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一) 在十年改革过程中,地方报纸的理论宣传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必须首先加以肯定的。然而,当前地方报纸的理论宣传确实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一些同志对地方报纸办的理论专版或理论文章,产生了许多看法。其中之一便是:报纸就是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理论文章要尽量少发,或者干脆不发。有的同志把地方报纸的理论文章概括为九个字——读者少,作者稀,编者愁”。九个字中,关键是前三个字——“读者少。”地方报纸理论文章“读者少”的原因何在呢?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是“理论冷淡”,读者没有理论的需要和兴趣。这种看法不能说毫无根据。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确实存在着忽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短新闻在报纸宣传上唱主角?”自7月份以来,我们就此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在社内外引起一定反响。这里把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作一介绍,以求教于新闻界各位同仁。新闻要短,是报纸宣传的基本要求7月份以来,我们之所以兴师动众地抓短新闻,应该说是给“逼”出来的。一是上面“促”。前不久,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在谈到搞好军报宣传时指示:“军报要在‘短’字上下功夫。文章越短,信息量越大,版面越容易搞活,读者越爱看。反之,文章越长,看的人越少。”于主任的这一指示,对于改进和加强军报宣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改革中,深度报道在堀起,一些“重磅炸弹”见诸于报端,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冲击波,这是值得庆贺的。但这些“重磅炸弹”长则六七千字,几乎是一个版,短则四、五千字。报纸是新闻纸,不是学术刊物,不能以长取胜,这样的长文章多了,潜伏着一种危机,势必失去报纸的读者和报纸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闻短的问题.新闻老前辈陆定一、李普、穆青曾大声疾呼新闻要短,特别是消息要短。可是,现在的新闻仍是越写越长了。新闻文章化,消息文章化。翻开机关报,长文比比皆是,特别是党报头条消息,一个很好的消息成了一篇长篇报告,一版只能登两三篇稿子,版面就都被占完了。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写得那么长,谁有时间看呢?谁又有时间读得下去呢?报纸校对最苦,得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其他人甚少关注,就是领导干部也无暇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去读。  相似文献   

5.
眼下,不少读者埋怨报纸上的文章太长,信息量太少。有些报社的领导对自己的报纸也望“长”兴叹,大摇其头。写短文、刹长风的呼吁已非一日,然而新闻写作的长风却日甚一日。比如,有的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动辄七八千字甚至上万字,一个版登不下,还要“下转第×版”,洋洋洒洒,既长且空,令人难以卒读。那么,有些记者、作者为何喜“长”不喜“短”?难道他们甘愿既耗费时间又浪费笔墨去制造长而空的文字吗?不是。长有长的原因。现在有的报社实行了责任制,对记者规定了任务和指标,每月必须见报多少字。超指标者有奖,完不成指标者无奖。为了完成任务,记者们只好在  相似文献   

6.
通讯,是个传统的老体裁,报纸各个版上都可以有它的位置。一张报纸的版面,有一篇短的或长的通讯,读者在浏览一遍各种新闻之后,常常会被通讯吸引住,坐下来看它十几分钟。安排一篇好通讯,是办好报纸的大事情。现在有的报纸的一版,可以说是清一色的消息,很难看到通讯。我觉得应该让好通讯上一版,最好的通讯应当放在一版头条。如果确是重要,能打动千百万读者,就是破例给它一个整版也应在所不惜。  相似文献   

7.
北京晚报上有一种“一分钟小说”,人们站着一口气就看完了。由此,我联想到报纸上经常发表的人物通讯。同样是写人,小说可以短到“一分钟”能让人看完,人物通讯能不能也写得短一些呢? 现在一提到人物通讯,人们总把它和“大块大块”联系起来,通常万字左右,一版转二版。要说用三、五百字写一个人物,那就只能算“人物新闻”。似乎人物通讯与人物新闻的区别,就在一个比较长,一个比较短,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时期,报上的长新闻又多起来了,有的长到三、五千字,千字开外的新闻很普遍.这种现象是应该注意的.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六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上,以"年终报喜讯,计划早完成"为标题,仅仅用了一千八百八十二个字,发表了四则新闻消息.这些新闻文字简洁、短小,内容却很丰富.这种新闻是读者最感兴趣的.可是像上面所举这样好的新闻还是少数.长而无味的新闻在报纸上则屡见不稀,特别是会议报道,写得长的更多.去年11月  相似文献   

9.
地方报纸究竟怎样进行理论宣传?如何把理论宣传同其他宣传一样进一步搞活?这是我们在办报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值得研究、探讨. (一) 如何看待省报的理论宣传?近几年来,有的同志认为,报纸是为人们提供新闻信息,评论代表办报者的声音,理论文章似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也有的认为,理论文章读者少,“票房价值”不高,意思不大.读者也确实对我们某些理论文章反应淡漠.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省报便压缩了理论宣传的版  相似文献   

10.
一、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报纸的一个很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是报纸的眉目,是新闻的灵魂。一张报纸的水平,不仅表现在它的评论的质量上,同时也表现在它的标题的质量上。一张报纸,如果它的标题质量低劣,是很难指望受到读者欢迎的,也很难发挥报纸应有的宣传作用。报纸每天刊载着几万字到几十万字的内容,把一份报纸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读完的读者恐怕是很少有的。因此报纸必须借助于标题,把新闻提纲挈领,使读者一目了然,以便他们按照不同的需要和兴趣去选读。一段新闻的标题如果做得不当或者做得不好,就常常会把这段新闻埋没掉。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探索新闻改革过程中,议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工厂生产物质产品,要讲经济效益;报纸是精神产品,也应该讲求宣传效益。提高宣传效益,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报纸探索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不久,报纸批判了“四人帮”的“造谣新闻”,开始扭转了“假、大、空”的宣传作风,逐步取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是,读者仍然认为报纸“没有看头”,批评报纸“天天都是老三篇”(一个版三篇长报道),“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新闻无事实,读报读标题”(看了标题就晓得你  相似文献   

