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成功,在 全国引起一股“刘罗锅热”。尤其是李保田,把一个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清官刘罗锅的形象,生动地鲜明地屹立在屏幕上,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由衷喜爱和欢迎。 观众喜爱刘罗锅,也喜爱塑造刘罗锅艺术形象的李保田。谈到李  相似文献   

2.
沈慧瑛 《中国档案》2006,(10):64-65
苏州档案馆馆藏商会档案中,有部分案卷详细记载了一位美国青年为中国抗战献出生命的事迹,他就是早于飞虎队来到上海,参加过淞沪抗战,并在战斗中牺牲于苏州的美国飞行员罗伯特·萧特。罗伯特·萧特(1905-1932),英文名为Robert Short,美国华盛顿州泰科玛人。美国盖尔飞机公司驾驶员。毕业于寇蒂施民用航空学校,后兼习军事航空。1930年来华,在上海从事贸易工作。1931年6月,萧特被国民政府聘为军政部航空学校飞行教官。1932年,萧特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为上尉。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日本战机轰炸上海,手无寸铁的百姓无辜遭殃,繁华…  相似文献   

3.
传统戏剧《铡美案》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己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15年)辛卯科进士.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我被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编辑部工作,黄秋耘便是我的直接领导之一。后来,他调回原籍广东。 “文革”中,他是较早被“解放”的干部,后来安排任广东省出  相似文献   

5.
到底有几个吴国光?北京某个新闻单位的一位同志就曾向人打听:‘有个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吴国光,有个写杂文的吴国光,还有一个搞文学批评的昊国光……是重名.还是同一个人呢?”好象是为这疑惑提供证,1988年第3期《新华文摘》选了两篇署名‘昊国光”的文章,一篇题为《论政治开放》,另一篇是关于中篇  相似文献   

6.
7.
8.
光绪二十二年(1896)二月十六日午时,太监寇连材在菜市口被处斩。临刑时,寇连材神色镇定,整理衣襟向宫城三跪九拜,又面朝北遥向父母家人叩头,然后从容就义。次日,翰林院侍读学土文廷式也因“遇事生风……广集同类,互相标榜,议论时政,联名折奏。并有与太监文(闻)姓结为兄弟”等语而被“著即革职,永不叙用”,立即驱逐出京。 此事件在京城上下引起很大震动。一时传闻四起,众说纷纭,不仅有官宦文人在书信、日记中进行记叙和议论,更有广大平民百姓在街头巷尾、茶肆酒楼口耳相传,市面上很快就流传出了“寇太监从容临菜市,文学土驱逐返萍乡”的联语。人们猜不透一个身贱位微的太监怎么会与皇上的亲信大臣勾结获罪?联系当时内外局势,似乎又闻出一点什么味道。  相似文献   

9.
周镐 ( 190 9— 194 9) ,字道隆 ,又名周治平 ,湖北罗田人 ,其家世代务农。 192 7年毕业于武汉私立成呈中学后 ,考入桂系第四集团军的随营学校 (该校后改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 ) ,为第七期学生。武汉分校被蒋掌握后 ,加强了对学员的蒋化教育和控制 ,周镐非常不满 ,在一次政治测验中流露出反蒋情绪 ,怀念以前邓演达、恽代英主持武汉分校时的政治活跃气氛 ,而且拒不认错 ,故被学校除名。嗣后 ,周镐经同乡介绍在上海加入第十九路军任排长。淞沪战争以后 ,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往福建与红军作战。 193 3年 11月 2 0日 ,李济深以十九路军为骨干 ,领导发…  相似文献   

10.
郭松龄是奉系军阀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一生的壮举就是“反奉倒戈”。 一生从戎官至副司令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生于沈阳深井子镇的一个名叫渔樵村的富户家庭。1905年,时年22岁的郭松龄就读于奉天陆军小学堂,  相似文献   

