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2008年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共享空间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美及欧洲等地区的图书馆产生的全新服务模式.历经十余年,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将IC作为其环境及服务的一部分,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现阶段,IC已经成为学术图书馆所流行的一种新型服务空间和服务模式.2007-2008年,国外对信息共享空间(IC)的研究及讨论集中在IC概念的讨论及其对学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定位问题、IC的人员管理及评估问题、信息技术在IC的应用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IC服务模式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向,从3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IC服务模式的引进和建设,即图书馆IC服务模式建立和发展简介;图书馆IC服务模式引进和建设的重要意义;图书馆IC服务模式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建立基于分馆的Information Commons(IC)读者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琼  于静 《图书馆论坛》2007,27(5):24-27
概述国外图书馆界的IC读者服务模式的先进经验,并设想我国图书馆在分馆基础上构建IC。通过阐述分析分馆IC的优势、分馆IC与馆的关系、构建条件、服务内容,充分整合分馆资源、环境、人力、技术与服务,发挥分馆的学科优势,创建一个为用户提供层次更深、功能更完善的一站式读者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共享空间(IC)是集图书馆的空间、资源、服务为一体,在同一个空间内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信息服务模式.目前我国的IC大都属于图书馆整合型IC,存在信息资源分散、缺乏智力资源支持等问题.文章认为构建基于阅览室的IC,具有弥补整合型IC的缺陷、促进阅览室服务模式改革等积极意义,是当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IC模式.构建阅览室IC要遵循适用性、整合性、互补性等原则;分物理层、虚拟层、支持层三个层次进行具体构建;在构建和运行中应注意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和质量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服务模式理论,选取筹备时间较长、建立年份较早、分别代表集成与独立服务模式的Elon大学和Colorado州立大学图书馆IC,对其无缝与区别性目标、创新项目与传统性改造、扁平化与垂直型人员组织、多样化推广方式和正式与非正式培训等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践经验,从服务目标、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推广和评估等方面,探讨建立具有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的IC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服务模式理论,选取筹备时间较长、建立年份较早、分别代表集成与独立服务模式的Elon大学和Colorado州立大学图书馆IC,对其无缝与区别性目标、创新项目与传统性改造、扁平化与垂直型人员组织、多样化推广方式和正式与非正式培训等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践经验,从服务目标、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推广和评估等方面,探讨建立具有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的IC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普通高校图书馆3G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C)的产生背景与实施状况、3G·IC的构造以及普通高校图书馆3G·IC服务模式进行研究,认为资源占用率较高的信息共享空间(IC)服务模式并不适合中国普通高校图书馆,而高效、便捷、资源占用率较低的3G·IC服务模式,是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C)发展的主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的概念,服务模式与基本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IC建设实践情况,总结共性,得出这些图书馆成功创建IC的经验,以期对我国建设中的图书馆IC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图书馆电子书推广服务决策的概念模式,并邀请专家参与决策模式评估问卷调查,以层次分析方法(AHP)判断图书馆电子书阅读推广服务的决策执行评估要素,发展结构化的决策要素框架,为图书馆合理地做出电子书推广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40所"211工程"院校图书馆为研究样本,就其IC构建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IC构建现状具有"实体层构建较为成熟,虚拟层重视不够;研究室、讨论室等IC元素构建较多、服务层次较低;融入学科服务元素受到部分图书馆重视"等特点。建议对图书馆传统阅览室、院系资料室等进行IC化改造,并加强学科化服务及学科馆员等融入IC服务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