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圣世俗观是解读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视角。和西方思想传统不同,儒佛道经典哲学在本体论、人生论和修养论层面上片面强调神圣与世俗的交融、贯通,消融了神圣域和世俗域的固有界限,表现出形而上学特征。立足于对生活世界的深度阐释,现代中国哲学构型强调世俗界域中的问题意识,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现代性观念基础上重构形上核心义理架构,进而塑造出现代中国哲学话语系统和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2.
神圣与世俗:马克思哲学的两个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楹 《教学与研究》2005,1(6):21-26
神圣与世俗是现实生活的二重品质。马克思哲学以反观、规范、引导现实生活为其理论旨趣,由此,神圣性与世俗性关系的辩证解决使马克思哲学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生成了新型的哲学样态,形成了独特的思维逻辑;同时构成解读马克思哲学,揭示其深层文化本质、哲学特质的重要路径。文章强调追寻神圣是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蕴;而神圣与世俗的关系也是当下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哲学,从而审视、检讨“我们的”生活的重要视窗与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3.
戏剧的起源与发展与宗教祭祀仪式有关,古代宗教祭祀仪式产生之时,亦即戏剧艺术萌芽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式中的神性色彩减少世俗因素增加,最后脱离了原始的宗教进而演化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呼图克沁”仪式产生以来,它就盛行于以鸟兰召村为中心的蒙古族村民中,是一种每年正月里祈福消灾的民间仪式活动。“呼图克沁”有不同名称,但经过解读和诠释,以“呼图克沁”命名比较符合本意。从它具有的虚拟性和象征性上可以看出,它具有神圣性,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信仰。但由于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它逐渐有了一定的世俗性。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世俗性越来越凸显,具体表现在它的功利性、娱乐性、商品性和随意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成吉思汗陵祭典,承载蒙古民族最高的祭奠规格,内容丰富、形式纷繁、内涵深刻。查干苏鲁克祭典仪式则是成吉思汗祭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查干苏鲁克仪式结构,探讨其神圣与世俗间共融仪式内涵。  相似文献   

6.
《真诰》是道教上清派重要经典,记载有不少学道求仙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想象丰富,而且具有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小说的要素,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体现出神圣与世俗相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阿奎那自然法对神圣与世俗的有机共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托马斯·阿奎那这里,自然法如同一座桥梁,其一端架在人定法的这一边,另一端则植基于永恒法的彼岸。一方面,自然法是形上的、神性的、不变的;另一方面,自然法又是形下的、人性的、可变的。自然法可以与永恒法、人定法发生互动,从而呈现“上通下达”、“一体两性”的特征。其实质就是以“形上的”“神圣”精神来指导人“形下的”世俗实践,充分体现出阿奎那思想中“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移和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实现了对“神圣”与“世俗”的有机共构。  相似文献   

8.
马林诺夫斯基是现代人类学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名著《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他基于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从客位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原始信仰,也就是采用功能主义理论解构、重组了巫术、科学、宗教、神话及其相互关系。其思想游走在神圣与世俗之间,并联系地看待两者的辩证关系。这种功能主义方法具有较强的学术探索价值,当然,也存在不少局限。  相似文献   

9.
10.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传统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作为一笔重要的财富,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整合,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需要重视民间地方文献中包含的宗教、民间信仰、社会生活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祖先与民间神灵祭拜融合,形成家族传承,进而将民间信仰的神圣维度与民众日常生活世界的世俗维度进行关联,并弥散在个体与家庭、邻里、社区、国家、天下百姓的系统关系结构中,实现社会规范和文化教化,维系和再生产了传统社会秩序,安顿了地方民众的精神心灵秩序。  相似文献   

11.
灌阳县丧葬仪式中的大歌,虽然在庄严神圣的仪式中演唱,但却讲人事,唱人情;不讲鬼怪,不唱神仙。大歌所表现的内容、演唱和欣赏大歌的人以及大歌的效果,都是在世俗的境域内,大歌具有浓厚的世俗性。  相似文献   

12.
冯强  梁峰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13(4):67-74,128
阎连科长篇小说《受活》的吊诡之处在于它同时提供了未来和过去两个时间取向。从两种不同的时间意识来观察,《受活》的时间经验是分裂性的。从伊利亚德关于神圣时间乃其他时间结构之原型的论述出发,从神圣、世俗与世俗的仿真三个角度对《受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神圣时间作为其他时间结构的原型,在社会历史结构中的逐步扩散以及最终狂欢式的蔓延;神圣、世俗与世俗的仿真只是想呈现出历史地貌中的某种真实状态,它们之间并不构成截然的对立;它们共同分享了我们这样一个暧昧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康巴人民能歌善舞,歌舞伴随着康巴藏民族历史的发展。在康巴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流布着种类繁多的歌舞音乐。川西康区藏族民间世俗性歌舞主要有“卓”、“谐”、“夏卓”、“热巴”四大类。本文就这些歌舞的缘源、流布区域及风格特点进行了研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巴藏族民间世俗性歌舞所积淀的厚重的民族文化,以及折射出的浓郁的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14.
竹简本<老子>的问世,使老子"绝圣弃智"的思想得以修正,老子与儒家的关系也需要重新认识.探讨"圣"、"智"在<老子>文本中的复杂涵义,可以澄清老子学说的原初面目.  相似文献   

15.
江藩从"谨守庭训"不敢辟佛,到积极入世寻求"终南捷径",再到"不可辟佛"交游佛氏中人的坎坷一生表明,他始终处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之中。在乾嘉汉学"斥佛辟老"的整体学术思想氛围下,《伴月楼诗钞》折射出江藩慕世之心及出入佛学的思想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6.
虽然名义上十字军东征是一场基督徒对异教徒的“圣战”,但世俗因素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教皇煽动十字军的蛊惑性演说,教俗封建主参加十字军的动机,城市商人推波助澜的图谋,十字军强盗的烧杀抢掠,都充分表明十字军东征的军事殖民和经济掠夺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