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探寻岷江上游的圣都雒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夏民族最古老的祭祀和统治中心称雒都、雒城、洛阳、广都等。夏王朝、周王朝的都城均名“雒”。三星堆故城也名“雒城”。由此肯定古蜀文明来自中原文明的直接传播。四川地区古代有系列雒城、广都,表现了古蜀不同时期的统治中心。今又在松潘地区发现“雒城,”由此找到了古蜀丢失的一段最重要而神秘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对古蜀文明的解读,至今还为西方史学的阐释体系和话语权所束缚,本土文化立场缺失,本土文化失语,缺乏本土文化自身的学科术语。本文认为以古蜀仙道为核心的仙源文化是蜀人文化想象力的核心,它的神髓在道藏里,它的最高结晶是仙学,故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循着仙化思维,不难找到古蜀文明的本土解读,找到古蜀人精神家园解读的钥匙,不难建立本土特色文化体系,摆脱“文化西来说”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刘云  韩加强 《地理教育》2023,(2):27-30+36
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为载体,以“探寻古蜀辉煌,绽放精彩大运”为主题,整合乡土资源,创设“绘制大运会邀请函,带领国际友人探秘古蜀辉煌”的真实情境,通过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家乡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正> 20世纪初叶兴起的晚清“国粹派”,以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等人为代表。他们既是激烈的排满革命派,又是热衷于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学者,一身兼二任。“国粹派”所代表的国粹思潮,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他们的文化观是以“国粹”、“国学”、“国魂”为最基本的文化运思的(所谓“国粹”,广义上讲是指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狭义上看是指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和特质)。而“国粹”、“国学”、“国魂”三者内在的和谐,又表明了“国粹派”文化观的基本思路:即以民族主义为指归,以国学为主体,兼采中外文化之精华,重振民族精神以强中国.  相似文献   

5.
为振兴四川区域教育。营造高质量的区域教育生态,打造一批能“冲出四川、走向全国”的名校、名师、名校长,本刊特辟“打造‘川派教育”’栏目,为“川派教育”鼓与呼。履行好“媒体之责”和“教育担当”。  相似文献   

6.
巴蜀方言重庆话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方言”应当改称为“巴蜀方言”,“巴蜀方言”这一称谓既反应了古巴方言和古蜀方言的历史承生,又反应了巴,蜀两地传统地缘,人文关系,巴蜀方言重庆话是重庆直辖市的代表方言,其语音特点非常鲜明,本文以重庆城区话为对象,考察重庆话主要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古蜀人的迁徙与合流,古四川渐行渐远。而由秦汉南来的中原文化与古蜀文明的碰撞,却孕育出一个千年繁盛的四川——一个属于李杜与苏轼,壮丽奇瑰的诗酒四川。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史前文明和史前文化研究 1.1“文明”是一个与“文化”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名词。“文化”指的是人同自然相适合的方式,“文明”指的是这些方式的成果表现;文化的发展体现为人类生存方式的转换,文明的发展则体现为其成果的积累。因此,文明通常被看作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摩尔根—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学说中,“文明”代表了继“蒙昧”、“野蛮”之后的一个社会发展时期,以文字的使用为其标志。按照这一看法,史学界通常用“文明”指称由氏族解体而进入国家组织的  相似文献   

9.
一、“小记者四川震区采风”夏令营主题 访问四川震区,参观大地震遗址遗物,学习防震知识;采访震区师生和援建英雄,体验他们的生活状态,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了解四川文化,感受古蜀辉煌;采写稿件,参加征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李大钊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提出学习西方文化精华,中西文化互补,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等,经过对纷纭繁杂的西方文化思潮的反复比较、鉴别,最终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对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11,(5):F0003-F0003
万春学校坐落于温江城区北郊、古蜀文明重要发源地鱼凫故都,坚持“以人为本,修德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塑成了“为成功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织就了“人本和谐”的校网文化,炼就了“关爱、严谨、精业、奉献”的教风,育出了“善思、明德、励志、知行”的学风。  相似文献   

