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辅导》2014,(19):F0002-F0002
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一种由青铜铸造的打击乐器,主要用来奏音乐或舞蹈伴奏。铜鼓最开始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来演变为打书乐器,用在歌舞、庆典、祭祀等特殊活动中以及古代用来指挥军队进攻之用。  相似文献   

2.
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铜鼓的记载非常丰富,他们从不同角度记录了铜鼓的发现、使用及其有关的风俗民情.粤西北流型铜鼓生产于西汉末期,约隋唐时期停止铸造,是铜鼓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代表.透过相关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出粤西北流型铜鼓的来龙去脉,大致分布范围,使用铜鼓民族的经济文化面貌等.铜鼓也是一种打击乐器具有突出的音乐性能,从古代到现代,铜鼓的演奏方式多种多样不断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铜鼓音乐.  相似文献   

3.
铜鼓是古代中国西南及岭南地区及以中南半岛为主的东南亚地区少数民族广泛使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我国古代铜鼓源远流长,绚丽璀璨,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铜鼓也逐渐被赋予了祭祀、军事指挥、王权象征、财富功能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铸造和使用铜鼓已经成为这些地区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宗教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具体反映,并孕育了璀璨夺目的铜鼓文明。本文拟从滇式铜鼓的地理位置、分布区域、传播扩散路径等方面,分析制造和使用滇式铜鼓的古代民族的族属及其文化特征,包括该民族与域外民族的交流交往、融合汇聚、多元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铜鼓是南方少数民族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打击乐器,至今还在广西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俗节庆活动中使用。广西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内外发现铜鼓最多的地区。铜鼓所表征的民族文化与汉族的中原文化有很大差别。铜鼓的民族性、地域性决定了其基本特征,从而产生出特殊的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铜鼓是我国古代民族具有文化特色的乐器之一。云贵两广川湘的少数民族中,古代曾经广泛存在。解放以来,考古发掘和文物征集的铜鼓,不下千余具。研究铜鼓的著作,随之深入和增多,给民俗学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题材。本文为探讨若干“铜鼓”的正名问题,谈点意见。最能表现铜鼓的特殊性质,特殊运动形式的是什么?难道不是鼓面能够被敲击发出音响吗?文献记载,凡过年过节,载歌载舞,祭鬼祀神,婚丧宴客,集众械斗等,都要鸣鼓为号、  相似文献   

6.
铜鼓纹饰作为一种表象和纯粹艺术,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同时它又是使用铜鼓民族其文化观念、艺术情趣、宗教信仰等的物化形式,隐喻着深刻丰富的涵义。粤西铜鼓是古代越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文物和艺术品。其纹饰展示了一种凝重美和神秘美,寓含着使用铜鼓民族的太阳崇拜、雷神崇拜和蛙崇拜等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7.
铜鼓是汉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先民的重要礼器之一。受"藏礼于器"的影响,作为祭祀礼器的铜鼓承载着巫文化"三界观"。"三界观"源自于原始巫文化,是汉代西南铜鼓纹饰艺术本源的重要因素,也是壮族先民对宇宙世界的初步映象,体现了壮族先民"天地人合一"、"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古代环北部湾地区先民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铜鼓文化,呈现出与其他地区所不同的特征.铜鼓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该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对铜鼓民族身份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环北部湾地区铜鼓文化的族属问题,主要是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来探讨.  相似文献   

9.
环北部湾地区曾是古代越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海南岛正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文化向东南亚海域延伸的咽喉要冲.海南岛历来被看做古代铜鼓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尽管与大陆相邻的地区(环北部湾地带)相比,海南铜鼓的发现和出土在绝对数量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中外的学者都十分重视这一区域铜鼓的分布和发现情况.文章将海南地区铜鼓的发现情况以及近年来出土的材料整理出来,以期裨益于相关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明代以前云南的矿冶业云南是我国西南边疆多民族的省区,开矿事业,从地下历史文物特别是许多铜鼓的发现,可知其早已存在于古代社会,多为少数民族所制作。战国晚期,楚庄蹻率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地至滇,带来了楚国矿冶业高度的生产技术,使边疆文化,更推进一步。汉初巴蜀人民由于滇僰邛筰四塞道路的开通,西南夷地区丰厚的物资随着商队出入,进行商品交换,掀动內地人士群起至边疆贸易,转贩货殖于犍为朱提等郡,在这里开辟奴隶市场,开矿铸币,首先建立起矿冶基地,以此巴蜀殷富。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1982年11期刊登的《壮族历史简介》一文中谈到:"驰名中外的铜鼓,是壮族古代文化的瑰宝."铜鼓的制造技术与中原青铜文化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想就此问题介绍一些简单情况,供同志们参考.中国南方古代铜鼓其花纹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铜鼓造型庄重古朴.如果细心观察又会发现鼓体上有诸多疤痕.这些疤痕乃是铜鼓铸造技术的一个重要遗迹.透过这些疤痕以及其它一些细微的遗迹现象,我们不仅探知了铜鼓铸造的基本过程,解开了古代铸鼓"其法绝秘"的千古之谜;而且进一步窥测出铜鼓铸造技术与中原青铜技术的渊源关系.凡有这种疤痕的铜鼓铸造技术,称为"夹垫铸  相似文献   

