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清 《健身科学》2014,(12):18-18
在2003年的春晚上,赵本山在小品《心病》中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词汇——话疗,并很快在网民中流行开来。不过在笑过之后,很多人意识到,其实这个词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话疗”也就是谈话疗法的简称,在生活和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人们需要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舒缓情绪,放松心情,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话疗”更是一把宽心解忧的钥匙,经常进行“话疗”对于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势”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孙子首开我国古代兵家重“势”的先河,就“势”的阐释、“势”的作用,如何任势,如何为势而形成理想的兵势等留下了有科学价值的言论。孙子在《形篇》专门论述了“形”的重要意义,认为“形”是取胜的物质基础。但他在《计篇》就指出了“计利以听,乃为之势,必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说明一定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势”来辅助。形与势、物质与精神,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本文试分析孙子对“势”的深刻见解,以其哲理对搞好高校运动队管理工作有所借鉴和启示。一、孙…  相似文献   

3.
韩起  黄伟伟  徐钊 《精武》2009,(6):32-33
技法训练篇 ——防守时,以保护脑袋和裆为主,你不能浑身上下哪都护着,你注意不过来。浑身都是重点就没重点了。孙子说:“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到处防备,就到处都是漏洞。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虽为古代兵书,但其影响力已扩及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由于战争与现代竞技体育不仅在直接目的──而且在运用手段──都是直接相通的。故借鉴孙子之五德的思想精髓和孙子关于战争之“知”的理论,来探讨《孙子兵法》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共性.  相似文献   

5.
“动静有常”。在我国有关战争、技击、拳术的名著中,无一不深刻地阐明“动”、“静”的内涵及其规律。《孙子》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三国的曹操概括为“处女示弱,脱兔往疾也”。成语“静如处女,动如脱兔”便源出于此。清朝王宗岳在《阴符枪谱》中,借用这句成语阐明枪法的原则。其它诸如南北少林武术中的“守如处女,出似脱兔”,“动如脱兔,瞥如飞鸿”,“静如处女瞥如鸿”之说,都同出此源。《孙子》还论及“击空虚”要“其疾如风”,“守”要“不动如山”。武术长拳十二型中“快如风”,“静如岳”的传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军事学家孙子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提出的以:“合之以文,齐之以武”为核心的治军思想,对我们研究现代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孙子治军的目标孙子非常重视治军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孙子兵法》中多处论及治军的目标、原则、方法等。如:《火攻篇》中的“安国全军”,使自己的军队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具有“上下同欲”的政治信念孙子在分析战争致胜的因素时,提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的著名论断。对“上下同欲”研究者有不同的解释,但实质上可以解释为“…  相似文献   

7.
孙子奇正思想与竞技体育战术的变化有着内在的相通性。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孙子奇正思想对竞技体育战术变化的启示:“战势不过奇正”——战术变化的全部奥秘所在;“以正合”——战术变化的基础;“以奇胜”——战术变化的要义;“余奇之兵”——战术变化中打破僵局与困境;“奇正相生”——战术变化的根与理。  相似文献   

8.
路迪民 《武当》2014,(5):42-45
这里所说的老子和孙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军事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古史辨运动剐)中,老子和孙子都是被否定的对象。笔者发现,老子和孙子的历史记载及其研究,与张三丰有许多相似之处。了解并分析一下老子和孙子的研究历史,可以为我们研究张三丰提供一些重要的启发。本文也是笔者《王征南墓志铭解读——兼论两个张三峰(丰)之别》:)一文的续篇。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近亲繁殖”。有的大学,留校工作的教师几乎清一色是本校毕业的。由于在学术思想上这些年轻教师都是同祖同宗,因此很少听到一种新的声音。有的机关,出现了“外甥打水舅舅喝,孙子开车爷爷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风、林、山、火”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军事行动要求”,在兵法中的地位,及兵法所产生的影响方面,都绝对举足轻重,而在李宁羽毛球拍命名项目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其需要军队的强大行动力来实现,即“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的军事力量,“风、林、山、火”是孙子战略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1.
阎密 《乒乓世界》2013,(3):70-71
现在,已经退休的杨巧来有了大把的业余时间。除了照看孙子孙女外,她还坚持每个礼拜四都跟以前的队友一起打球。她说:“我们每次都打一个多小时,已经坚持十年了!不为别的,就见见老队友,锻炼一下身体。”  相似文献   

