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非寒 《新闻传播》2012,(5):120+122
高校校报新闻不"新"是当下校报界关注的难点问题。高校校报新闻不"新"主要表现在主题不新、缺乏针对性、"老调重弹"、写作方法陈旧、出版周期过长、深入大学生活不够等诸多方面,只有更新观念、提高素质、锐意创新,才能改变高校校报新闻不"新"的局面,充分发挥高校校报的"育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报作为新闻出版业中的一员,在经历了信息化、网络化冲击的过程中,既有与其他媒体相通的共性变化,也有由于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个性表现,只有充分认识、适应并主动把握这种变化,才能有助于巩固校报在高校传媒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高校校报要通过对自身的结构分析,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以确立自身在信息传播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我在大学呆了十八年,后在新闻媒体工作了二十年,大学时每期必读以至编辑过校报,在媒体工作时还经常收到母校和一些大学寄来的校报,省上新闻评奖时也接触到更大范围的大学校报,但当我接触到<西安建大报>时,我的眼前还是一亮:原来高校校报竟可以办得如此精彩,难怪在2010年全国高校新闻评奖中它竟然于全国五百多所高校校报中脱颖而出位居全国第二,应当说是高校校报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机关报,是党委的喉舌,是传播校内信息的主要载体。因为种种原因,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校报未能像社会报纸那样,实现快速发展。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高校校报认识到,只有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加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需要。徐州师范大学校报在此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王晓青 《今传媒》2012,(5):125-126
校报作为纸质媒体中特殊的一级,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媒体变革越来越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校报该怎样做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已经成为高校校报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了。本文重点从校报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这一角度探讨高校校报的发展突破之路。  相似文献   

6.
校报是在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而校报编辑是一支特别的队伍,集采写、排版、编辑、校对于一身,对于办好校报、做好宣传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新闻线索,掌握更多的消息源,才能采写出符合"三贴近"原则、让师生员工爱看的新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校报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报诞生已逾百年,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媒体平台,校报既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阵地,又是教学、科研、管理等全方位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校报在折射大学精神、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尤其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校报的运行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刘宏 《新闻知识》2005,(8):66-67
高等学校校报在校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和地位。让更多的人了解校报、阅读校报、关注校报,更加充分地发挥校报的作用,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除了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外,应该充分运用互联网,把它作为我们校报传播的新的介质和载体,推进高校校报电子版建设,从而拓宽校报的宣传领域,提高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9.
贺一红 《今传媒》2012,(6):102-103
校报新闻图片具有特殊的传播效果,校报编辑要在海量的图片中挑选出适合校报刊用的新闻图片是编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也是对校报编辑掌控新闻图片编排能力提出的挑战。校报编辑只有以认真细致的态度、科学缜密的思维、不断创新的意识,在新闻图片的选择和编排上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既遵循规律又勇于创新,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图片的优势,使校报受到师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校报作为高校的重要新闻媒体,如何才能发挥其高校第一新闻传播媒体的作用?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人无我有",做网络时代信息的权威解读者。校报凭借"第一  相似文献   

11.
钟仕安 《新闻前哨》2005,(11):46-46
高校新闻界常常有人抱怨,我们的校报看的人不多,很多人不珍惜它。随处可见有人把校报当作他用甚至当废纸扔进纸篓。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校报的可读性不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高校报人迫切需要学一点读者心理学、新闻心理学。要了解读者心理,研究读者心理,只有如此,才能把校报办到读者心里,拨动读者的心弦。如是,读者自然会爱护校报,珍惜校报。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报受众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梅 《青年记者》2006,(14):35-35
高校校报的读主要是高校的师生员工,对他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有利于高校校报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强化校报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可读性,从而提高校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得到了快速发展,对高校校报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媒介存在的核心就是传播效果。因此,一定要重视高校校报的传播,才能保证高校校报的健康发展。在传播学进步的同时,更要重视传播的人、传播受众和媒介这三个群体的关系。校报要想获得健康发展,必须要关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岚 《新闻实践》2004,(7):64-65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校园主导媒体之一,如何凸现个性,创新办报模式,是目前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十几年的校报工作,笔者认为,校报也必须真正面对市场,解除老观念的束缚,才能在新时期里有所突破。 一、探索开门办报之路 校报要有市场,就必须面对市场,首先要真正面向办报对象,面向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旧习惯、旧观念影响,不少人认为校报只是学校领导和机关作批示的“上情下达”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崛起,成为继纸质媒介、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高校校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舆论阵地,如何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拓展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广大校报工作的重视。近年来,大多高校的校报编辑部开发与推出了校报电子版(有的称为网络版),使校报逐步从平面走向了交互,据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的调查统计,在参加调查的34所高校校报中,有电子版(或上网)的15家,占到44%。本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电子版校报和纸版校报的异同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对高校校报电子版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胡明 《新闻界》2005,(6):146-147
高校新闻媒介包括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新闻网站等,这些“准大众传播媒介”在高等学校新闻宣传、信息传递、沟通了解等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高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高校的这些媒体,虽说规模较小,但也自成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报同报纸一样,采、写、编、排、校、印、发,样样俱全;校园电视台的摄、录、编,节目主持、配音配乐、节目播出,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校园广播电台从节目录制到现场播音,更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网络新闻虽说可以由校报编辑部提供稿源,但网站管理维护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一般来说,高校校报为对开四版,半月报,有的重点大学可能是周报,校园电视台办有一个频道的自办节目,广播电台定时播出新闻和自办节目,网络新闻及时更新,滚动播出。  相似文献   

17.
罗旻敏 《东南传播》2010,(10):155-157
办好高校校报副刊对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的意义。副刊是体现大学精神的有效途径,是思想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师生间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本文结合目前高校校报副刊存在的普遍状况进行分析,探索校报副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严琳  王继武  易同民 《今传媒》2011,(11):120-121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在长沙和西安设立临时大学,国统区各高校则被迫内迁,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内迁的大学才纷纷回迁。在解放战争时期,高校校报以宣传战争形势、鼓舞师生斗志为主要内容,陕西高校校报在时局动荡中生存、发展,各校校报信息量的增大,逐步凸现出新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崔伟涛 《新闻传播》2005,(10):72-72
从目前全国高校校报的现状来看,高校校报编辑部工作人员编制不足,正常出版纸媒介校报尚且人手不足,一般无专人做网络版的维护、更新工作,有时报纸出版工作忙碌时,甚至保证不了校报电子信息的正常传播。对此,一般高校采取的做法是从学生记者中选拔兼具网络技术和新闻知识的优秀者做校报网络版的网站维护与信息更新,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报有固定的机构、一定数量的校报专业人员.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它贴近教育、贴近校园生活,与高校内的其他宣传渠道相比,能更迅速、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达校党委和校领导的意图与部署,既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又是畅通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桥梁纽带.可以说,高校校报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主导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校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加强在新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校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需要不断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