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通常所做的“贴人”游戏,即被追者与追拍者在跑动过程中,如果追拍者追不上被追者,则总是追拍者。这样越跑越累,就感到游戏没意思了,而且在人数上变化也太慢。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把此游戏进行了改进。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 2.游戏方法:全班学生按人数分组后围站成圆圈,面向圆心。游戏开始,教师指定二人出来站在圆的中央,一人为追拍者,一人为被追者,按逆时针方向沿圈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01,(6):44-44
贴膏药 游戏目的:发展灵敏素质,提高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 场地准备:在场地上画两个直径为10米的圆圈。 游戏方法:男女分开游戏。选一人为追者,一人为逃者,其他游戏者两人一组,一前一后站在圆圈上,每组间隔2米。游戏开始,追者追拍逃者,逃者可在圈内外奔跑躲避。在逃跑的过程中,逃者可以站在任何一组的前面贴人。这时后面的一人就变成逃者,追者继续追拍。如果追者追拍到逃者,两人交换角色,继续进行。到规定时间游戏结束。  相似文献   

3.
一、听号追拍 (一)场地器材:跑道或平整的场地一块。 (二)方法:按人数均等原则分成两队,在相距1米的两条标志线后成横队蹲下,两臂前伸,两人掌心相对。“预备”时,全体队员做好追或转身跑的准备姿势。规定特定信号:“1”,甲队追拍乙队;“2”,乙队追拍甲。甲、乙两队根据规定快速反应,或追或逃,至端线止(图1)。 (三)规则 1.每次记下追拍成功的人数,当两队在相等的追拍次数后,累计人数,拍到对方人数多的队获胜。 2.只能追拍与自己相对的对方队员,不得交叉追拍,否则无效。 二、看谁跑得直 (一)场地器材:在…  相似文献   

4.
排球游戏     
1 追持球人(8~11岁) 利用排球场的半个场地,其他人做追者分散站在场地边线外。发令后,追者去追持球人,持球人尽力设法躲闪,紧急时可把球传递给场上的任何人,这时追者需立即改变目标,去追新的持球人。如持球人被追上并拍中,就与追者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此游戏可根据人数同时组织若干组进行,每组人不宜太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躲闪跑  相似文献   

5.
一、单脚跳追拍 (-)场地器材:在平整场地上画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圈。 (二)方法:学生进入所画的场地内,选一人做追者,其他人做逃者。游戏开始,追者用单脚跳去追拍逃者。逃者也以单脚跳的形式跳着躲闪。凡被追者拍着,逃者变追者,追者变逃者。 (三)规则 1.圈内躲闪队员不得出圈,出圈则判被拍着。  相似文献   

6.
趣味追拍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荃 《体育教学》2003,(4):49-49
追拍跑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课中常用的练习方法,尤其是在准备部分徒手操结束后,增加追拍跑教学效果颇好。学生的练习热情、兴奋性骤然攀升,对接下来基本部分的练习极为有利。追拍跑的传统练习方法是人数相等的两队同学,间隔1~2m,面对面或背对背站立。当教师发出口令后,被选中的同学跑出,而另一人追拍。这种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学生进行二、三组后,就会出现厌倦感。趣味追拍跑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内容。主要采用不断变化的起跑姿势,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其形式有:原地踏走或小步跑、蹲踞式起跑、原地坐或盘腿…  相似文献   

7.
小白兔回家     
<正> 游戏准备: 1.在场地上划一直径10-15米的圆圈。 2.全体学生1至3报数,报3数的学生及最后一组(或不足一组)的学生站在圆圈内(以保证圈内的人数稍多于总人数的1/3);报1、2数的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手拉手站在圆圈上。见图1。游戏方法: 1.教师发令后,站在圈上的学生,按逆时针方向边拍手边跑跳齐唱“小白兔”歌(有条件的可放录音),随音乐做动作;站在圈内的学生(按顺时针方向)1—8拍做跑跳步,两臂侧屈两手在头上模仿小兔耳朵,9—16拍做双脚跳,两臂屈伸两手模仿小兔耳朵。 2.歌曲快结束时,教师突然下令:“小白兔回家了!”这时圈上的学生按游戏开始前的配对两人一组面对面手拉成一个小圆圈(即为小白兔的家),在圈内的学生迅速地分别钻进一个小圈内,剩下的学生,即  相似文献   

8.
一、“贴膏药”的经典做法:1.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追捕与躲闪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快速起动、快速停止以及快速变向的灵敏素质,发展腿部与腰部力量。2.游戏方法:学生面向圆心站成双层圆形,前后2人对正为一组,距离一步,各组左右间隔两步,另外从参加者中选出2人做领头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与追者均可在圆圈内外及各组之间穿插。在追逃中,如果追者用手拍到逃者身体任何部位,则追者与逃者角色互换,但如果逃者贴在任何一组人的前面,逃者立即得到解脱,追者不能再拍他,而这一组的最后一人成了新的逃者。3.游戏规则:(1)逃者贴在一组人后面不…  相似文献   

9.
跳绳与健康     
跳绳属轻器械体操。它不仅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和各项运动训练中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好方法。跳绳一般分长绳和短绳两种。跳绳的人数可单人、双人、三人和多人。跳绳是由摇绳和跳动两个基本动作组成。摇绳的方法有双手和单手,其又分前摇、后摇、体侧摇、交叉摇和向侧摇(长绳)等等。跳动有原地跳和行进间跳(包括跑动跳)两种,其方法分单脚跳、双脚跳、单双脚交替跳、垫步跳、踢腿跳、高抬腿跳和下蹲跳及各种各样的花样跳。总之,跳绳的内容极其丰富,是一项容易开展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经常练习跳  相似文献   

