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7页有一幅郑板桥的《兰竹图》。当老师想用它来说明明清绘画诗、书、画结合的特色时。自然会指导学生阅读画中的诗。但仔细观察。教材中这幅画上的字是反的,想必是印反了。如果翻到背面,也就是第118页。对着光亮处。勉强能辨认出这首诗: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相似文献   

2.
观赏郑板桥的《兰竹图》,我仿佛进入了“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的意境。三株墨竹疏朗苍劲,挺拔伟岸的竹竿迎着萧萧秋风,神采飞扬,浓淡相间的竹叶临风摇曳,旁边一丛幽兰正飘出沁人心牌的馥郁芳香……对于兰、竹,我自小情有独钟。当第一声春雷惊醒大地,第一阵春雨滋润万物,竹的尖笋就会在黎明时分顽强地破上而出。竹子“清姿瘦影”的外表,虚心有节的内涵,曾受到多少诗人的歌颂,激起多少画家的灵感。而兰花的淡雅和清幽。又引起人们的多少感情和遐思!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家庭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和悲剧的刺激因素三个不同侧面入手,分析了艾米莉是如何能够写出传世之作《呼啸山庄》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汀(Jane Austen),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女作家。她虽未进过正规学校,但在家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一生住在乡间,生活圈子比较狭小,但她对乡村生活,尤其对乡村中产阶级生活观察细致入微,这在她的六部小说中(《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曼斯菲尔德花园》(Mansfield Park),《爱玛》  相似文献   

5.
《特区教育》2014,(4):1-1
我可是一个高级人物!嗯……全校最高的孩子。每天除了吃喝玩乐敲电脑以外,就是特别喜欢找事做。这不,从5年级开始画杂志勒,画了4部《快乐party》,但迷迷糊糊的我全给搞丢了。  相似文献   

6.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及其代表作《大地》作了历史的、客观的评述,并就《大地》深刻的主题思想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9.
凯特·肖班(Kate Chopin)是美国女作家,目前,在我国尚鲜为人知。 她于1851年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St·Louis Missouri),在那里,她受教于罗马天主教修女院,能讲流利的法语,是当时“众所公认的美女之一”。十九岁时,嫁给了奥斯卡·肖班(Oscar Chopin),随即和丈夫移居新奥尔良,并在此度过了十三年。丈夫患疟疾死后,她带着六个孩子重返圣·路易斯,因厌倦家庭妇女的生活,便开  相似文献   

10.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laop)(1911-1979)是20世纪美国当代诗坛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旅行的问题>是诗人晚年的创作,其中很多诗表现了无所适从,一生漂泊的命运,其中<六节诗>(Sestina)就是这样一首诗歌,虽然是对客观描绘,但同样也渲染了诗人在心中寻找她向往的家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1.
张悦然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4岁就开始写作,不久她的文章就开始见于中国各大著名文学杂志上。现在她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十爱》已经是第五部出版物。“十爱”这个简单的题目向我们确切地描述了这本书的内容——十篇关于爱情的短篇小说,而这个题目也正是本书里最正统的东西,因为书中所讲述的十个爱情故事都是极为离奇的,里面有很多主人公甚至没有名字,而且他们常常和已经死去的人发生希奇古怪的纠葛。张悦然认为这十个故事与她以前的作品风格迥异。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使她日益成熟,也为她创作出有更为激烈的冲突,更戏剧化的情节和更为极端性格的人物的作品提供了条件。张悦然想通过这十个故事告诉读者她对爱的感受,她觉得这种感情并不仅仅存在于男女之间。“我觉得我们不能轻易将爱分类。在我眼里,我们也许只能说爱有深浅之分。这就是我衡量爱的标准。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比如兄弟间的情谊,友谊和两代人之间的爱,但是这些爱总是合在一起的,爱之间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它的深度。”在《十爱》里面,我们可以读到“流血,流泪,破裂和破灭”,这正如最深的爱带来不同种类的痛苦一样。“我喜欢极端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坚持中庸之道,而我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则截然...  相似文献   

12.
简介作家生平,并从人物性格及社会背景等两方面简析了其代表之作《好人难寻》。  相似文献   

13.
当我还是一个偏僻山村的小学生时,就知道丁玲的名字。五十年代,陆续读过她的一些作品。直到1980年,有位日本青年学者要到复旦大学进修,我才把丁玲的作品找来按年代先后读一遍,并读了若干有关资料。后来,忙于别的事,连新出的许多论著也只偶而读一点,谈不上有什么研究。然而,我觉得丁玲很值得研究。看了许华斌同志的《丁玲和她的小说》之后,更觉如此。丁玲非常坎坷的人生道路,近三百万字的作品,主编的好几种重要杂志和副刊,文学、文化方面许多活动,少有的浮沉荣辱,国内外的广泛影响……这些互相关联的方面,构成了中国特有而又耐人寻味的“丁玲现象”。  相似文献   

14.
亦舒,原名仉亦舒,1948年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后留学英国,十七岁时就崛起于香港文坛,其作品在香港和台湾最为畅销,其中长篇小说《她比烟花寂寞》尤为人所注目。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二人“兰桂齐芳”。她们都长于抒写真情流泻的爱情故事,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感受,用轻柔、缠绵、清澈、纤丽的文字,委婉动听的情调和故  相似文献   

15.
林格伦是瑞典著名的儿童作家,她有30多部作品获得过各种荣誉和奖励。像“安徒生金质奖章”、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纽约先驱论坛报》春季奖等。《绿林女儿》是她的一部现实主义儿童作品,讲的是女孩罗妮娅和男孩毕尔克.分属两个世代  相似文献   

16.
张悦然生于20世纪B0年代初期.14岁就开始写作,不久她的章就开始见于中国各大名学杂志上。现在她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十爱》已经是第五部出版物。  相似文献   

17.
1956年的春天,年逾花甲的湖南退休干部陶承,应邀从长沙来到北京工人出版社,回忆口了她的革命家庭的感人故事.由何家栋、赵洁执笔,出版社编辑出版了6万多字的<我的一家>.  相似文献   

18.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在1869年2月26日诞生于彼得堡的一个激进知识分子家庭。她在十一岁时就对教育发生了浓厚兴趣。在十四岁时父亲去世后,她曾去教私学。1887年中学毕业时曾获金质奖章,接着又修完了八年级师范班。1889年进了彼得堡的一所女子高等学校数学系学习。1890年初参加了革命的大学生小组,在那里她第一次知道了“国际”这个词,并开始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及其他著作。她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走上了革命的道  相似文献   

19.
雍嘉妮是一位患有脑瘫病的女孩。2004年《下一代》杂志7、8期合刊刊登了她给编辑部的来信。她在信中写道:“……可恨的脑瘫剥夺了我生活中的许多乐趣:我的腿伸不植、没有力气,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在大自然中奔跑;视力不好,连  相似文献   

20.
一、激情入境,导入课文1.师:同学们,今年暑假老师有幸去了上海晋谒的宋庆龄墓,并且拍下了这段内容,请同学们仔细看录像。2.学生观看录像。3.说一说,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指名交流,学生谈感受。录像中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墓。这两个墓都很简单、很朴素,它真会是宋庆龄奶奶的墓吗?李燕娥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庆龄奶奶,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并排而立呢?4.师:李燕娥究竟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奶奶的墓并排而立呢?其实,她只是一个默默的劳动妇女,她曾在床庆龄奶奶身边当保姆。(板书“保姆”)点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