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育与美育的关系体育与美育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属于社会现象。从培养人的角度上来说,体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健壮的体格,美育主要是形成人的审美风貌。所以说美是体育的内涵,体育往往总要与美育联系在一起。体育与美育在体育运动中互相作用,我们在确认体育自身的独特性质和功能的同时,还应当看到身体发展与精神发展的联系,看到二者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自觉地把促进精神的发展作为体育的内在功能,有意识地把身体的发展与精神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体育的发展趋向。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体育与美育…  相似文献   

2.
美育教育是体育教育中重要一环,通过美育教育可以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以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美育教育的意义、作用是重大的,其三大功能即培养身体美、运动美、精神美更是有其理论、历史、现代依据,如何明确美育的目的、任务,掌握美学基本知识,参加美育实践活动,研究和开发体育中的美,提出了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具体设想,强调了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邢菊 《陕西教育》2009,(5):96-96
体育是为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与志趣及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而服务的一种教育过程.体育能从形态和机能上完善人的身体,使其日益健美,运动时能产生机体舒适感,激发活泼欢畅的情绪,给人以美感;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动作展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体育与美育可谓交叉重叠,殊途同归.体育蕴含着美育,美育丰实了体育,其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德育,即是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众和世界观,解决“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问题。智育,是指教育工作的核心、主体。美育,即是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发展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育,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坚强的健康的身体,钢一般意志和铁般的肌肉”。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代美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云 《教育探索》2002,39(7):18-19
本通过对现代美育的阐释及其与创新精神间内涵联系的梳理,揭示了现代美育的感性教育、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功能,及其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自治区教研室秦春梅宁夏卫生学校林娜美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健美的体格,使学生体会和感受人体美,热爱人体美,帮助学生自觉地改正错误的身体姿态,使其发育正常、匀称。中学体育教学美育渗透应...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宗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开展勤工俭学对加强教育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的联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丹  周清明 《现代企业教育》2007,11(6X):134-135
和谐社会不仅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人内心的和谐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内心和谐的重要举措。大学应该把体育和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体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形成全面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育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水平,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就体育而论体育,而应当把它放在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机联系中来进行考察。而且,体育并不只是体育课和课外运动小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学生合理的作息制度、饮食制度、脑力劳动卫生、体  相似文献   

13.
陈猛  吴景全 《教书育人》2007,(12):108-109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教育,不仅是在教室里实现的,而且要到运动场、体操房或游泳池去进行的,包括娱乐性的身体活动和竞赛性的身体活动。众所周知,人的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体育活动中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郭娟 《吉林教育》2008,(6):19-19
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材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育不仅仅是外表和形式,而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5.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智育,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社会实践方面的培养,使诸方面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一下美育的功能:一、美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美育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三、美育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之,美育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美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人的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关键在儿童期的发展。儿童期发展的前提在于“和谐”,主要是身心发展的和谐,心理结构各因素之间发展的和谐。王国维在1906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中,明确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即指在“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他把教育分为体育和心育两大部分,而在心育中,又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他认为“美育者一  相似文献   

19.
高明有 《教育与职业》2006,(33):100-101
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丈章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探寻构建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依据,并对体育教育中的美育目标框架进行了大胆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美育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它能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正愈来愈受到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