11.
上海的老年人中或许还有人会记得:本世纪30年代,有个30多岁的外国女人,怀里抱只长臂猿出没于霞飞路福开森路(现淮海中路武康路)一带;或许也有人在南京路的著名粤菜馆——新雅酒家的文人墨客谈天说地席间,见到在慷慨作东的幽默杂志《论语》的出版人邵询美座分有她的身影。她,就是当时美国《纽约客》杂志社(NewYorker)特派中国的通讯记者项美丽——EmilyHahn艾米莉·哈恩),爱称密娘(Mickey),项美丽是我父亲邵询美为她取的中国名字。密姬这个人自幼小起就深深印在了我心里,某年的春节期间,我在络绎不绝的来客中间第一次见到…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89年7月号曾发表《<镜报>易主记》一文,报道麦克斯韦尔成为《镜报》集团主人的内幕新闻。时隔数年,这位英国报业巨子竟在大西洋丧生,他的“报业帝国”大势已去。中国赴英留学生卢宝康为本刊发来专稿,介绍麦克斯韦尔生平,可补国内报章报道之不足。  相似文献   

13.
原声讲堂 赛金花是清末民初全国的知名人物,特别是在北京,几乎家喻户晓.几年前,我曾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看过光绪二十九年(1903)关于她因虐待妓女致死案的原始档案,并就此写过一篇文章,以至于后来对涉及赛金花的一些资料就比较关注.  相似文献   

14.
《浙江档案》2003,(4):42-42
农民之子攀上顶峰 萨达姆1937年出生于巴格达西北的提克里特,父母是没有土地的农民,他是在叔叔的抚养下长大的。他想考进著名的巴格达军事学院,但这所军校拒绝招收他。不过他在民族主义的复兴党内找到了一份差事,成为该党的积极分子。1959年,他参与暗杀当时的总理卡里姆·卡赛姆,结果腿上受伤。萨达姆自己用刀子将子弹取出,然后逃往埃及。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曾被尊为当代新闻界的泰斗。在我国新闻界,赖斯顿的名字也广为人知。去年12月6日,这位近乎是传奇式的人物久病谢世,享年86岁。次日,美国各个大报都曾刊登专文表示悼念。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阿尔普在一篇文章中说,“赖斯顿是他那一代新闻工作者中最伟大的一位。在他周围汇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编辑和记者,是他们决定了过去新闻报道的方向,也是他们将继续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未来。” 就笔者所知,当代美国新闻记者中口碑最好的有两  相似文献   

16.
安徽某地近发生日本人为我国明代人王直修墓立碑事,披露后舆论哗然。1月31日,两位高校青年教师怒砸“王直碑”。近年来,史学界在明史研究中,对嘉靖年间“倭寇”作乱等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亦引起一些档案工作者的关注。王直何许人也?日本人为何为明人王直立碑?本刊特地邀请砸碑事件当事人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副教授郭泉依据档案史料撰文,解说王直其人其事。  相似文献   

17.
马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1840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1939年11月4日病逝于越南谅山。他是在历史的长夜中闪出光亮,温暖了那个时代,令后来者感动的人物。他曾代表清朝出使日本、朝鲜,他创办了震旦、复旦大学和辅仁大学,他在抗日救亡和“七君子”案中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  相似文献   

18.
专为董竹君女士作传的连续剧《世纪人生》中,有位董竹君称为“亲家”的杨虎,貌似豪爽而不失机警,是军人又不脱江湖习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活中的杨虎与荧屏上的艺术形象一样,是一个用错杂色彩书写履历的人物。杨虎,字啸天,安徽宁国人,1889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将弁学堂,后追随陈其美从事反清活动,与同在陈其美麾下的蒋介石结为金兰。1915年,发动讨伐袁世凯的起义,杨虎率领敢死队登上肇和舰向北洋军开炮,名声大振。此后在宦海江湖中沉浮十载,既出任过广州非常大总统参军、大本营海军处处长,也在上海出入洪门青帮,与黄…  相似文献   

19.
高原 《湖北档案》2009,(1):78-79
1912年,马步芳9岁时跟着父亲马麒到西宁,在东关清真大寺当“满拉”,就是学习经文的小学生,经名“呼赛尼”。稍长,马步芳看到兄长马步青任宁海军马队管带,前呼后拥,十分威风,与自己在清真寺的孤单生活恰成对照。遂不安心在寺学经,一再请求父亲为其安排军职。1917年,14岁的马步芳当了马队帮带,后升任步兵第十五营管带。  相似文献   

20.
葡萄架下“五老图”毛主席呀毛主席,日夜都在想念你。我要勤生产多出力,把那盘缠来攒起。骑上毛驴去看你,心里话儿对你提……这是一首新疆民歌,流传极广;它也是小歌舞《日夜想念毛主席》的主题歌。这出根据维吾尔族老农库尔班·吐鲁木的事迹创作的歌舞剧,是新疆舞台久演不衰的节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