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不读     
不读有三:给人写序不读原稿,应邀出席他人作品研讨会不读原著,当评委不读参评作品。不读似乎也不打紧:序照样写了,三千五千字不少;言照样发了,八分十分钟不短;奖照样评了,一至三等不缺。  相似文献   

2.
朴—读“瓤”不读普:仇—读“求”不读愁解—读“谢“不读姐:区—读‘欧“不读屈:员—读“运”不读元;种—读“紊“不读肿:燕—读“烟“不读妻:查—读“渣“不读茶;纪—读“挤”不读记;乐—读“勒“不读月:曲—读“取“不读趋;千—读“甘“不读翰:占—读“沾“不读站:牟—读“谋’‘不读木;阮—读“软“不读元:句—读“勾“不读巨:万侯复姓—读“莫‘’不读腕;令狐复姓—读替“不读担:增‘不读层:仁’‘不读认:秦”不读潭;化“不读滑;向“不读乡:读读读读—读—读华相灵“不读另。容易读错的姓氏@谢孝良$浙江省镇海炼化检安公司工会~~…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40):74-74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母亲杨沫》,《康有为思想研究》,《我的脑中有个洞》,《水流花静》  相似文献   

4.
过去一向寂寞严肃、质朴无华的书评界,近年来也沸沸扬扬,热闹起来,而且在这条风景线上也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新景观…… 景观之一: “不读作品的评论家” 不读作品搞评论,提出这个命题好像是无稽之谈,在过去,一般人都不会相信,可今日不知怎的,不读作品搞评论的人运应而生,而且还有不少是名家,花样翻新,可谓书坛一绝。 在一次研讨会上,我一直很尊重的“那位”驰骋文坛、才思敏捷的先生,被作为重要人物特邀而来。会议还未开始“他”就郑重并煞有介事地说,还有一个会等着我,我必须得去,对不起,我先讲一讲就走了。会议不得不打乱程序,叫他先发言。听着他耀眼并用光环的表白,更加吸引着我去寻找他的新见解,我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笔和本,认真地听着记着。可后来,怎么也记不下去了,离了谱的问题滔滔不绝,一涉及作品的具体问题,总是张冠李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摄影     
生命如一架灵敏的摄影机,不断收集着沿途的景致。定格瞬间,却留下永恒的记忆……本期的“阅读的快乐”栏目中,章明的《十不读》一文介绍了自己的阅读“广角”,“吟风弄月的不读, 装神扮鬼的不读,自我揄扬的不读,油腔滑调的不读,文字粗糙的不读……”想必这些立场会得到爱  相似文献   

6.
“干”姓读若“甘”,不读干部的“干”。“查”姓读若“扎”,不读查找的“查”。“行”姓读若“形”,不读银行的“行”。“黑”姓读若“贺”,不读黑白的“黑”。“解”姓读若“谢”,不读解放的“解”。“华”姓读若“化”,不读中华的“华”。“么”姓读若“腰”,不读什么的“么  相似文献   

7.
“黑”姓,不读黑白的黑,应读hè(贺)。“区”姓,不读区别的区,应读ōu(欧)。“单”姓,不读单独的单,应读shàn(善)。“种”姓,不读种地的种,廖读chóng(虫)。“盖”姓,不读覆盖的盖,应读gé(葛)。“华”姓,不读中华的华,应读huà(化)。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7,(6)
改正不读报这个错误文/贾保民“只要订了,读不读都不会受人批评”,这是当前相当部分为官者对报纸的态度。不言而喻,订报有人管,读报无人问。殊不知,“不读报是错误”。打开窗户说亮话,尽管不读报不是犯错误的直接原因,但却是构成犯错误的一个因素,就此而言,不读...  相似文献   

9.
学会讲故事     
新闻作品都在追求可读性,学会讲故事,对于增强可读性很有益处。新闻作品要增强故事性,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故事创作的一些手法,比如造悬念、拴扣子等。讲故事讲究制造悬念,这个悬念是作者刻意创造的意境氛围。随着情节的进展和意境的延伸,读者顺着作者的意图或喜或悲,与作品产生共鸣。悬念造得好,可以使读者如痴如魔,不读下去,寝食不安,晚读半日,如芒在背。有了读者如饥似渴的阅读欲望,当然也就有了作品的可读性甚至必读  相似文献   

