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生成性是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成性思维的视角下,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教学,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生成性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生成性资源.生成性资源不同于普通的教学资源,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即时性资源.那么生成性资源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合理运用这些资源呢?这便是本文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发生成问题而形成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思维融合碰撞闪现的智慧火花,它可能是灵感的迸发,也可能是思维的叛逆.由于动态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学习者自身的,如果合理而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来引导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过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会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该焕发生命的活力.它所提出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往往无法预见.首先,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和智慧潜能,焕发了课堂的互动气氛和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的、能够推动教学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呢?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预设”外,往往还会产生动态的生成资源.生成性资源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能,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从教材忠实的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有必要深入地探索语文动态生成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引领课堂走向精彩.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包括互动、对话中产生的问题、情境或行为等信息。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刻意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反而常常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甚至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迷失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所谓"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没有预料到,而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即时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这种动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准确、及时地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会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面,  相似文献   

8.
生成性资源的理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资源形成的过程是生成性的;二指资源作用的结果是生成性的、有生命力的。本文倾向于第二种理解,主要指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的动态教学活动过程而产生的、能够推进教学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来源。它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课堂教学优化的资源。它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等多向互动时产生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所谓思品课程的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指在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课堂上即时产生,能够推进教学进行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是在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主要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状态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及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答案等,无论是以言语方式表达,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表达,都是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不同类型的问题,由于学生现实起点的不同,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多元化的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改变预期的运行轨道,呈现新的表现形态。然而往往在重视师生交往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不在意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在互动过程中的再提问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1)问题的设计没有目的性,缺乏对生成性资源的整体把握;(2)问题的设计没有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展开进一步教  相似文献   

11.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正确很可能只是一种模仿,可错误却绝对是一种经历,真实而自然,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小学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疑惑、误区,也会出现新的思维火花、灵感顿悟.同时,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会产生很多有利用价值的错误资源.而大多数教师只在它产生后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或者急于纠正,硬把学生“拨乱反正”,效果适得其反.所以如何纠正错误,使错误成就精彩,从而建立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面对这些动态资源,我们应该"静态"面对,进行艺术化处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是课堂生命的活水,有效地利用能让课堂更显生机。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陈义波 《考试周刊》2009,(51):112-11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的生成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随机性,我们所营造的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必须结合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它所提出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往往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可以说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预设的课堂也许是有秩序的课堂,但会缺乏些许灵气;生成的课堂也许会乱一些,但可能会因此而精彩。课堂要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的互动中才能生成。  相似文献   

16.
正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形态.它是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具有弹性的预设前提,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成性课堂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开放动态且多元化的课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初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特点1.开放性初中数学生成性课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教学资源上来看,就有网络、书刊、媒体等丰富的资源.而学生的兴趣、经验以  相似文献   

17.
所谓"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没有预料到,而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即时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这种动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准确、及时地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会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面,从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下面,结合笔者科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不少教师尝试打破以讲为主的灌输格局,重视学生参与,学生的活跃声音开始在课堂上激荡。课堂教学过程因师生互动、交往、共同发展而产生丰富的生成资源.使课堂多了人文气息和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显精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和特定的时间限制。另有一些教师却偏离了生成的目的和航道.走人了生成的误区,脱离了预设目标,生成效果并不理想。那么,以我的教学体会,生成性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堂不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而应该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并发挥聪明才智的场所,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在这一理念下,"生成性"成了新课堂的显著特征。精彩的课堂源于生成。那么,对于数学课堂精彩生成的策略,笔者从几个方面略抒己见,以飨同仁。一、抓住教学契机,捕捉生成的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什么是生成性资源呢?我的理解就是它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  相似文献   

20.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这个“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通常是指学生在按照预设的方案进行学习时,由于互动而随机产生出来的反馈信息。我们所追求的生成应该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的,它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