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何其芳早期诗歌的创作中蕴含了由显在走向隐在而至消失的佳人意象 ,这正体现出了一个时代的觉醒主体逐渐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 :由超越自我的焦渴 ,到无法摆脱的孤寂 ,到生命存在的最终定位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要求教学范式实现根本转变,由“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由“教材”到“课程资源”);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由依赖性教学走向独立性教学;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  相似文献   

3.
教育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师生关系是一种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关系,是一种生命共在、相携成长的关系。它强调师生生命的关怀与保护,尊重与欣赏师生生命个体的自由表达,注重师生生命的相互交流与相互融通,追求师生生命的相互创造与共同成长。在师生角色方面,要由教师单一主体性走向师生主体间性;在教学方面,要由教学预设走向教学生成;在师生情感方面,要由淡漠走向互相关心;在师生交往方面,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时光似流云,撩拨玲珑秋月。思绪随着风铃摇曳。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我的心田。在秋月的洗濯中,我真实地审视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我倾听到了一丝悠然的脆鸣。在生命中,有人读到了人生苦短,也有人慨叹时运不济,认为生活欺骗了他们。但在生命中,我悟到了“心若在,梦就在”,只要我们的心还在,我们的信念还在,我们心中的梦想就不会破灭。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绪全面觉醒的时期,生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人们都在思考着生命应以何种方式来体验和度过。与那个时代文人们的个性张扬、延长生命长度和增加生命密度不同,陶渊明以自己别具一格的生命体验方式,从官场到田园,由自然思考人生,由死来观生,使生命得以自然度过,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价值系统走向他的生命旨归——自然。  相似文献   

6.
与鬼神的感通合一所表现的述事继志承业的结心精神乃是儒教祭祀的主要人文蕴含。儒教中的鬼神是此在生命的形而上的理在样态,是感通型的自我性存在,与鬼神的结心,也就是走向自我生命本体的行程。儒教的祭祀行为不是宗教性的仪式,而是一连串本体意味的动作,是成人之道的一个内在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电影《布达佩斯之恋》以存在主义者萨特的荒谬理论为契机反映人的荒谬性等范畴内的哲学向度。在对荒谬与死亡殊途同归的展示中,影片言说了人面对荒谬的表现,揭示人的生存处境及"反抗绝望"的生命力量,并传达了应泰然面对荒谬的人生走向。  相似文献   

8.
在《弃妇》一诗中,李金发对身处传统与现代夹缝间的弃妇的生存境遇予以深切关注,展现了其由痛苦走向抗争、由抗争走向逃避、由逃避走向死灭的生命历程,突出体现了五四时代的女性独立意识与人道主义意识,有力提升了早期新诗的思想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在中国已历百余年之久,众多教育学者努力追求教育学的"中国化"虽成果显著,然终未能实现百年梦想。回望,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其内在发展逻辑,教育学在中国大体经历了由追随到自立,由简单到纷繁,由"破""立"到创生等的过程;反思,创建中国教育学的呼声日隆,并在新世纪由理念走向现实努力;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建探索,为中国教育学的创建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0.
<正>叶澜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只有回归到生命的本质,才能真正实现其旨归。生命自觉,既是对教师个人生命意义的自省,也是对学生生命意义的关切,它推动着教育由外部世界走向灵魂深处,开掘着教师发展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生命德育是以促进人的生命的成长和发展为宗旨的。而美与生命共在,审美是生命的最高存在形式。由功利化德育走向审美化德育是生命德育的追求与最终归属,审美化的生命德育是生命诗意栖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曾燕琼 《考试周刊》2010,(3):190-192
道德教育是引导人走向完善的过程.它关涉到人肉体和灵魂的问题。审视现实,我们发现道德教育中有许多矛盾、磨擦。本文从生命视角梳理道德教育与生命的关系,论证道德教育的生命价值取向.指出道德教育要走向内在的和谐,就要从个体的生命出发,引导生命获得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最近,著名教育学专家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教育走向生本>的姊妹篇.五年前由人教社出版的作者的力著<教育走向生本>,着重从学术思辨上阐述了具有突破性的生本教育理论,之后郭思乐教授及其课题组的教师,开始了更加深入、艰苦的探索.通过实践,不仅验证了该理论.还初步发展了它,<教育激扬生命>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多元化社会中,人们的生命意识日渐加强,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成为时代的重要命题。对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窠臼,由模式化走向个性化.由权威性转向主体性,由机械论转向生命论;从远离学生生命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现实需要,触发学生生.命感动,从而优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审美视野中的生命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德育是以促进人的生命的成长和发展为宗旨的。而美与生命共在,审美存在是生命的最高存在形式。由功利化德育走向审美化德育是生命德育的追求,审美化的生命德育是生命诗意栖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刘兴和 《师道》2007,(12):35
思想品德课堂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师生在共同的课堂活动中构成了教学生命共同体。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在课堂活动走向生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多元化社会中,人们的生命意识日渐加强,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成为时代的重要命题。对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窠臼,由模式化走向个性化,由权威性转向主体性,由机械论转向生命论,从远离学生生命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现实需要,触发学生生命感动,从而优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看似在重视生命,实质上却走向了轻视生命;中学生因为无法承受生命如此之重。所以才会走向生命之“轻”。  相似文献   

19.
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50年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其中所揭露的生态问题及作家对生态的焦虑是整部小说的主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女性生命的荒原化。生活在父权社会中的女主人公玛丽,婚后由自信独立逐步变得沮丧麻木,从话语权的消失到生育权的被剥夺,鲜活的生命变得如同即将枯死的野草、不毛之地的荒原;二是自然的荒原化。莱辛在作品中批判地揭露了现代文明社会带给大自然的重创,尤其是斯莱特们对掠夺和榨取土地的无情和贪婪,最终导致一片片沃土变成了荒原。莱辛的小说彰显了她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男女平等、天人共存。  相似文献   

20.
马维林 《教书育人》2009,(12):31-31
学校道德教育应摆脱传统观念的窠臼,南模式化走向个性化,由权威性转向主体性,由机械论转向生命论,从远离学生生命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现实需要,触发学生生命感动,从而优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