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的时期,汉语新词中出现大量的仿词。从仿的结果看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词多仿的团群式,一种是一对一的单一式。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追求语言表达的形象化和幽默化是新词中仿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一些仿词可以折射出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态度。大多数的仿词是语言词汇中的过眼云烟,只有少数会留下来。  相似文献   

2.
“演绎”是近来在各类报刊、互联网站上频繁出现的一个词语。是否是新词新语?我们的考察发现它是一个外来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久,然而现在的用法有了新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452页)对“演绎”的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仿拟,是为了使语言生动幽默、诗文别出新意而故意仿照既成格式的一种语言形式。仿拟在形式上是“旧瓶装新酒”,仿拟方法一般有仿词、仿句、仿文几种。巧妙地运用仿拟,能匠心独运地突出人和事物的本质,给人—种似曾相识而又出人意料的感觉,令读者耳目一新。1.仿词:比照现成词语,临时巧妙地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一般分为:(1)反义连用:以反义联想为基础,临时仿造出意义相反的词语。如:①读者定会觉得这是一条“新闻”,其实却是一条“旧闻”。(2)近义类仿:以近义、同义的形式,临时仿造出意义相近的词语。如:②过去,不识字…  相似文献   

4.
何谓“仿词”?顾名思义,就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之下,更换词语中某些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修辞的运用,别具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仿词可分为四种方式: 其一是反义仿词。例如:“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有过‘他信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儿的反义仿词“他信力”和“自  相似文献   

5.
谭永祥所著《汉语修辞美学》中,仿拟是这样界定的:“仿照一个现成的词语,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词语,或仿照某一种腔调、格调造句成文,仿体与本体不异而异,同而不同,这种修辞手法叫做‘仿拟’。”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概念:本体和仿体。无论是仿词、仿句还是仿调都有两个共同的东西:一是模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仿词”本是一种修辞法,它是指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的某个词或词素(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的修辞方式和手法。从功能上看,仿词可分为修辞性仿词和构词性仿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自主-依存分析框架解释了仿词现象的认知机理,即仿词是一个在交际意向性的制约下和相邻/相似关系的作用下,通过拈连把自主成分和依存成分连通起来的认知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郁虹 《小学语文》2011,(4):36-37
一、以读为主,读须有层次 片段教学设计一:1.借助课件,配乐朗读。2.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3.读准词语“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桃花流水”。4.分析字形,理解字义;齐读词语。5.读《渔歌子》全词。(1)师:你发现古诗和词有什么不同点吗?(2)师:诗有诗的韵味,词有词的意境。我们可以浅唱低吟,也可以放声朗诵,让自己走进词的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8.
1引言何明延(1982)说,我们说话或写文章,为了达到好的效果,有时可以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词素或词,临时创造出新的词语来,这种修辞方式叫做仿词。余立三(1985)认为仿拟是故意模仿某一著名的诗歌或某一名言、警句或某一谚语,改动部分词语而表达一种新的思想,从而取得幽默的效果,或者达到讽刺嘲弄的目的。谭永祥(1991:307)认为仿照一个现成的词语,临时造出一个新词,或仿照某一种腔调、格调造句成文,仿  相似文献   

9.
汉语仿词的法语表达法凌晨仿词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在特定的环境里,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其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出来的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富有幽默、风趣、诙谐及讽刺等效果。怎样将汉语的仿词译成法语?采用什么方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我...  相似文献   

10.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教材中所讲的仿词(我们称之为传统仿词),是指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以达到一定修辞效果的一种辞格。它的基本形式是新仿词和被仿词同时出现,但有时被仿诃也可以不出现。它的类型有三:一是音同音近,如由“积极”仿出“鸡极鸭极”;二是语义相反,如由“大众化”仿出“小众  相似文献   

12.
这学期,近视的猫所在的班级开始学习写作文了。老师给大家出的题目是《我的老师》。老师是大家最熟(shú)悉(xī)的人了,可是从哪儿写起呢?“有了!”近视的猫一拍脑(nǎo)门儿,要想写好一篇(piān)作文,老师说首先要有好的句子和词(cí)语(yǔ)。因为整个作文就是由句子和词语组成的。下面就是近视的猫想出的一些词语,你能帮他从这些错字“横行”的词语中找出正确的词语用于作文吗?错别字通缉令@杜林东  相似文献   

