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标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归根结底地说,课堂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仍旧是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在完善自身教学行为的同时,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课堂来,就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大保证。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包括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搞活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全心的教育理念,改变老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让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参与和投入到这场教育改革中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启课堂教学的钥匙。教师上课看起来课堂教学活跃,盲目追求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突出合作学习。其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  相似文献   

4.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追求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效课堂的构建实际上考查的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完美配合程度,只有真正实现师生互助、相互配合、相互融合,高效的课堂教学才会得以构建。同时,高效课堂追求的不仅是教师任务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单位时间内学到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应用情况,侧重的是学生精力投入与其学业收获之间的效益比。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411名高中生进行了团体问卷调查,探讨了各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教师的积极教学行为对学生课堂参与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教学技能、支持帮助维度预测力最大;②教师教学行为对不同学习效能感水平学生的课堂参与作用不同。低效能感学生的课堂参与受教师的消极教学行为尤其是不公平行为的负性影响更多,受教师积极教学行为的积极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本着"以教师为主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任课教师逐渐地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行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热情。在这些教学行为中,课堂提问是最能直观、有效地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否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情况及提问形式、候答时间、提问频率、提问范围等也是我校教学检查和听课记录的重点,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校重视教师课堂提问的教学行为。那么,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如何?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就从该角度立意,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够有益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优秀的课堂语言修养,可以使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有情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语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以下“六性”。一、感染性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充满热情,会直接决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62):69-70
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较低,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文章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深入研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并进行了教师行为与学生参与性的相关性研究。得出在课堂知识讲授中,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努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且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单国谦 《考试周刊》2008,(9):165-166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使其顺利成长的场所.而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体系,是教学研究的重点,是一种师生间的互动活动关系,其中涉及到师生双方的课堂行为.通过探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来寻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教学的教师的课堂行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能.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成效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包括外在行为的参与和内在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习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效果高低取决于学生投入程度。面向全体,让每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探究学习,在一定的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如何处理和设计。在课堂上,为了促进高年段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本人认为可以从下列三种方法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段红霞 《教师》2010,(18):93-93
一、不能用英语组织课堂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一些英语教师习惯上汉语课堂,汉译英课堂。能否用英语组织课堂,它是英语教师个人素质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见证。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教学和育人智慧的生成过程。用英语组织课堂,是英语学科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决定了的,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课堂教学实践,把自己摆进去,全身心地投入,激活感受力和创造力,增进实践智慧。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地方,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观念的场所。化学教师在化学课上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对化学现象的分析等,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包含了教师、学生和化学知识之间的情感和情景的交流,它能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二期课改中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蔡斌 《考试周刊》2013,(52):131-132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才可能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堂,优化教学设计,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开放式的课堂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有:拓展课堂学习空间,使课堂最大限度地延伸;突破教材的刻板模式,创设以生为本的教学情境;用动态发展的观点组织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情况,然而课堂沉默现象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何看待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这是值得所有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视频案例下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其课堂行为既能反映学生参与学习、知识建构的程度,同时也能体现教师教学的特点.课堂视频可以有效记录学生课堂参与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新途径.对初中数学课堂视频分析,发现初中生课堂参与行为有以下特点:学生应答行为发生最频繁;学生集体回答次数远多于学生独立应答次数;学生应答和课堂练习所占时间最长;在课堂练习阶段,学生的参与行为出现的次数最多;学生在课堂上极少提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这些研究多从关注教师健康的角度出发,很少涉及压力对教师工作行为的影响。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者(Kyriacou & Sutcliffe,1978;Blase,1986;李健,2000;Susan,2003)考察了职业压力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影响,但他们所考察的职业行为都较为概括,很少涉及教师的具体职业投入行为。由于教师的绝大多数教育教学活动要借助于课堂教学来实现,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干教师在课堂上的身心投入程度及与学生的交融程度,因此,我们选取教师职业投入行为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要教学行为——课堂互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职业压力对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重要环节,提问的艺术水准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重要表征,更是教师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的外在载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优化课堂提问的方式。观察具体的教学行为,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为了表面上的课堂气氛热闹,简单、随意、重复、泛滥地提问。这些提问缺少明确的价值指向,没有经过认真准备、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覃春菊 《湖北教育》2002,(23):35-35
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成为主体的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的艺术是与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的挑战。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已成为教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成分。这里所说不是要不要学生参与的问题,而是如何艺术地引导学生参与。把课堂教学真正转变为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 型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李蓉 《文教资料》2014,(26):143-144
课堂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处课堂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积极、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归属感需要教师灵活综合使用教材,巧妙恰当地设置问题组织语言,适时合理地使用教学模式,精确幽默地使用语言,带领学生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