12.
眼下,不少读者埋怨报纸上的文章太长,信息量太少。有些报社的领导对自己的报纸也望“长”兴叹,大摇其头。写短文、刹长风的呼吁已非一日,然而新闻写作的长风却日甚一日。比如,有的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动辄七八千字甚至上万字,一个版登不下,还要“下转第×版”,洋洋洒洒,既长且空,令人难以卒读。那么,有些记者、作者为何喜“长”不喜“短”?难道他们甘愿既耗费时间又浪费笔墨去制造长而空的文字吗?不是。长有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孙根荣 《新闻三昧》2006,(11):21-21
近读一些省市级工人报,我发现,长篇文章与日俱增了,尤其是“周末版”。这使我想起一些新闻界老前辈的“呼号”。如胡乔木曾呼喊:短些,再短些!赵超构也曾呼喊:短些,短些,再短些!有的省市级工人报所以喜欢上了长篇文章,细究起来,原因有三:一是报纸跟风扩版,但没有这么多新闻充填版面,只得将原来本可以写成几百字的东西,拉长成二三千字的大块头;二是报纸走休闲化之道了,误以为让读者休闲,就得用长篇文章来供读者消磨时光;三是有的记者没有写短文的基本功,只有写长篇的“裹足布功”,当然也有的记者认为,能写长篇文章,才显记者的真功夫。然而,不…  相似文献   

14.
增加信息量,这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是四开四版的周三报,版面小,刊期长。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版面,容纳更多的信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两年来,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树立起信息观念,并采取切实措施,使报纸信息量有了明显增加,受到了读者的肯定和欢迎,报纸发行量也不断上升。一、增加新闻的条数,多发短新闻。一般来说,一篇新闻稿件,总有一点新闻信息。因此,要增加报纸信息的容量,必须增加新闻条数。我们要求编辑精编稿件,把那些“空话、套话、废话”,尽量“挤掉”,新闻稿一般控制在二百到五百字之间,最长的不超过九百字,每个版面必须用稿十篇以上。并在一、二、三版开辟了《荆溪浪花》《简明新闻》《经济短波》等栏目,刊登“百字新闻”。这样,版面上的新闻条  相似文献   

15.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6,(10):35-35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需求量倍增,读者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丰富的信息。所以,信息越快越好,越精越好。在报业竞争进入“厚报时代”、“读图时代”、“读题时代”的今天,报纸已成为快餐式消费品。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对报纸选择的苛刻要求。短新闻无疑是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报道好形式。然而,随手翻阅时下的报纸,却会发现短新闻极少,相反,许多面目可憎的长文章占据着报纸的版面。在这些长文章中,有的是用长导语、长背景、长过程,掩盖了主要的新闻事实。造成新闻短不了的原因何在?从主观上来说,有些人认为,长的文章分量重。这是…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一九八六年秋季号载文说,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纸和一些杂志出现了互相融化的现象。报纸成版成版地摘编杂志上的材料,大块大块地’刊载只宜在杂志上发表的知识性文章}而杂志又化整为零,把文章、故事、传奇之类混迹于新闻之中,印成散页摊售叫卖。有的还提出了“报纸杂志化”、“杂志报纸化”的口号,以为这是新闻和出版改革的方向。应该指出,这不是一个好势头。一般说来,报纸与杂志有如下一些不同的地方:从出版周期看,报纸的刊期短,杂志的刊期长。报纸主要刊载新闻,便于实现其时效性;杂志则主要用来  相似文献   

17.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的个性是新闻性,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新闻应以短新闻为主。短小精练,是各种新闻文体共同的写作规律。列宁把新闻称为“电报文体”、“电讯体裁”,认为“不要重复,只须用几行”。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稿件长了,读者就会把视线移开,去寻找那些简短而生动的文章看。因此,你动笔时就要想到读者,写得短些、短些、再短些! 短,并非易事,把新闻写得短而好,需要有真本  相似文献   

18.
新闻长风刹了数年,刹而不止,近几年又有回升之势。长通讯洋洋数万言,三、四千字的会议消息屡见不鲜,五、六十字的长句习以为常。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新闻的宣传效果。快节奏的当代人无暇、也不愿拜读这些长篇大论。去年11月份,李瑞环同志在全国省、市、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讲话中指出:新闻报道“要增加报纸上的信息量,就必须多报道短新闻。我们的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改变目前报纸上大块文章,长篇讲话过多,专版过多,会议报道、领导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至10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郊区版》等部门的编辑、记者,在《北京日报》社编委会统一组织、领导下,开展了短新闻写作练笔竞赛。实践结果表明,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活动。现在,报纸宣传和其它领域、行业一样,面临着全面改革的任务。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新闻的状况如何,对于报纸的信息量,对于读者的吸引力,对于报纸宣传的社会效益,一句话,对于报纸能否适应形势的要求,其重要关系显得越来越突出。要改革报纸宣传,首当其冲的应是大力改革新闻的作写。  相似文献   

20.
知识林     
报纸理论宣传要注重“三新” 时效新。追求时效新,是报纸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尽管理论版有固定的出版周期,不能像新闻版那样强调昨日新闻,但也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所要宣传的内容见诸报端,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 论题新。论题新是报纸理论宣传具有新闻性的基础,也是报纸理论宣传区别于理论书刊、吸引读者的优势所在。所谓论题新,是指报纸所宣传的理论问题,必须是读者最近普遍关注的、对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热点、焦点、兴奋点,如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最新社会生活走向、新思想和新观念等。 思想新。思想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