10.
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已结题发布。这个报告的核心主题词“国民阅读率下降,阅读功利性走强”再一次牵动了社会的神经,引发了各种议论。或担忧、或思考、或斥责、或宽谅。出版界置身其中,聚光灯下,备受关注。尽管此前对“阅读率下降”之类的话题早有预热,但整个业界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压力。在一片忧思声中,也有个别艺高胆大、身怀绝技之士声言“不可怕”,提倡“深阅读”,可谓剑走偏锋,棋出险着。我们认为,阅读问题始终是出版业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读与不读,关系重大,并非可有可无,杞人忧天。读与不读一读什么一怎么读,是广大读者和所有出版人需要回答和审慎思之的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但只有读与不读,才是最根本的和首先要回答的。  相似文献   

11.
老作家孙犁嗜书如命,几乎无日不读。但老作家对书的选择却是极严格的。据作家自己近来说,对于今人的文章、文集,是有“三不读”的: 一、言不实者不读。例如昨天还在为了某种目的,极力在历史垃圾中,去搜求、探索、描述、研讨、渲染、暴露“民族弱点”的人,今天又大言不惭地声称:要“弘扬”民族文化了。这样人的文集、文章,不读。二、常有理者不读。这种人,“文革”时造反有理;动乱时动乱有理;安定团结时还是有理。常有理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处在一个海量信息的时代,各式各样的娱乐总在诱惑着我们。看了电视、上了网,我们不可能不再读书。读书,不可能不读杂志,读杂志,不能不读《新闻天地》。  相似文献   

13.
谈传记     
谈到传记,这些年我买了不少,也读了不少,虽然买与读都是很有些挑剔的。在书店里随便一翻,凡是带着、注明出处的对话或“他想……”的,我一律不买,自然也不读。这话仿佛说得草率,其实反映了一种观念,但不是我的首创,因此叫做常识也行。传记应该属于“非虚构作品”...  相似文献   

14.
韩石山先生的<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我以为是一本专著,拜读之后,知道了其实还是一部杂著,或者说是编著,书中的一些章节,有的就是他原来写的文章,组装到了这部书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认为:跨世纪的中国人该读的书大体上可分三类:第一,各行各业的人都该读的有关政治和文化基本素养的书,即公共;第二,本行本业的人该读的书,即专业类;第三,与本行业有关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外行业的书,即外业类。不读第一类书,就缺少大志和动力,不明方向和目标;不读第二类书,就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无法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贡献;不读第三类书,就不能开阔眼界,触类旁通,势必孤陋寡闻,闭塞单调。  相似文献   

16.
飞花拾零     
如何博读 (一)凡用例子证明文体者,读时如懂得其理,则对其例证或论证,可略而不读;应用此法,可增读书的速度、涉猎学术著作及报刊论文,可用此法。 (二)凡用注疏文体写出者,读时,如懂得其主句,则对于疏解或释文,便可略而不读;经史子集和典籍均可用此法。 (三)凡用小说体写出者,读时可注意其对于第一角色描写,把握其结构之承接处,至其枝节,则可略不读;欣赏纯文艺  相似文献   

17.
止庵 《中国编辑》2004,(4):28-29
一本书畅销,本身并不是普通读者读或不读这本书的理由。对读者来说,读书纯属一己之事,自有取舍标准;即便与别人所读相同,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的。读书不是凑热闹,所以无所谓“畅”,只要“销”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新近出版的《民国文人风骨》一书上,有一个关于作者韩石山的简短介绍,我一看便知道是作者自己提供给编辑的,至少也是按照韩石山的意思写的。道理很简单,在介绍代表作品时只提了5本书:《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寻访林徽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主题是培养深度阅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阅读习惯应该成为新精英的生活方式,以吸引大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90后学生存在不是读不读书的问题,而是他们不读课外书,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多年的应试阅读使他们对读书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什么都不爱读,有的学生只玩游戏,也不读手机上的书,也不上网查  相似文献   

20.
金岳霖是徽因家客厅里最忠实的朋友。1921年,金岳霖来到英国,林徽因恰好刚刚从那返回中国,不过金岳霖正好赶上做徐志摩离婚的证明人。金岳霖老年时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徐志摩离婚后,学位也不读了,一心想着追求林徽因,临离开英国回国时得意油滑地说:“销魂今日进燕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