地睡去?谁不想轰轰烈烈地活着?  相似文献   

10.
纁然     
我看见那场大火燃尽了我整个家,满目火红和浅红的交织。爹和娘亲可能再也找不到我了,我也不知道那片火红中他们在哪里。在桃花已缤纷满地的桃花林中,一个女人拉起了我的手。她叫我,薰然,薰然。娘亲说只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才是好人。她知道我的名字啊。于是我很听话地跟着她走,手里攥着娘亲给我的桃花瓣形的芙蓉玉坠。清透晶莹的浅红色,爹娘给我的名字,纁然。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这是人教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在学习完拼音之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本课要求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幅美丽、幽静的乡村田野画面,将学生引领进识  相似文献   

12.
画诗     
《渔歌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悠然的江南水乡渔歌图。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山水风光的情趣。同学们都很喜欢。在明确诗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像当时描写的景象。孩子们大胆想像,畅所欲言。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很喜欢这首诗,我能不能把它画下来?”听到孩子这富有创意的话语,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大好时机来尝试一下,充分展示孩子们的智慧呢。想到这里,我高兴地对他说:“来,到黑板上展示吧。”他边说边画,高山、流水、白鹭、桃花、鳜鱼,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老翁,在蒙蒙细雨中悠闲地垂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其他…  相似文献   

13.
美人如花,令人赏心悦目,形容女子面容美丽的词如“花容月貌”、“闭月羞花”、“面若桃花”等。有一首诗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把人面比喻成桃花,是再恰切不过的了——年轻美丽的女子,面容白里透红,灿若桃花,美艳动人。  相似文献   

14.
不知道高原上有没有桃花,比如辽阔苍凉的青藏。我总觉得在那种空气稀薄光照强烈的地方,桃花应该盛开得像黄昏时分弥漫在西边天际的落霞,绚丽夺目,倾国倾城。它们生长在一个很少有人会去的地方,暖暖的一团凄凄迷迷温温顺顺地拥抱在一起,就像拥抱着一个彩色的神话一样让人感觉到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然后,还有如从异域传来的空灵的声音在它们身边缭绕,歌唱着人们的执著,歌唱着来和去的安详。那肯定是一块隐痛的土地,它以某种充满诱惑的平和来吸引着人们朝它前行,生长在那里的桃花片片瓣瓣,有着隐忍的艳丽,如同一副惨艳的血色图画。它凝结着天地的淡然,漂浮在远处的人们的眼里,却可以像天神一样高高在上。就这么高高在上,所以谁也无法猜测它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这是人教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在学习完拼音之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本课要求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幅美丽、幽静的乡村田野画面,将学生引领进识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小河边上一树树桃,风儿吹得桃树摇,瓣瓣桃花水上漂。游来几条小鱼儿,吐着一串串水泡泡,尾巴摇摇细细瞧。桃树爷爷轻轻说:“多么美丽的桃花船,可别把它撞翻了!”小鱼小鱼吐泡泡,推着小船往下漂,告诉小朋友—春天已来到。大雨衣一件大雨衣,妈妈和我一起披,·好像鸡妈妈的大翅膀,遮着底下的小小鸡。桃花船(外一首)@蒋应武~~  相似文献   

17.
写诗的姿势     
对席慕蓉了解得并不多,也并不久,只是偶尔听人提起她的名字,可是就在那天,我随意拿起一本书,随意地翻开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诗。诗很短,却很精致,读了之后觉得回味无穷,两眼随之在整页寻找,最后终于寻得三个字———席慕容。在网上读了几首她的诗后,细细玩味,竟觉得像走进桃花林,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感受。她的诗朴素而又清秀,没有矫情做作的华丽词藻,没有引人阅读的清新风格,就是那么平凡,平凡得像一潭清泉,但却蕴藏无限价值与闪光点。她的诗很真,充满了情。就像是她亲身经历的往事,像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在你面前慢慢浮现。我觉得她是一…  相似文献   

18.
教儿歌两法     
为了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在短时间内能熟练地记住所教儿歌,我采用这样两种教学方法。一、画画法在课前我对拟教的儿歌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儿歌内容,画出相应的一幅或几幅画。如在教《我们爱祖国》这首儿歌时,我就画了这样四幅画: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书房里,挂着汪曾祺先生赠我的一幅“碧桃花”,读画思人,常让我想起我跟汪先生交往的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20.
故乡的画     
故乡的海,是一幅彩色的画,时时飘荡在我的心上;故乡的海是一首抒情的诗,海波荡漾,时时萦绕在我的心间。故乡的溪,是一幅清澈的画,时时流淌在我的心头;故乡的溪,是一首优雅的歌,歌声悠扬,时时回荡在我的心间。故乡的树,是一幅碧绿的画,时时浮现在我的心上;故乡的树,是一幅幻想的画,树儿青翠,时时浸润在我的心头。故乡的山,是一幅千山一碧的画,时时流连在我心上;故乡的山,是一幅高不可攀的画,山高路陡,时时出现在我心头。故乡的阳光,是一幅温暖的画,时时照耀着我;故乡的阳光,是一幅明媚的画,阳光灿烂,时时映照在我眼前。故乡是一幅五彩缤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