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入世,标志着我国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研究如何应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其核心是研究一个国家和地区如何提高决定经济实力的国民素质,研究如何迅速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其中,教育国际竞争力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是一项重要研究。这无论对全国还是对一个地区的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本世纪末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面临全球化挑战最多最严峻的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认证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国家发展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本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的认证,明确界定了21世纪中国五种主要的国家利益,提出了21世纪以强国,富民,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中心的中国国家发展目标,概括出以四个“两”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保证和实现我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国家发展目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以来,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农业,由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保护政策,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挑战,也给我国带来的新的机遇,文章通过对农产品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提出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从而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路,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正>在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德国,STEM教育为德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随着德国工业4.0战略的展开,德国科技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德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能力方面的表现不佳,劳动力短缺问题也日益严峻。为此,德国联邦和各州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倡议,从学校教育、教师培养、课外活动、科学竞赛、科普宣传等方面入手,综合提高STEM教育的质量,以确保德国继续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者。德国推动STEM教育的各项举措为我国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都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努力,但在推动竞争力提高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为重视一些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因素.本文作者认为社会平衡发展也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从欧洲国家德国的经验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对话与合作机制,不仅推动社会平衡发展、同时促进一个地区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德国联邦教研部首次对外发布其支持国际科研合作的计划——"国际合作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行动计划"就德国未来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科研合作的目标和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如何有效地开展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合作、怎样为应对全球挑战做出更大贡献、如何通过高科技战略  相似文献   

7.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其中的"双元制"模式更是享誉全球。这种模式尊重个人选择,保障了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为德国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产业技术工人,促进了个人和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德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德国的经验表明,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分工对人才的需求、受教育者的智力类型和个人兴趣,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全面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所需要的多元化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8.
根据德国科学委员会的建议,在欧盟博洛尼亚高校改革进程中,德国除医学专业还可维持现行国家考试外,其它所有专业都应调整为学士和硕士两级学位,以便与国际接轨,提高竞争力。法学界对此却一直存有争论,大多数高校不愿调整,认为现行国家考试制度培养的人才基础和功底更为扎实,有后劲。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劳动关系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的原因是德国近二十年来政治经济及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德国持续多年的高失业和低经济增长引发了劳资矛盾的激化,劳资政三方以及行业级别的集体谈判面临着变化和挑战。对德国劳动关系变化的研究对新形势下其他国家的变革和发展也具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教育》2009,(23):62-62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权威组织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比例仅为20%,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德国的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是德国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指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围绕习近平同志提出希望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上海对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应具有哪些特征和内涵"、"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研讨和筹划,许多专家指出,培育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基本内涵之一。2014年10月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以"协同创新、共享机遇"为主题,本刊特约记者在论坛上就全球创新中心城市建设与中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德国中小学的创新学习与创新教育(Kreatives Lernen & Innovative Lehr)对罗兰贝格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特别关注     
德国在欧盟国家中学生流动规模最大据世界大学新闻网消息,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和德国某统计公司的大学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前往世界各国学习的德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其他欧洲国家,在德国学习的国际学生人数也在增加。2008年,在国外学习的德国人超过10万。高等教育统计研究员乌尔里希·霍布莱因透露,"本科专业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WTO ,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未来将面对的挑战 ,要想成功应对挑战 ,就需要对职业教育进行大量的投入 ,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就业竞争力及就业灵活度。如何做好这个工作我们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14.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教授通过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了德国出口贸易不断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是德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隐形冠军"企业.本文通过介绍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支柱战略与创新驱动力,结合我国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简要论述了对中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德国由一个四分五裂,经济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科学中心。分析德国科学兴盛的机制,无疑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德国科学中心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一,哲学先导,数学先行;二,科学教育系统创新;三,科学学派的兴起;四,科学—技术—生产的体制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是在现代科学研究组织化的过程中崛起的,组织制度是其组织化的主要体现.不同国家的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制度存在差异,以德国和美国为典型代表,从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到20世纪美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大学的组织制度差异对科学中心的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岗位制度是其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重点分析了德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学术岗位制度,从制度移植和理念变革等方面对研究型大学学术岗位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进而为国内高校的学术岗位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本科教育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美国高教界围绕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美国六大教育团体和其他机构对美国本科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些研究成果对正处于大众化时代的我国本科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PADI: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探究是当代理科课程中的核心议题,如何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理科课程改革的新挑战。美国PADI计划为评价科学探究提供了以证据为中心的概念框架,从要评价的科学探究的标准、探究任务的特征到评价论据等多方面对设计模式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并且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同时也为评价理科课程的其他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市场竞争对电建企业的根本要求出发,分析了加强电建企业技能教育的迫切性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探讨了如何以提高电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通过技能教育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电建企业技能教育的科学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要让上海孩子在未来全球化的挑战中能为国家赢得竞争力,并因此实现个人的理想与价值;也要让外国孩子在未来全球化的舞台中成为中国的朋友,认同和支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