12.
“蜀”.自古以来就以其瑰丽神秘的特色而引人入胜。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无论是扬雄的《蜀王本纪》或是李白的《蜀道难》.都给人扑朔迷离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古蜀文明的突然湮没,使得缺少文字记载的古蜀历史和五彩缤纷的古蜀传说交织在一起,给了后人各种猜测和遐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生态主义课程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文明时期 ,生态主义思想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生态主义课程思想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渔猎文明时期 ,课程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专门形态 ,先民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观念影响着萌芽时期的生态主义课程思想 ;农业文明时期 ,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德配天”等思想精华对生态主义课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工业文明时期 ,卢梭、福禄倍尔等人的自然教育思想推动了生态主义课程思想的发展 ;生态文明时期 ,以斯拉特瑞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生态主义课程思想。  相似文献   

14.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观缘起于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无批判的实证主义”的质疑。通过反思现代性、理性同一性、概念帝国主义的实质.以人的实践的超越本性为核心的自觉的历史性、实践性扣批判性的文化精神.对作为传统人本主义理论基石并代表着整个西方工业文明本质的启蒙精神提出了质疑与批判。从而揭示了人类的历史就是启蒙摧毁神话和销蚀自身的历史。依照批判理论的历史观。历史不是启蒙理性所勾勒的那幅人类战胜自然的宏伟蓝图,不是启蒙理性不断开辟新疆域而一路高歌猛进的宏伟历程。而是在当代所制造的西方文明进步的理性形而上学神话中注定了启蒙自身的悲剧性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法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伦理文化范式,强调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社会秩序是有机的统一;“生生不息”作为生态文明的动力基础,则申明了生命大化流衍的功用和繁衍不已的生机;“天地人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充分显示了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智慧;“敬畏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预警机制,则在文化上为引导现代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一种合理的价值论导向.虽然上述观点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合理扬弃,传统生态观就能在解决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语文》2008,(3):111-111
山药蛋派是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古蜀三星堆文明发现了大量异域气息浓烈的青铜器、金器、神树、琉璃珠等。与之类似的异域因子在古蜀的周边和中原地区并未发现,而在古代近东地区却有大量的相同和相似的发现。根据这些器物所根植的主要内涵进行分类,将金杖、金面罩归为政治因素,将琉璃珠、丝绸贸易归为经济因素,将青铜雕像群、青铜神树归为文化因素,通过深入研究和剖析古蜀与近东在这三个方面考古物证之间存在的相同和相似点,以及各自的特色、形式和传播路径等,从而求证出古蜀与近东地区切实存在着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招生》2006,(7):42-42
或许是古蜀先民梦寐以求的飞天夙愿与现代明的偶然“链接”,在古蜀国三星准化的都邑——四川广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如岿立的长梯,为翱翔蓝天的寻梦人铺筑了一条通天大道。  相似文献   

19.
“强纲领”是以布鲁尔和巴恩斯为代表的爱丁堡学派主张的核心理论.简而言之,“强纲领”的主旨就是主张对科学知识的成因进行社会学说明,其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因果性、公正性、对称性、反身性.“强纲领”的本质是相对主义的,而且,它既具有哲学史上传统相对主义的一些共性,又具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征,即拒斥科学理性、消解科学真理、解构科学方法、彰显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个人的进步或者退步,往往是在社会的“要挟”下的被动生存,或者是自然地生存,因为个人的生活与生存永远是原教旨主义的.个人为了不被社会“抛弃”或者“边缘化”,个人要么跟着社会的要求走,要么“识时务者为俊杰”,要么自然而然地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以技术为王道的时代,技术成为衡量人的杠杆.技术属于“文明”范畴,“做人”属于“文化”范畴,人不能完全逃避时代.从大的文明或者生活方式来说,中国社会处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初期,农耕文明以内在精神为核心,工业文明以外显物化为核心.在这个“文明”时代,质量成为对教师的一个核心要求趋势,教师如何在“文化”与“文明”之间翻跟头,既是时代的话题,更是教师能不能吃这碗饭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