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教材、教师、学生三维度界定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何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我们认为是教材中那闪烁着的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 ,是体现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利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包括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人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经变迁 ,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1 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1)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激发民族情感 ,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育民族责任感汉字象形表意 ,本身…  相似文献   

2.
<正>何谓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大家对它的理解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差异较大。人文素养是指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注重人文精神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了首位。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小学语文的人文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课堂人文意识,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以"提倡人文关怀"为导向,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内容中,逐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把蕴含在语言文字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凸现出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小学语文课程是对小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启蒙课程,它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气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塑造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情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4.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它的目标是立体的,并采取了三个维度的设计。这样,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共同构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受到最广泛的文化熏陶,形成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和丰富健康的完美人性。现代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灵的纯洁与美好、人格的健全与高尚为中心,以人的个性的完整与张扬为根基,以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与统一为目标的文化精神的修炼和涵养。因此我们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掘人文因素,渗透人文思想,倡导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操,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从而提高聋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青年,应当是适合于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青年,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更要具得高度的人文素养。这里所说的人文素养,主要指高尚的人格。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教育应当“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体现,是教育新理念的体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章海华 《考试周刊》2007,(42):21-22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素养一直是教育的热门话题。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括具备人文知识、态度和行为标准。本文旨在通过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人文素养的思考与探索,初步诠释语文教学在人文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提出人文素养的培育应当从内容上及教育形式这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进行变革,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真正的和谐统一,关键在语文教师。教师观念的更新、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应在文化素养、审美素养、人格素养、道德素养、科学素养、实践素养几方面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朱珠 《学周刊C版》2014,(4):60-60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拥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拥有“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诵读以及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拥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拥有"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诵读以及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李海霞 《文教资料》2014,(16):55-56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成为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人文性的内涵、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策略等方面做了阐述,提倡和呼唤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目前大多数小学的语文教学以语文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语文教师大多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却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输入合格的人才,语文教育中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必不可少。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着重从教材内容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和人文修养方面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和熏陶,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深刻理解人文精神和各种优秀高尚的品德修养,并从中受益,达到提升人文修养、养成健康人格和品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应致力干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人格精神拓展、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既学习大量精华古文,又学做人,使其真正成为"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传统文化熏陶感染,与教师人文素养相通,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深度和精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细度、密度和高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十分深广。语文教学必须把握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得以感染,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走进心灵的学科。阅读让语文永葆活力,因为它有利于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写作领域的发展;有益于人文素养的培养等。阅读教学,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文化质量、工作能力,甚至健康素养、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是我们学会与人交流,传承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教会我们每个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广大小学生们的启蒙教育,对学生们今后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入手,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培养人文素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素质,人文素养的缺失是无可置疑的。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大行其道的应试教育,使新生的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更加贫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开展,影响了对学生人格、审美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激发兴趣应放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首位。一、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一)在备课中挖掘文化元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习惯于在备课中深度挖掘人文元素,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深入发展。比如教《端午的鸭蛋》一  相似文献   

20.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强调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是因为它在丰富学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培养学生成才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