12.
《孙子》是我国春秋末期孙武所著,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重视和推崇。国内历代著名军事家对此书的造诣都给了肯定。曹操称赞此书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曾断言:  相似文献   

13.
刘德增 《武当》2008,(12):24-26
太极拳有技击和养生两大主要功能,两者都是中华瑰宝。自古至今练成太极拳技击和养生功夫的高手只是凤毛麟角。今天两大功夫的绝技都有发掘、继承、发展的需求。青少年和青壮年人适合练技击,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适合练养生。说解放后国编、简化、普及太极拳是“花架子”、“花拳绣腿”、“太极操”不妥,把当今太极拳区分为“太极拳功夫”、“太极拳运动”、“太极体育竞技”更不合适。  相似文献   

14.
喻薇 《体育世界》2007,(6):84-85
关于木兰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国内外有诸多报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木兰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心理老化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中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如何减缓中老年人的心理老化,使他们更加健康长寿,更好地为社会发挥余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木兰拳运动对中老年“心理老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木兰拳运动很好地减缓了中老年人的“心理老化”,使他们更加健康长寿,更好地安享晚年,为社会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抑郁症的预防治疗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郁症作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心理疾病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中老年人更是占大多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是有目共睹了,而近年来的一些试验也证明了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体育锻炼确实具有某些药物无法代替的作用。在进行体育锻炼疗法的过程中,太极拳由于其独特的“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对中老年人的抑郁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总而言之,中老年抑郁病人参加太极拳锻炼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在很多方面使抑郁病人的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太极推手与《孙子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春秋末期的军事学家孙武所著《孙子兵法》(简称《孙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兵书。《孙子》一书在我国和世界的军事学术史与哲学思想史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古今拳学的深刻影响及指导意义,也显而易见。拳谚说:“拳、兵同源。”早在汉代,手搏就被列为“兵技巧”的重要内容之一。后世拳术竞技在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因其与兵法有相通之处,所以,通常是有选择地从中借鉴和吸取其精华。著名武术家温敬铭教授(1905—1985)生前常说:“古来习拳知兵法,不知兵法莫对手。”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笔者结合从事太极推手的锻炼实践,来论证《孙子》的军事哲学思想对太极推手的指导意义。但限于个人学识和论文篇幅,只能就几个主要问题作出概略的论述,聊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7.
“干里之行始于足下”,腿部的力量和强壮程度对生活质量极为重要;“人老先老腿”,中老年人经常进行腿部锻炼可以延缓衰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无论是从体适能角度还是疾病防护,腿部训练都很重要。本期一起探讨股四头肌及其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篮球运动同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读《孙子》,看篮坛,有所启示,现就我国篮球的攻守问题谈一些看法。一、进攻的速度、速率。《孙子》将“兵贵胜(速胜),不贵久(持久)”作为作战原则,指导战争行动。长期战争实践证明,它是军事科学的真理,战争就是打速度。篮球比赛也是如此,现代篮球,就是打“高速度”。二、三十年代每场篮球比赛的比分只达到二、三十分,而现在已超过百分大关,其比分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速度的提高。在篮球比赛中,“高速度”是方向,技术、战术、素质,高度、风格都应按照这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易风 《桥牌》2008,(7):49-49
兵圣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能与天地江河相提并论足以说明“出奇”之重要。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把“奇”折磨的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相似文献   

20.
德国一位医学专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最近告诫中老年人:要想“返老还童”,务必记住七个字: “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故中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书看报,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