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P2P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基于P2P的搜索引擎的发展现状,对传统的搜索引擎与基于P2P的搜索引擎进行了比较,并对基于P2P的搜索引擎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已知定点p1(xx,y1),P2(x2,y2)在直线l:Ax+By+C=0外,直线l与直线P1P2相交于点P,若P1p=λPP2,则称λ为直线l分P1P2所成的比.当点P在线段P1P2上时,λ〉0,当点P在线段P1P2的延长线上时,λ〈-1,当点P在线段P1P2的反向延长线上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基于P2P协议的僵尸主机的运行机制的研究,将其生存周期划分为三个特征阶段,综合每个阶段P2P僵尸主机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行为,提出综合特征行为的P2P僵尸网络的检测算法。通过对捕获的网络出口流量采取离线检测与在线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逐层分步对P2P僵尸主机进行筛检并定位,能够有效降低误报率,并将处于攻击阶段的P2P僵尸主机进行及时隔离,降低P2P僵尸网络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第22题为: (Ⅰ)设函数f(x)=xlog2x+(1-x)log2(1-x),(0〈x〈1);求f(x)的最小值.(Ⅱ)设正数P1,P2,P3,…,P2^n,满足P1+P2+P3+…+P2^n=1,证明:P1log2Pl+P2log2P2+P3log2P3+…+P2^nlog2P2^n≥-n.本文给出此题的一个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对P2P应用的危害性,介绍了P2P应用的控制架构,提出了P2P应用控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中关于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比是这样定义的:设P1P2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P是l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λ,使→↑P1P=λ→↑PP2,λ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这是平面向量中关于定比分点的一种崭新的定义。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和教学,笔者认为和旧教材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构建基于P2P网络的虚拟大学城所面临的基础性问题。因此,本文首先论证构建基于P2P网络的虚拟大学城的可行性。接着,提出基于P2P网络的大学城的定义及其内涵,并论述其体系结构及主要功能。最后,提出了实现基于P2P网络大学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P2P流量识别效率,对大量的P2P数据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P2P应用的交互过程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做了流量统计,得到了P2P所特有的一些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双重特征的P2P综合检测方法,首先利用DPI进行关键字识别,对于一些新型加密的P2P流等,进一步利用BP神经网络判断是否为P2P流。  相似文献   

9.
“设P1,P2是直线l上的2个点,点P是l上不同于点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λ,使得P1P→=λPP2→,λ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这是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下)给线段定比分点所下的定义.笔者发现,只要对定义中的等式P1P→=λPP2→稍加变形,即可得到一个与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极为相似的向量形式结论.下面以定理的形式给出这一结论,并对其进行空间拓广.  相似文献   

10.
非P不是命题P的否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命题P是蕴涵式,那么命题P有其否命题,命题P的否定式为非P(┐P),非P与命题P的否命题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P2P应用,P2P应用产生的庞大流量给P2P流量识别带来了巨大的考验,针对P2P流量识别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云环境的识别模式。该模式将P2P的识别系统架设在云中,利用MapReduce系统架构和云环境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应对海量P2P流量识别,缩短流量识别时间。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流行的P2P网络模型的特点,结合非结构化的P2P网络Gnutella路由和结构化的P2P Pastry路由,提出了一种应用在校园网内的P2P结构模型方案,并给出了详细的P2P节点结构和路由,同时提出了设计该网络模型上的P2P网络应用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P2P信息共享就是利用P2P技术在网络上共享价值信息,而信息共享也一直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P2P技术中最典型的应用.与传统网络系统相比,采用P2P技术来共享信息资源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中的带宽资源和边缘资源,从而提高了系统数据通信的效率.而目前运用于信息共享的P2P软件也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14.
1.人教社版高中数学教材([1])的第一册(下)第115页中指出:“设P1、P2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P是Z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λ,使→P1P=λ→PP2,λ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显然,当点P在线段P1P2上时,λ〉0;当点P在线段P1P2或P2P1的延长线上时,λ〈0.”  相似文献   

15.
P2P网络借贷是实现国家普惠金融战略的重要手段。为了规范化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对P2P业务暴露出的法律风险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法律风险,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对P2P网络借鉴业务的立法与监管。针对我国P2P存在的法律问题,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规范化发展的法制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P2P网络的信息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目前网络信息检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P2P技术用于网络信息检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P2P技术的网络信息检索模式,并对P2P信息检索的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7.
习题经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作一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P1、Q1两点,求证:以线段P1Q1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证明设P1Q1的中点为M,点P1、Q1、M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点P2、Q2、N,则P1P2=P1F,Q1Q2=Q1F.因为MN是直角梯形P1Q1Q2P2的中位线,所以MN=1/2(P1P2 Q1Q2)=12(P1F Q1F)=1/2P1Q1,圆心M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所以此圆与准线相切.结论以抛物线的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其准线相切.反思1若以圆锥曲线的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切,那么此圆锥曲线是否是抛物线?判断设圆锥曲线的焦点F,过焦点的弦为PQ,…  相似文献   

18.
针对P2P流不同时间分段发生的P2P流量不同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贝叶斯网络检测模型.该模型利用贝叶斯方法在负载均衡下统计和分类不同的网络环境流量,通过加入时间段函数,改进传统的贝叶斯分类器.实验证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P2P网络平均识别率,减少P2P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相似文献   

19.
鉴于传统流媒体教育平台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2P架构的流媒体远程视频教学平台的构建方案,并对P2P流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两种流媒体架构平台的性能,阐释了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的远程视频教学系统具有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并在广域网范围内进行了实验测试,在实验中P2P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明确P2P协同模型的概念及P2P与CSCW结合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P2P协同模型的总体框架设计,并对多粒度并发控制算法进行了分析。该模型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发P2P协同应用构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