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没有华丽豪迈的语言,没有让人感动肺腑的事迹。也许,也没有拨动人心弦的瞬间精彩或充溢着热血奔流的激情。但在他们看似普通却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中,一直持续的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日复一日在大学课堂的讲桌前,在实验室的灯光下,默默地奉献。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我们很熟悉,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等领域。社区遥感(communityremotesensing,以下简称CRS)则会让很多人觉得眼生。这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新型遥感手段,其主要特点就是利用人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传统遥感监测设备的不足。尽管CRS应用刚刚起步,尚存在许多问题,但已开展的研究项目和应用实践充分证明了其巨大潜力。2008年5月台风纳吉斯在缅甸造成了严重的山体崩塌,是该国有史以来最致命的自然灾害之一。为此,联合国培训与研究所卫星应用行动项目向GISCorps请求援助。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与此同时,全球三大风暴(石油、粮食、次贷危机)也在冲击着世界经济和政治。人们不禁会深思:奥运后会不会出现"经济衰退"的后效应?三大风暴对中国经济和政治有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双学位教育应运而生。通过分析双学位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的优势和所面临的困境可以看出,双学位教育模式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通过明确双学位教育定位、严格双学位教育管理、提高教师水平等多方面的努力,双学位教育终将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最终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人才对于“一带一路”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面对当前人才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吸引国际学生和科技创新人才的严峻态势,急需探索解决如何吸引高质量优秀人才来华深造、如何科学高效地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等重要问题。文章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中国科教发展现状对比、共建国家来华留学情况及关键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提出了设立“一带一路”海外人才培养中心、选培海外青年科学家、选拔高层次留学生、开展科创管理高端培训等4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关键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升中国高教国际影响并为“一带一路”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7.
2014年9月10日,中国第30个教师节之际,上海市科协举办了题为“对话诺奖大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从青少年做起”上海科协大讲坛活动。本次讲坛邀请到了199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厄温·内尔,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原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世界知名科学教育活动中心——XLAB实验室创办者和负责人伊娃·玛利亚内尔以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共同为上海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出谋划策。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建荣致辞,副主席王智勇、李虹鸣,秘书长王凡立出席大讲坛。讲坛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俞涛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