10.
跳绳有短绳和长绳之分,短绳可单人跳或双人跳,长绳则为集体跳,其跳法有双脚和单脚交换跳,有单摇和双摇跳,有原地和行进间跳,还有花样跳等。本文研制开发的集体竞赛项目“多人短绳”属花样跳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创新项目,是在原跳短绳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和人数,由传统的单人跳扩展到集体多人的计时跳、耐久跳和竞速跳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渡河 (一)场地器材: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中间为河道,线外为河岸。在河道里画大小不同的两组圆圈作为石块(两组圆圈大小、距离位置相反)。 (二)方法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再分成两路纵队,分别面对面站在两端平行线后。听到信号后,先由各队第一个人开始跳,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再跳到对岸后与第一个人拍手,对岸第一人跳回。以此类推,以最先跳完的队伍为胜(图1)。 (三)规则 1.跳跃时,脚必须落在圈内,否则退后重跳。 2.下一个人必须被拍后,方可进行跳跃。 二、跳篱笆 (一)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12.
(二) 游戏方法: 队形见图1。3人一组,前面一人将圈套于腰部。双手体前扶圈,后两人各用一条腿勾挂在圈上组成一部“蹦蹦车”站在起点线后。发令后,“蹦蹦车”向前开动(三人同步向前跳)到达终点为“好车”。依次进行,“好车”多的组获胜。 (三) 游戏规则: 1)中途散架(后两人双脚落地)的车  相似文献   

13.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1.短跳绳单人跳,每人一绳计时跳. 2.短绳双人跳,两人配合可双脚跳,也可单脚跳. 3.长跳绳集体跳,每五人到十人集体练习. 4."以绳开展游戏"  相似文献   

14.
<正>一、俯撑冲顶追停球的变化1.俯撑姿势双手双脚变为单手双脚,空出一手击球后"追停球";2.俯姿变化为蹲姿,任意一只手击球后"追停球";3.双手持球快走3~5步,在起点线迅速蹲下,单手向前用力抛出足球后"追停球"。二、你抛我接的变化抛球人抛球后,迅速跑向对方站立的位置,这样,抛球人和接球人均能进行跑的练习。  相似文献   

15.
一、跳不同高度的单栏架将栏架由低到高逐渐升高,原地双脚跳过或助跑单脚跳过栏架。每个高度8-10次,4-6组。二、单栏架跳深高70-90厘米的跳箱和高 80-100厘米的栏架各一个,相距 2-3米放置,练习者双脚跳上箱, 接着双脚或单脚跳下,接着再双脚  相似文献   

16.
<正>"同号追"的经典玩法为全班学生男、女生分开,分别面向圆心站成两个圆形,1~4报数后,各人记住自己的号。游戏开始,如教师喊"2号",所有报"2"的学生立即沿逆时针方向绕圆圈向前跑,并努力追拍前面一个学生,跑一圈后,如未被别人追拍上,仍站回原来位置;如被追拍上,则退出游戏,站到圆  相似文献   

17.
一、互相掩护 (一)场地器材:在平整的场地上用粉笔标出若干个大小不同、距离不等的“安全区”,它的数目要小于被追拍的人数(图1)。  相似文献   

18.
追逃结合     
<正>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活跃练习气氛。场地布置:划两条a、b平行线,相距1米。再划两条c、d线,平行于a、b线,并分别相距5米。游戏方法: 1.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站立在a、b线上。a为奇数组,b为偶数组。 2.游戏开始,教师任意喊出一个奇数或偶数(数字最好不要过大),是奇数,偶数组的跑往c线外,奇数组追拍。若在c线内追拍到对方,奇数组的得分,c线和c线外追拍到无效。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18,(6):518-523
目的探讨32周不同模式体育教育活动对34岁幼儿大肌肉动作过程与动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威廉姆斯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检查表与动作测量法,测量40名34岁幼儿大肌肉动作过程与动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威廉姆斯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检查表与动作测量法,测量40名34岁幼儿走、跑、跳、投、接动作。结果与结论实验后,实验组幼儿的跑、跳、左右交换跳、单脚跳、投掷、接等动作过程问题人数比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0m直线走、20m跑、30″双脚跳、3m单脚跳、双脚交替上48级楼梯、单脚站立、双手抛球、单手投沙包成绩均高度显著优于实验前(p<0.01);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男生30″双脚跳、单手投沙包的成绩显著优于女生(p>0.05)。以动作为主的体育教育活动有效降低了34岁幼儿走、跑、跳、投、接动作。结果与结论实验后,实验组幼儿的跑、跳、左右交换跳、单脚跳、投掷、接等动作过程问题人数比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0m直线走、20m跑、30″双脚跳、3m单脚跳、双脚交替上48级楼梯、单脚站立、双手抛球、单手投沙包成绩均高度显著优于实验前(p<0.01);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男生30″双脚跳、单手投沙包的成绩显著优于女生(p>0.05)。以动作为主的体育教育活动有效降低了34岁幼儿大肌肉技能的问题出现率;有效提高了大肌肉动作能力。双脚跳与单手投掷能力提高的效果更大。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常所做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即选派一人做“老鹰”,排头做“母鸡”,其余做“小鸡”。游戏开始,“老鹰”追拍排尾的“小鸡”,“母鸡”张开两臂保护“小鸡”,“小鸡”灵巧地躲闪,不让“老鹰”拍着。游戏过程中由于“小鸡”人数较多,躲闪过程中,后面的“小鸡”往往跟不上前面的节奏,摔跤的情况较多,有时一摔一大片,往往有学生受伤的情况发生。因此,比较适合在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