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逃离》是2013年诺贝尔得主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由6篇短篇小说构成,共同刻画出不同年龄阶段女性逃离的主题。在《逃离》中,女主人公在反抗与自我意识觉醒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梦境。佛洛伊德认为文学是"白日梦幻",梦是被抑制的欲望。借用佛洛依德梦理论、拉康镜像论以及女权主义相关理论,结合小说所处社会环境以及女主人公生活经历,对《逃离》中出现的梦境进行解析,以了解女主人公内心愿望与潜意识心理过程,进而指出女性在生存和逃离过程中的三重困境:男权主义的压制;不稳固的家庭关系;陷入身份焦虑的个体。  相似文献   

2.
伊丽莎白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两个短篇小说《母亲》《死》里的女主人公,她追求爱情又逃离爱情、追求婚姻又逃离婚姻,最终终于通过死和超越爱情实现了真正的逃离,她独特的逃离经历揭示了美国20世纪初女性在婚恋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漂泊、逃离,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后所选择的一种姿态,在20世纪的女性写作中不断闪过文学史的天空.虽然这是一条不知所终的莫测之旅,但它是重写父权话语覆盖下的女性历史,重建女性自我主体性必须经历的一次精神探险.  相似文献   

4.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叙述的是一些简单、平凡的故事,然而,在朴素的外衣之下,作家赋予《逃离》象征主义的骨骼,使小说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生命力,揭示了女主人公注定“逃而不离”之命运。《逃离》中的象征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动物象征、物品象征及人物象征。这些象征构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将整部小说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陈平 《邢台学院学报》2010,25(3):36-37,42
漂泊、逃离,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后所选择的一种姿态,在20世纪的女性写作中不断闪过文学史的天空。虽然这是一条不知所终的莫测之旅,但它是重写父权话语覆盖下的女性历史,重建女性自我主体性必须经历的一次精神探险。  相似文献   

6.
艺审美创造活动不是对外的物质征服,而是对内、对心灵的精神弘扬,内宇宙为类自己创造一个理想世界,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对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要求给予最充分的满足和实现,它是对外宇宙的超越。内宇宙对人类活动起着范导和平衡作用;内宇宙揭示的不仅仅是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更重要的是人的广阔的内心世界和人的生命意识的深层结构;内宇宙成为人类心灵游憩的精神家园和无限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将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作为一个女性主义的文本解读,大致体现为父性形象注视下的女性:母亲形象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迷失,女儿形象中的对抗与逃离。以此进行研究,从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各个方面的角色进行解读,将使女性主义研究更直接、全面,有助于准确把握女性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8.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精神取向的努力再现,而精神取向来源于艺术家生命的心灵体验,它离不开生活和时代的感情,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丰富滋养。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张爱玲以"抓住人生的底子"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自我存在的终极价值问题,就这一点上,张爱玲对抗虚无的方式较之鲁迅和钱钟书并无逊色,这可以说是其散文最大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生态批评理论是文学视角下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批评潮流。本文结合生态批评理论要旨,对电影《逃离德黑兰》中的场景和情节进行分析,揭示出电影制作班底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呼吁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  相似文献   

11.
萧红是中国现代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她的语言风格多姿多彩,儿童习语式是她的语言风格之一,它有一般童言的天真质朴,更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萧红用儿童习语写作不是为了表达的方便,也非刻意的追求,而是生命体验的一种自然的流露。在常见的儿童习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因而,她的作品比一般的儿童作品更有深度。同时,萧红的儿童习语具有节奏韵律,在章句行间充满着音乐美。  相似文献   

1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位非常敏感且具有叛逆精神的形象,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少年的迷惘心理。本文就霍尔顿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阐述内心充满矛盾的霍尔顿不能与他人沟通、逃离学校、逃离家庭、逃离社会,最终走向精神崩溃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自然和女性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重要主题。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逃离》,对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独特联系进行分析,揭示了艾丽丝·门罗是一个具有生态关怀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4.
在詹姆斯·乔伊斯的经典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为了表达"精神瘫痪"的这一主题,乔伊斯采用几乎贯穿小说中的每个句子和情节,准确地反映出小说的主题,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内涵。而在小说众多的意象中,"逃离"意象则贯穿小说中所描绘的童年、青少年和成年阶段。本文着重解析了"逃离"意象在小说中的体现及成因。  相似文献   

15.
孟二伟 《现代语文》2006,(12):59-60
时间构成了每个个体生命的全部,而人的生命却在无尽的时间面前犹如沧海一粟,转眼即逝。自我生命本体在无限永恒的时间面前只能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在时间的面前,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屈从于时间的摆布,还是反抗时间的重压。每人的选择不同,形成其不同的时空结构。在这特定的时空结构凸现出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生于乱世有着复杂背景的张爱玲在这特异的时空,以自己奇异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作出了独特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部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政治大片,《逃离德黑兰》充斥着浓烈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然而爱国主义主旋律的背后却也隐藏着不可磨灭的男权印记。基于后现代女性主义,从男性话语霸权、两性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以及女性内部的异化和压迫等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逃离德黑兰》中的男权色彩。  相似文献   

17.
陈染在自我的主体性空间里,体验着人类的存在状态,书写着女性的生存困境。她孤独,她去探寻。她一边探寻一边逃离,又一边解构,解构男权中心文化,也解构着自我;然而她拒绝外界,封闭自我的创作姿态,不仅使她无法在探寻中超越自我,反而逃向了无奈的认同。可见,女性独立人格的建构过程是相当复杂和艰巨的。  相似文献   

18.
空间批评关注空间的社会文化等属性,文本中的空间是一种蕴含多维意义的指涉系统。乔伊斯在其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分别从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三个角度呈现精神瘫痪的都柏林。景观空间反映出都柏林社会的沉闷压抑、毫无生气、令人窒息;社会空间为情节提供了发展的广度;个人空间则折射出主人公压抑的心情。这三种空间成为小说中的一种指涉系统,成功地展现了都柏林这座瘫痪中心的全景。  相似文献   

19.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个人的体验》分别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和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富有代表性的小说。两部作品书写了几乎相同的逃离主题。大江健三郎和米兰.昆德拉笔下的逃离,实际上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冷战背景下霸权主义扩张的结果——霸权势力的入侵导致了人生生存的不安定以致逃离的处境。此外,他们笔下的逃离也是现代文明背景下人无所适从的荒诞处境的真实反映,只有通过超越逃离,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20.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