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子 《今日科苑》2007,(19):69-69
一位美国黑人物理学教授,经过50年废寝忘食的研究,宣称破解了"时间机器"的奥秘。英国《每日邮报》7月28日详细报道了这一研究及其理论。这位物理学教授称,他只需要25万美元的研究资金,就可以利用循环激光束造出一台弯曲时空的"时间机器"。不过,这一理论却遭到了许多科学家的质疑。现年62岁的罗纳德·马莱特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卓越的黑人物理学教授,他也是一名著名的"时间机器"研究者。  相似文献   

2.
龚宾玲 《知识窗》2004,(12):40-41
破木屋成了"世外桃源" 现年85岁的美国老汉阿普里加特生活清贫,一生经历坎坷.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在大学教书,并且还被聘为某大学教授,后来改行当了夏威夷群岛的一名导游.酷爱航海的他曾经倾其所有摸索着建造出一条长达100英尺的钢制帆船,不幸的是船下水没多久就沉没了.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邓云山教授又一次到陕南开展预防麻风病活动,顺便看望了他治愈的老病人.回来后,他给我看一张照片.照片中间那位浓眉宽脸、体形高大结实的人是邓云山.他对面一位老年农村妇女是当年的病人.旁边有两个很漂亮的姑娘.邓教授指着照片说,这位老年农村妇女当年到专治麻风病的集中点,人称“麻风病村”的地方治病时,与一名同样患了麻风病的小伙子谈上了恋爱.他们治好病后结了婚,生了两儿两女,都很健康可爱.听到这,我插话说:“这些孩子都遗传上麻风病了,是吧?”邓教授两条浓眉一拧:“哪有这回事!麻风病不遗传!”我向他提出这个问题,起因于前些日子兰田县发生的一桩婚姻悲剧.一个农村小伙子和一个农村姑娘订了婚.那个姑娘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12,(15):16-17
在现代企业中,"家庭化办公"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谷歌、微软等众多企业也都在努力为员工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而大学却依然无法在情感层面真正为学生带来一种安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作为一名"业内人士",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多年来一直关心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他也曾经常通过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近两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07,(Z2)
有一天,一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  相似文献   

6.
正一名音乐学院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超高难度……"他翻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谷底,消失殆尽。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随这位新的指导教授学习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他勉强打起精神,开始用自己的十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教室外面教授走来的脚步声。指导教授是一位极其有名的音乐大师。授课的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的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练,回去继续好好练习!"教授下课时,如此叮嘱这个新学生。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热爱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一名年轻人,他甘心将青春奉献于一方实验室;作为一名学者,他的研究课题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他是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莹教授,一位奋斗在纳米氧化物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80后科研新秀。乐观,树立勇于挑战的信念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周莹相信这句话。他坚信,只有学会面对困难,才能够持之以恒。也正是这种生活态度,令他在不断的选择与被选择之中明确了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8.
正1984年,已经30岁的杨代常坐在武汉大学本科教学的课堂上,他身边围绕着的,是小他10岁的同学们。因为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力主的"插班生"制度,杨代常从一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有幸进入武汉大学,成为一名"高龄"插班生。30年后的今天,杨代常已从那名插班生蜕变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相似文献   

9.
医治衰老     
在罗马尼亚很早就研究着与年龄有关的科学问题。特别是К.И.巴洪院士以大量的时间和努力献给了老年病学(关于衰老的科学)和抗老学(医治衰老)方面,在不久前他发表的“年龄生物学”中他讲述了自己积累的丰富的材料。К.И.巴洪教授确定了,衰老不该认为是机体的正常状态,而是病理的即患病的状态,或者精确些说,是营养不良的状态(营养不良是组织、器官营养的失调)。正像他所认为的,内分泌腺在这方面起着根本的作用。通过临床和实验的途径,学者阐明了在衰老过程中每个内分泌腺的意义,和介绍了不论是对松果腺还是对甲状腺及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一名教师,深受学生爱戴,三尺讲台,他挥洒的不仅是汗水,更多的是真情;他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屡获嘉奖,成果丰硕,著作等身,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谦虚谨慎;他丝毫没有官架子,笑容满面,平易近人,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老马"。他就是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科学中国人(2013)年度人物"——马建泰。二十多年来,马建泰教授主要从事工业催化剂与催化工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除了在兰州大学化工学院  相似文献   

11.
敲门的勇气     
一位年轻人,最初,他只是一名书籍装订工人,但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走进科学宫殿,从事他喜欢的科学工作。有一次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他激动不已,赶忙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但就在选拔考试的前一天,他被意外通知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名普通工人。而委员会里有人还嘲笑他说,一名普通的装订工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他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年轻人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选拔考试。可是一个普通的装订工想要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年轻人顾…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刻苦钻研,坚持创新;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作为一个团队带头人,他乐于合作,关心同事。抬起眼,他的目光追逐着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埋下头,他的脚步扎扎实实地为着科研和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孙俊良,一位结构化学领域的专家。缘结结构化学:"因为喜欢"初见孙俊良,他爽朗的笑声打破了本属于陌生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学生,60多年前他曾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镭研究所成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的物理学博士;作为一名园丁,半个多世纪来,他辛勤耕耘在南京大学教学第一线,桃李满天下,其中有举世闻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等12名中科院院士。他就是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施士元。施老是我国核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曾先后担任中国核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科普协会的常务理事,江苏省物理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相似文献   

14.
钟荷 《科协论坛》2013,(6):30-31
翻开他的简历,一个睿智、严谨、勤奋的樊嘉跃然纸上……经历与成就1995年樊嘉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工作至今。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系副主任、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他曾获得"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百名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5.
彼得·拉克斯是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作为一名数学神童,他19岁时就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终于在79岁时,他获得了世界数学界的最高荣誉--阿贝尔奖.……  相似文献   

16.
所谓"大医",皆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刘杰教授,就是这样的"大医"。从踏上医学之路的第一天起,他就抱定了做一名学术型医生的信念,多年来,他在承担大量的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繁重的科研攻关。他孜孜不倦、永不知足地追求真理之意念,勇于挑战、坚韧不拔地探索科学之意志让他的事业熠熠生辉、硕果累累。他克隆的一组新基因,使得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一篇名为《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发表在去年第一期《医学与哲学》上,何裕民教授作为《医学与哲学》杂志的副主编,是该篇文章的主要审稿人。作为一名中医,是什么原因让他力排众议在核心期刊上发了这篇颇有争议、批判中医的文章呢?近日,我们带着许多疑问,专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  相似文献   

18.
六度分隔与弱纽带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为此他做了一次"连锁信"实验。他从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招募到一批志愿者,随机选择出三百多名,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出人意料的是,有六十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股票经纪人手中,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5个。  相似文献   

19.
当他和其他九位全省老年科技精英接过金灿灿的奖杯、红彤彤的奖状、艳丽的鲜花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良久、良久难以平静的他.就是长沙市岳麓区老科协理事、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博士生导师张志光教授,虽年逾七旬,其事迹犹如其名,志存高远,光彩熠熠。  相似文献   

20.
"柳丝吐绿,春燕衔泥".看到这么优美的诗句,大多数人脑海中会自然浮现出春意盎然的美景.可如果你问河北衡水供电公司的王红军,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些由杆塔上鸟窝引发的线路事故.作为一名电力线路维修职工,他每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鸟儿"搬家".别看这活儿不大,可处理起来也挺麻烦.不过最近他发明了一种"秘密武器",可以轻松拆除杆塔上的"违章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