12.
就传说看,在壮族及其他西南各民族的民间记忆中,铜鼓不仅仅是由人类以金属铸造而成的纯物理器具,而是有生命、有意志、有人性、有神通的神圣之物;它不是一般的乐器,而是神器,在各种自然灾害来临之时,它会挺身而出,它是各种妖魔的克星,是人类的救星。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铜鼓在传统社会为何具有那么重大的价值,铜鼓文化为什么能够在我国西南各民族中绵延传承2 000多年。  相似文献   

13.
<华阳国志>是研究西南古代少数民族的重要文献典籍.本文认为,与以前及同时代文献相比,在对少数民族记载的广度上和深度上,<华阳国志>都有较大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物,它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六、七百年了,但认真研究铜鼓却是近百年来的事.铜鼓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时间相当早.南朝刘宋时人范晔著《后汉书·马援传》已明确记载:"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唐章怀太子李贤在注《后汉书》时引用了比《后汉书》稍早的《广州记》来为"骆越铜鼓"作注:"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据《晋书》、《陈书》和《南史》记载,在晋至南朝时,我国岭南地区已大量地铸造和使用铜鼓."广州夷人,宝贵铜鼓,而州境素不出铜.闻官私贾人,皆于此下贪比输钱,斤两差重,以入广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梁钊韬同志,应我区博物馆的邀请,来广西进行考古研究之后,又于最近来我院史地系作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是从考古学和民俗的材料,来研究我国古代南方的“百越”(“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总称)情况。梁教授用大量考古和民俗学的材料,结合我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说明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包括西南的少数民族如壮、瑶、仡佬、侗、傣、布依、彝及台湾的高山等民族,都属同一祖先,统称“百越”。他们同汉族一样,都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他们同汉族一起共同创造了我国南方的文化,对我国南方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梁教授报告最后还谈到我国古代统治者在对待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也有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他批判了儒家保守的“怀柔”政策。他指出,“怀柔”政策的实质就是保持少数民族的落后状态。他还肯定了秦始皇对岭南的用兵和汉武帝“南平百越”对开发南方、融合南方各少数民族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铜鼓,数量很大,据粗略统计,目前国内外收藏达一千四百件之多。这种铜鼓自春秋时期产生以来,绵延二千余年,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和四川诸省,为各族人民爱好和使用。它全为铜铸,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侧有四耳,通体皆饰有花纹,造型与中原地区的铜鼓迥然不同,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它与中原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美术是土家人创造的特色艺术之一,也是我国区域美术与民族美术的一部分.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大美术”观范围的美术,如工艺美术(石器、骨器、玉器、青铜器等)、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第二是民间工艺美术.主要体现在雕刻、织绣、服饰、编织、彩绘、印染、银饰、根雕等方面.土家族美术是我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少数民族美术的缩影,同时,也是土家族的文化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铜鼓是布依族重要的文化传承物,其功能经历了多次演变而最终成了一种打击乐器。内容丰富的铜鼓十二调节奏简单明快,格式较为固定,演奏也有一定的程式,保留了古朴的民族音乐特色,也反映了布依族的音乐审美趣味。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整理。  相似文献   

19.
贵州剑河方言归属汉语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其特色词语的来源主要有:传承古代通语或古代方言的词、借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创新方言词等三类。这些词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在不同地域发展的渐变与不平衡性规律,也体现了社会变迁、民族接触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问卷法对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主地区的932名大学生的62项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该地区的大学生面对生活事件时的应对方式依次主要是: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女生比男生更多的采用求助和退避、忍耐等应对方式,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多的采用自责的方式而非贫困生更多的采用求助的方式;随年级的升高应对方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主要采用的是较为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