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启红 《课外阅读》2011,(6):130-130
“后进生”难管,中职学校的“后进生”更难管,由于他们的年龄在16~19岁,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的转型期,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后进生”还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思想行为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如何帮助、管理、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每一位中职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严爱有度,做好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暑假期间,老编本想组织一个“快乐暑期”的话题,没想到跑了几所学校,看到的却是“哀鸿一片”——寂寞的校园,满脸疲倦的老师,无精打彩的学生,沉闷的课堂……听到的则是怨声载道。老师说他们是在透支生命;学生说他们被学习压得快喘不过气;家长说他们心疼孩子,但很无奈……哪有快乐可言?罢罢罢!看来老编只好放弃“快乐暑期”,另寻主题了。这不,走了一圈下来,脑子想的全是补课两个字,不妨,就以补课为话题,让我们听一听补课师生的心声,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就算是老编送一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抛弃了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大量涌入城市打工,开拓自己崭新的天地。他们的子女只好托亲人管护。村镇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这样的留守学生,他们或思想比较落后,或学习、纪律较差,或性格较孤僻等。对他们的教育转化,是每位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职高生存在诸多的问题:学习成绩普遍比较次,行为习惯普遍比较差。再加上多年来,我们的少数职教工作者对他们缺乏正确认识,往往把他们视为“次品”、“废品”,在态度上往往是粗暴多于引导,批评、训斥多于表扬、鼓励。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这些学生人格上的扭曲。殊不知,只有尊重和理解,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得以调动,  相似文献   

5.
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学有余力,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进一步优化学习策略,鼓励他们加强和同学的交流与合作,注重长期坚持不懈的点拨与个别指导。北京某中学优秀数学教师孙维刚向他的一位优秀学生提出:“在学习中,要热爱枯燥和痛苦,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享受不享受的享受。”孙老师在上数学课前,每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上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题目,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的题目让他们在课堂上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孙老师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6.
在与随班就读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缺少的并不仅仅是知识,因为自身的特殊性与世俗的偏见,他们自卑、孤独。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关爱。这种理解和关爱不应该是蜻蜓点水式的,应该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要使这些孩子学会合群、学会自信、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我们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雒兴萍 《江西教育》2023,(17):59-60
<正>“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我的寂寞逃不过你的眼睛……”深情款款道出爱的真谛,让人过耳不忘。作为老师的我,眼里心里早已都是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默默守护只愿你不再孤单  相似文献   

8.
陈善卿 《生活教育》2012,(24):22-26
特别学生新概念,是在国内外专家学者100多年来从摩根提出的“词盲”到如今的“问题学生”的不断研究探讨的基础上,经笔者与姚文忠教授10多年来对“择差教育”、“工读教育”等研究的实践中提出来的。特别学生的本质特征是“学习牲”和“社会性”不足,而不是“学习能力的障碍”。特别学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是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影响诸因素作了粗浅的分析,他们是在“静听”式课堂和“分数”式评价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结出的“异化”之果,乃是一种自尊人格的丑曲。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建宁中学的前身是“南京市鼓楼工读学校”,如今的建宁中学是一所有工读学校性质的普通教育学校。教育对象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违法和轻微犯罪的失足青少年,也不是就近入学的一般初中生,而是从初中分离出来的初一、二年级的不能正常上课、被学校边缘化的学生,大家都称他们为“差生”或“问题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尽管在学制方面也作了不少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王立 《天津教育》2014,(15):120-121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精心设计教学策略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非常艰难,非常细致而又非常特殊的工作.面对“后进生”,作为教育者,必须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精神需要,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尽早转化.  相似文献   

12.
魏素芳 《中学文科》2009,(5):134-134
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非常艰难,非常细致而又非常特殊的工作.面对“后进生”,作为教育者,必须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精神需要,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尽早转化.  相似文献   

13.
经常听到有班主任议论:“我班要是没有那几个学生,就好管多了。”言外之意“那几个学生”让他伤脑筋、讨厌。做班主任的都知道,“那几个学生”就是班中不遵守纪律、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让每位班主任头疼,每天花费在他们身上的时间、精力最多,却很难见效。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下去?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相似文献   

14.
教师关注学生:一个被教师忽略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不同关注与期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些备受重视者,经常能得到表扬和鼓励,即使在他们做了错事的情况下,教师也能以较宽容的态度处理,此乃所谓的“一俊遮百丑”。而教师最容易轻视、忽视甚至歧视的是那些课堂纪律差、学习成绩落后、性格内向、参与不积极、家庭贫困、长相一般的学生。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成为最直接的牺牲者,他们在课堂中落后于教学的进度与节奏,不仅缺乏教师的帮助,”而且常常会因为对教学不感兴趣、回答不上问题、完不成作业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相似文献   

15.
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他们的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自控能力差,不能遵守正常的学校秩序,爱打架、骂人、撒谎……成为品德上的后进生;学习上毫无兴趣,没有明确目的,懒惰厌学,学习成绩差……成为学习方面的学困生。这些学生都曾经被我们统称为“差生”。根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显示:在我国现有的三亿学生中,  相似文献   

16.
谢金霞 《辅导员》2010,(2):24-24
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的确,我们面对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情感和需要,在学习上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但是,当下的班级授课制,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统一划归,必然会导致原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跟不上,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后进生”。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多数所谓的“后进生”学习跟不上,主要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包括教育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的综合。  相似文献   

17.
特别赠言     
暑假开始没几天,毕业考分数就揭榜了。那些上了重点中学分数线的学生们,特别高兴和激动!他们纷纷买来纪念册,互相题赠留言。许多小家伙还抢着来请我这个班主任给他们留言。今天上午,我又写了十几个留言,刚想歇口气,不料门外又闪进来一个,那是平时在班上最“捣蛋”的田文彬。他红着脸扭扭捏捏地走进来,拿出崭新的纪念册,郑重其事地摆在我的书桌上,开门见山地说:“严老师,请您给我留言。”我微笑着点点头,但一提起笔来,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田文彬似乎看出了我的尴尬,“嘿嘿”笑了两声,提醒我说:“严老师,就写那次的话吧!”“哪次?”我丈二和…  相似文献   

18.
巴特乐这样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陶行知也说,儿童渴望着教师的爱,“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可见,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来说更是重要。  相似文献   

19.
关注每一个学生,即使他非常顽皮,即使他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小孩都抬起头来走路。”我想这应当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每个小孩都是一个独立自尊的个体。生命是平等的。我觉得即使他们成不了瓦特,成不了牛顿,成不了爱迪生,也许最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都有受到同样尊重的权利。作为教育工作者,谁不希望能培养出名人或是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可是,没有人能拿出培养名人或科学  相似文献   

20.
对“特殊学生”要有特别的教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和再婚家庭的子女,由于年龄小,对家庭的变故无所适从,苦闷压抑,又没有人帮助,处于父母感情的夹缝中,因而他们中有的变得或内向敏感,或暴躁偏激。这里暂时对有这类心理变化的学生称为“特殊学生”。教育这些特殊孩子,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进而疏导他们的心理并改善其认知及性格。看——悉心了解对“特殊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盲目地采用“千人一方”的做法。我经常在工作中观察这样的学生,并把他们划分为急躁偏激型、敏感多疑型、暴力自卑型。然后依据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教育:对急躁偏激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