13.
模仿是语言创新的有效途径,无论仿词、仿句(含仿段)还是仿篇,只要运用恰当,都能笔下生花,达到新颖别致、独特幽默、意蕴丰富的语言效果。一、仿词一、仿词仿词就是依据语境创造新词。仿词作为一种修格,历来受到欢迎。《红楼梦》中就不乏仿词的例,如第28回:林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也该教训。只是论理该我说。今儿得罪我的事是小,明儿宝姑娘来,什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着,抿着笑。林黛玉含讥带讽,突然冒出个“贝姑娘”,不是攻薛宝钗又是谁?鲁迅也是运用仿词艺术的大师。在《中国人失掉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一些人信“地”、信…  相似文献   

14.
一、儿歌导入1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归类识字(三)》的第1课。(出示课题)老师这儿有一首简短的儿歌(课文)。它可有趣了,小朋友轻轻地读一读,①指名读。②齐读。2(出示六种动物的图片)好,谁来找一找,把天上飞的摆在一块儿,地上跑的摆在一块儿。(指名前来归类)。是的龙些在天。飞的鸟就叫一飞荣。(出示词讪卡)这些在地上跑的野兽就叫一走兽。(出示词卡)二、教学’‘喜鹊、黄白、海鸥”1.喜鹊。①在这三种鸟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谁愿意上来说?哪一只是喜鹊呢?(出示词卡)对了,这就是‘写鹊”。(开火车…  相似文献   

15.
《水经注》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地名词语。这些地名词语,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由单纯词向复合词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南北方言的差异与融合。其中,有一些是中古出现的新词,一些旧词还增添了新义。这些,都为古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张先《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竟”)词有云:“已放笙歌池院(一作苑)静。”其中的“放”,在现在通行的宋词选注本中,有的认为相当于今语“放假”、“放学”的“放”,有的训作“停止”。如,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注“放”云:“古代歌舞杂戏,呼唤他们来时,叫‘勾队’;遣他们去时,叫‘放队’,略如现在放假放学的‘放’。”唐圭璋等先生《唐宋词选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吴熊和先生主编《唐宋词精华》(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并注云:“放:停止。”  相似文献   

17.
王艳光 《教师》2011,(25):73-73
汉语的词汇极为丰富,几乎每个词语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根据这一特点,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时。我们可以灵活地采用“换词法”来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引导学生用头脑中已有的与该词意思相近的词汇来替换新词,以联系旧的知识来启迪新的知识。这样,不但词语的意思迎刃而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对这一组近义词语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晓玲 《学语文》2003,(2):45-45
“仿拟”指仿照现成的、通行的词语、句章、韵律,改变其中的语言成分,造成一种意义相反或相似、相近的新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仿词。即根据已有的词,临时仿造出新词,如: (1)大学的“烟酒生”令人忧虑 (2)好不值钱的干儿子!你有多少于儿子,湿儿子,我还不清楚! 例(1)中“烟酒生”,例(2)中“湿儿子”,是仿照“研究生”、“干儿子”,改变了其中的内容临时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实录(执教:张学伟)一、朗读,想象画面(一)朗读,感受水“狂”师:学习语文有两种特别重要的能力,第一种叫什么?生(齐声):朗读。师:第二种叫什么?生(齐声):想象。师:这节课我们就做这两件事情。什么是想象?当看到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的时候,你马上能够联想到一个场景,一幅画面,这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语文能力。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句子,你来读——  相似文献   

20.
词 语一般有两重意义。一是字面意义 ,即字(词)典字上所作的解释 ;一是情境意义 ,即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隐含的意思。对学生来说 ,后者不易理解。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现列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例 ,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从词语所在的句子中找解释有的词语 ,在本句中便可找到解释。如“那时候 ,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中的“理屈”就是后面“没有理由”的意思。(《将相和》)有的句子 ,前半句把词语的意思表述了 ,后半句才出现这个词语。如 :“这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