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中学地理教学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被迫顺从学科专家的权威,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使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学方法上,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也应当探索互动一探究式新型教学模式,打破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流动的传统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教师知识是由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共同组成的.但教师已有的隐性知识往往导致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因此,要从为教师营造一个学习发展的环境、带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的自主发展三个方面实现教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汇与融通,完成由"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哲学思维转变的主要方向.这一转向在我国教育哲学领域引发了一股反思科学主义、回归生活世界的热潮.关注教师的"生活世界",建立完整的教师形象,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既是教育回归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师知识与教师价值观念、认知背景密切相关,因而教师知识能够反映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高度,表现出知识境界的高低。当前,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师知识境界不高,陷入学科化、客观化、权力化的狭隘之境。教师既要立足于学科教师的立场传授学科知识,又要立足于社会代言人的立场传授国家法定"知识",还要顾及家长诉求及学生身心成长需要。因此,面对知识的复杂性,教师应秉持合理的知识立场,在繁琐利益中恰当取舍,警惕知识的"板结化",注重实践行为的转变,发挥知识的功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由纯理性知识的讲授、学习向在生活实践中"做中学"转变,教师角色也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生活的"教练".  相似文献   

6.
翟建文 《考试周刊》2014,(19):119-119
<正>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要求,要求教师和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以使知识更鲜活、更生动,更具生活的启迪力和熏陶力,智慧的吸引力,以及知识自身的磁性。1.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政治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许多人文学科的知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就是因为我们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使政治课显得"无用"、"大话"、"空"、"假"。如政治课中多年的高考考点——调整产业结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研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主体,大家都认为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一定要保持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其实,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带有情感和意志,带有属于自己的特殊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课堂教学必须植根于社会生活,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教学成为与外部世界隔绝的"象牙塔"。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知识观倡导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价值性。在这种知识观主导下,教育更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知识的不断生成创造;教师的生活打破了狭隘地单纯追求学科知识的樊篱,需要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知识的融合;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教学生活与日常生活的统一,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课内生活与课外生活的统一、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在教师知识构成中的比例.决定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要努力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有三种途径:师范教育中增加实践的时间;采取"学徒式"的教师成长模式;加强教师元认知的获得训练.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的实践情境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基本场景。在这一场景中,教师的专业活动依赖一定的知识基础,即“教师知识”。教师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重构而积累起来,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又被称为“缄默知识”。在这种意义上,教师知识是一种来自专业生活场景的实践智慧。通过教育叙事可以有效彰显这种实践智慧,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智慧分享,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过分的重视学生新知识的简单累加而忽视新知识与学生“旧经验”的联系.忽视知识与生活的互动关系.从而产生新旧知识、知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新知识最终是要回到生活中去.而成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果忽视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现状的分析研究.必将导致教与学的活动无法实现交流.使效率事倍功半。其次,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为方法而方法的现象,为追求新颖、先进的教学方法无视学生的现有水平、知识结构、年龄特征。因此,无论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手段的选择都要全面衡量、全面分析、全面研究、全面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开放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实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用课本知识指导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巧用生活知识,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挖掘生活知识,还可以增添生活体验环节,从而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生活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唐树林 《四川教育》2022,(10):41-42
针对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现象,教师要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象的生活片段相“链接”,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切入: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生活经验助力学生数学攻关;用生活实践建构数学“楼宇”。只有找到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才能有效建立两者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化知识,进而促进数学素养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5.
反思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改革,德育需要更明晰地探讨"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回归生活"的德育不能笼统地反对知识,应将对知识学习的认识与对知性德育的批判相区分,德育中的知识学习包括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三种类型,并以主体性的道德知识的获得为根本。德育以生活为基础最终要落脚到个体生活经验,个体生活经验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础,德育过程需要关注并引导个体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扩展。由此,道德知识的获得需要个体生活经验的带入,个体生活经验的扩展需要道德价值的引导。德育正是基于"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关联才可能触碰到个体的内在生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关注过程,关注生活,关注人的"完整性"。在现代范式向后现代范式转变的背景下,"教师角色"逐步由被动的知识"消费者"与"传递者"嬗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正确定位教师角色,需要对教师的知识谱系进行追溯与探寻,在后现代视域下对教师角色进行新的架构。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知识观倡导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价值性,在这种知识观主导下,教育更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知识的不断生成、创造;教师的生活打破了狭隘的单纯追求学科知识的樊篱,需要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知识的融合;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教学生活与日常生活的统一,这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课内生活与课外生活的统一;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06,(9B):8-8
邓玉明、李国华在《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要与学生生活体验相结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之与文本知识相融通,让课程返回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生活化”走样、变形、失真,这不仅无助于学生依托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知识,还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其主要的教学形式。"情境—发现"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再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发现的导航者",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能学",通过主动的学习去发现知识,发现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协作意识和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等能力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课本的知识本源于生活,数学学科的知识也是如此。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更多地是关注知识本身,反而忽略了它和我们生活的联系,导致了学生学习枯燥,知识难度加大。新课改的推进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要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所以把数学教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就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