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月3日,虹口区委书记孙卫国到区档案局馆检查特奥档案工作,并看望慰问了档案局馆干部。孙卫国在察看了特奥文书档案、照片档案、电子光盘和实物档案后,充分肯定了虹口区特奥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这次特奥档案工作,区档案局馆提早介入、提前准备,全过程参与服务,实物档案收集较齐全,体现了区档案局馆和有关部门档案意识强。档案是历史的记忆、历史的足迹,是对后人的启示,是一种宝贵财富,起着存史、资政、教化的重要作用。特奥档案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反映了区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12月3日.虹口区委书记孙卫国到区档案局馆检查特奥档案工作.并看望慰问了档案局馆干部。孙卫国在察看了特奥文书档案、照片档案、电子光盘和实物档案后.充分肯定了虹口区特奥  相似文献   

3.
"让我更勇敢,让我再试一次!"2007夏季特奥会上运动员振奋人心的誓言,仿佛还回荡在人们的耳际。回眸将要过去的一年,特奥会无疑成为了我们这座城市最重要的集体记忆之一。本期  相似文献   

4.
和许多初入档案门槛的青年一样,那年,我刚调入档案局工作,怀着尽快熟悉档案工作的热切愿望,购买了一些档案书籍,一头扎进去,读了起来,却不料被古代中外形形色色的档案种类名称浇了一头雾水。什么甲骨档案、铭文档案、石刻档案……搞得我头晕目眩,只好硬着头皮往脑海里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这团雾水才渐渐变得澄澈起来。这一切身体会,使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写一篇短文,让像我那样初入档案之门的人看了之后,能够对古代中外档案的种类名称有一个起码的了解,不至于再坠入五里雾中。档案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当时科技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西山兰台谣     
前不久看到一篇优美的散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散文把档案事业比作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绿叶似的事业,把档案事业那平凡而质朴的内涵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诠释,让我又一次领略到了兰台工作的平凡与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6.
走近档案     
王喻 《档案时空》2006,(10):43-44
对于档案我一直是一知半解的,认为档案就是一堆堆的文件,一堆堆的古纸,对于档案工作,知之甚少。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了湖南省档案馆,走近了档案,走近了档案工作,走近了档案人。  相似文献   

7.
我和《档案与建设》相识于1997年,那年我刚进入苏州大学档案系,一晃已经7年了。我已经从一个原来不知道档案为何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整日与档案打交道,档案已经成为我生活一部分的高校档案工作者。7年来,《档案与建设》不仅仅是我的良师益友,更像是我的一位长辈,谆谆教导,鞭策我前进,给予了我作为一个档案人所必备的技能和知识,让  相似文献   

8.
离《档案与建设》创刊20周年只有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急忙动笔,以了却我写一篇纪念《档案与建设》诞辰20周年征文之愿,于是就有了上边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9.
不解之缘     
我走上档案工作之路纯属偶然。1967年底我被分配到中学工作后不久,便接到市革会清档组通知去上海市档案馆清理外文档案。那时,我对"档案"一无所知,1968年过完春节,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市档案馆报到。为了尽快让我们熟悉档案,档案馆的老师先安排我们清理"汪伪"档案作为练兵。即日,一位档案干部从小推车上拿出一本本发黄的档案时,我才知道档案的真面貌。我们根据文件的要求,边看边对照,  相似文献   

10.
隋东 《新闻爱好者》2010,(10):133-133
特奥运动旨在通过有效的体育训练及比赛,改善智障人士的生活,进而提高其周围所有人的生活质量。特奥运动能够让智障人士意识到他们的潜力,并通过常年举办的国际性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技能,最终让特奥运动员积极地融入其所生活的家庭和社区,成为自立和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1.
短消息     
特奥明星赵曾曾入选彭浦镇"家庭建档明星家庭"在近日举办的闸北区彭浦镇家庭建档工作展示会上传来消息,特奥形象大使赵曾曾等十户居民当选为彭浦镇优秀建档家庭。作为优秀建档家庭的代表之一,赵曾曾和母亲曾义在会上向来宾们展示了她们一家所精心制作的家庭档案,其中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省委十分重视和支持档案馆的建设。今年是浙江省档案馆建馆四十周年,因为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参与省档案馆建设的一段经历,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同志约我为《浙江档案》杂志写一篇有关建馆前期的回忆章,我欣然答应下来。那天我参观了馆内的陈列室,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13.
刘婵 《档案与建设》2006,(10):45-46
我在派出所从事内勤和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八个春秋。在这八年中,派出所档案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从手工操作到微机管理,显示出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档案工作服务现实斗争和广大群众的效能不断提高。尽管从事档案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深感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安档案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服务现实斗争的作用越来越大,只要用心去做,平凡岗位同样大有作为。每当我在档案工作中取得一点点成绩,或提供一条线索,或查找了一个数据,或看到查档群众满意的笑脸,我都感到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今年以来,我共接待查档1200余人次,利用档案1500余卷次,提供违法犯罪线索65条,依法打击处理72人,为群众办实事86件。我收集、管理和利用档案的事例材料被市局转发32篇,被省厅档案管理中心转发27篇。  相似文献   

14.
虽然不是档案专业毕业,一踏上工作岗位,我就被分配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院办从事档案工作,这也许就是和档案工作的一种缘分吧。工作16年以来,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其中既有领导,又有同事。还有最让我不能忘记的老师——何蕴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档案》2006,(6):66-66
《中国档案》杂志2006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武汉市档案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公众眼中的(档案法)》后,引起了我局的高度重视,立即发文到全市档案部门组织学习讨论,现将学习讨论的基本情况报告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6.
档案情     
一个人独自坐在谧静的档案室里,看着一行行、一排排、一卷卷、一件件档案,感觉时间飘逝的太快太快。 曾经,档案是我的梦想。感觉孤独一人的库房里,可以随心,可以所欲,档案里总能找到聊客或发现新奇的天文地理,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这就是常说“档案是历史的财富”。整理一篇文稿,可以从中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写作的逻辑修辞;整理一本会议记录,就像阅读一篇小说,可以了解和结识不同的人让我感觉这个会议文化是最真实的、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第三期的《档案春秋》,最后一篇是《沪江大学往事》,一看到文前那张思晏堂的照片,楼前两边那三根合成的大柱子,不由想起我有一张与哥哥一同钻在柱子的空隙处留下的影像。那时我七岁,哥哥十一岁,多么天真快活的岁月啊!照片是我的小姨夫给我们拍的。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拍照的情景:小姨夫让我们兄妹爬上圆柱,我开头还有点害怕,真怕从上面摔下来。因为当时觉  相似文献   

18.
读了7月10日黄石日报阳新版的一篇题为"王明华舍命'救'档案"的文章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因为王明华的事迹感人,而且因为透过事迹的背后,让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人们的档案法制观念在不断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王明华的事迹只是一个必然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读了7月10日黄石日报阳新版的一篇题为"王明华舍命'救'档案"的文章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因为王明华的事迹感人,而且因为透过事迹的背后,让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人们的档案法制观念在不断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王明华的事迹只是一个必然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沈涛 《四川档案》2004,(6):16-17
十年前,《四川档案》曾经刊发过我一篇短,这篇章谈的就是岩口薄,不过,那时我的心情是显得有些郁闷的,因为这种极其珍贵的盐业档案并没有保存在市档案馆里,而是散存在一些盐业企业。那时,我对岩口薄的认识也仅仅是停留在一些老档案工作的口头传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