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业革命的进行及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英国的失业与贫困问题非常严重,但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社会的基本共识是主张实行极为有限的救济。院内救济是这一时期英国济贫法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其实施并不顺利。院外救济虽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但其不仅存在且不断扩展。这一时期英国的济贫法制度一直受到诸多批评,但其在改善救济管理、实施区别性救济方面的措施,济贫法制度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降低济贫支出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对英国“新济贫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的济贫法是专指对贫困者进行救济的法律。在英国实施济贫法的300多年中,1834年的“新济贫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掌握政权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以自己的利益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体现。本文从产生的原因、制定的过程、实施的后果等方面对“新济贫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圈地运动、宗教改革、价格革命等多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贫困人口大量涌现,教会救济渠道已无法保证贫民生存所需,迫切需要政府介入。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有效地解决贫民救济问题,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从惩戒济贫为主转向帮扶救济为主。到1601年,第一次以国家立法形式介入贫困救济的《伊丽莎白济贫法》出台,都铎时期的英国政府最终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主导、分类救济为特征的济贫体系。虽然《伊丽莎白济贫法》并不完善,但它为现代英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1601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责令各个教区对其所辖区塔珠穷人进行救济。1834年英国资产阶级制定了新《济贫法》,试力冯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穷人问题。从20世纪初开始,英国的济贫政策逐步被纳入到“福利国家”的建设之中,从英国济贫政策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经历了干预协调,参与支配和全面干预等几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国娟  吴张聪 《海外英语》2022,(5):204-205+208
《雾都孤儿》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名著,它深刻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期间黑暗的社会现实。书中着重刻画了当时穷苦人民的生活,这与当时颁布的《济贫法修正案》(以下简称“新济贫法”)有着密切联系。文章将从《雾都孤儿》这本文学巨著入手,从济贫院、理事会和社会救济环境这三个方面探讨新济贫法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对今天中国健全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英国乡村社会底层民众普遍经历了物质生活贫困。由于独特的经济、社会和宗教环境,英国乡村家庭内部救济、庄园共同体济助和基督教慈善救助等诸多济助因素,共同构建起多元化救助体系。其根植于传统社会的救助网络,保证了乡村贫困人口在物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能够生存下来,缓解了社会贫困压力,避免了社会动荡,为乡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中世纪晚期,英国乡村济助体系由宗教慈善向世俗救济、临时性施舍向长期救助、随意性自愿救济向近代政府法制化公共济贫的过渡,开启了英国社会保障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社会救济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的一项政策手段。在中世纪西欧几乎无社会保障可言的情况下,行会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济贫和济困措施,如对没有工作能力的贫困者提供帮助,保障贫困会员的最低生活水平等来帮助需要救济的行会成员,收到了积极良好的社会效果。探究行会的社会救济职能,对于中国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能提供些许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的济贫法作为官方救助贫困的主要措施,自1601年颁布,到1948年废除,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道路。其间,法律经过多次调整,努力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这个时期济贫法的调整和变动尤其引人注目。它揭示出在工业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两者不可偏废。但是在实际当中,除了特定的历史情景,前者更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9.
进入中世纪晚期,英国城市①内部的贫困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维护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市政当局先于中央政府开始在本城范围内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贫困问题。这些社会救济措施尽管还不完善,但是却标志着城市政府统治理念逐步成熟,相对有效地稳定了社会秩序,并且为都铎时期中央政府的济贫制度提供了直接的政策来源。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对贫困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这个变化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济贫政策的发展。最初的流行观点是将贫困归咎于穷人自身的原因。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人们开始关注不公正的政治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影响,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呼声也不断高涨。然而,不管如何变化,加强对穷人的控制,维持社会稳定始终是美国济贫政策的重要目标,对此应该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Abstract

The hypothesis that a motive to avoid success (M-s) exists in high-achieving 7th, 8th, 9th, and 10th grade girls was investigated. Eighty-five black and white Ss responded to verbal TAT-like stimuli. Scores, treated by chi square,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M-s is prevalent in high-achieving girls and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creasing grade level. However, the M-s was not found to be correlated with race.  相似文献   

13.
苏格兰的大学体系起源于中世纪末期,在18世纪和19世纪达到鼎盛。这一时期的苏格兰大学特色鲜明、影响深远。苏格兰大学的独特特色体现在采用教授制、实施博雅教育,云集了许多杰出人物,其影响具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4.
第45和46个梅森素数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现的44个梅森素数,运用非线性拟合,给出了梅森素数分布的猜想,由此得到第45和46个梅森素数的范围和可能值,即%中声取自然对数的范围是[0.396283124964472n-0.251065835613184,0.396283124964472n+1.3570453473079].  相似文献   

15.
从16世纪末开始。俄国利用“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大举东征,向亚洲北部殖民扩张。俄人东渐大致有四个原因:“寻找”东方出海口;“寻找”与中国贸易的“商道”;“寻找”神话中的“金毛羊”;掠夺黑龙江流域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部落问题,是中东历史上一直困扰着统治者、历史学家以及社会学家的一个问题。16、17世纪的伊朗正值萨法疆王朝(1502—1722年)统治时期,在建国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七大土库曼部落,逐渐成为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萨法维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包括军事、行政和财政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抑制了部落分裂的势头,加强了王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相似文献   

17.
:17~ 18世纪的欧洲正值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 ,学者们把研究中国文化同抗拒宗教愚昧、怀疑皇权神圣统一起来 ,从而形成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中国文化观 :以培尔、莱布尼茨、伏尔泰为代表的由比较而认同赞赏中国文化 ;以马勒伯朗士、维柯、休谟、孟德斯鸠为代表的由比较而批评中国文化 ;以狄德罗、魁奈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则整合上述两说而对中国文化作出了理性的批判与评估。这种由赞赏到指斥最后臻于理性评估的正、反、合过程表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8.
11-12世纪,拜占廷国内外危机加剧,为应付本国危机,加强了对基辅罗斯外交和宗教控制,尤其在宗教方面,基辅罗斯成为拜占廷直接管辖下的一个省级都主教区,与拜占廷国内其它省级都主教区并列。基辅罗斯分裂成若干小公国,也给拜占廷插手本国内政提供机会。两国传统的商业贸易因商路被切断而日益衰落。  相似文献   

19.
20.
As they became more widely adopted in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wet-nursing and wet-nurses appeared prominently in the iconography of the time. Such images turned negative as criticism against “mercenary breast-feeding” mounted. Over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particular, wet-nurses were heavily featured in press caricatures: they were being mocked while described as simple-minded, dumb, greedy creatures, with proclivities ranging from a taste for garish attire, to sexual appetites fuelling trysts in public gardens with soldiers on leave.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such images will be selected to highlight the codes and values underpinning this mock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