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邱伯桃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5,(3)
司马迁的发愤之作《史记》130篇,除《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和《陈涉世家财,都有“太史公日”,其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自序》),是司马迁的自传,说的是《史记购写作心态及全书各篇的写作意图,可说是一篇大“太史公日”。另外,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中心也是讲《史记》的写作,与《自序》合壁生辉。司马迁承父业修史,而父子同称“太史公”。这样,“太史公日”中的“太史公”,有的是司马迁自称,有的称其父司马谈。除了最明显的父教子之类的场合外,已无法确知何者为父,何者为子、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所有… 相似文献
3.
王涛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4,(2):83-86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有八篇人物传记选录了"太史公曰"。在教学中,可从客观深邃的品评、见贤思齐的崇敬、悲切痛惜的哀叹这三个角度,探寻司马迁叠加在传记中的个人精神世界,为学生学习《史记》、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思想内涵和论述风格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侯文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5):8-18
"日"字在史传论赞中具有神圣意味,以"日"领起的言论往往预示着是权威话语。殷墟卜辞中"王日"、"王占日"、"王卜日",金文、《尚书》中"王若日"、"周公若日",《左传》"君子日",《论语》"子日"形成一脉相承的言说传统。这一传统中,"日"的各种言说形式都是具有足够话语权的权威话语。《史记》"太史公日"以"日"字作为论赞的提示语,实是对这一传统的自觉承继。受"君子日"启发,《史记》以"太史公"作为论赞主体,是司马迁在史官传统极其微弱的大一统时代条件下,对曾经拥有相当话语权力的史官传统的回归,希冀从传统中汲取话语力量和批判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邱伯桃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6,(3)
司马迁不仅对什么是人才有着明确的标准,而且对怎样成才、怎样理解、使用和爱惜人才有着精辟的见解。认真研习这些见解,宏扬其中的有益部分,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顺应很势逆境成才在司马迁看来,人才不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而是形势的产物。如果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难题没有对人才的需要,这人才是不可能出现的。《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自序》)说,李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因时推秦”。司马迁借贾谊《过秦论》的话说,陈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从民欲,“是以陈涉不用场武之贤,不籍公侯之专,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 相似文献
6.
郭学利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0-44
《左传》“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虽然都是史家对所录历史的感悟与看法,但二者在策略、主旨、风格等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太史公曰”对“君子曰”评论模式的突破,对我国史论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浩兰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0(1):73-76
探讨人文意蕴,必当以人为本。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将个体作为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特殊的人物个性下,以特别磊落的史家胸怀作了辩证人文的观照。其可谓是认知和弘扬人文精神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范昕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1)
纵观《史记》论赞文本,诸"太史公曰"作为各篇点睛妙笔实非"千人一面",以其风格的差异可区分为多种样态,并且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创作特点及内蕴联结,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刘春梅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2,15(4):14-15
“太史公曰”形式上仿自《左传》的“君子曰” ,但在《史记》中发展成为系统的史论 ,却是司马迁的首创 ,其内容丰博 ,观点鲜明 ,体例于统一之中有变通 ,表现了司马迁的宏阔气度和无限的创造活力。可以说 ,中国传统史学 ,由于司马迁创造了史论体系 ,才使得历史编纂成为真正的史学论著。 相似文献
10.
王增文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1)
司马迁的不朽巨著《史记》,前人已多有研究,但从文学角度研究其“太史公曰”者还不多见。笔者,愿在这方面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人。抒情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艺术特征之一。《史记》“太史公曰”虽属序赞史评文字,严格地说还不能算是文学作品,但它却同样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它对传记正文中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或褒扬,或同情,或憎恶,或慨叹,皆激情滚滚,笔墨酣畅,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渲染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董玉洪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7-18
在《史记》中,司马迁创立了“太史公曰”的论断形式,为后世文言小说创作及编选者所继承。清代蒲松龄在小说集《聊斋志异》很多作品后,都以“异史氏曰”发表自己的观点,将这种篇末自评的论赞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以后文言小说集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13.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名著,故而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韻之离骚。”其中“太史公”一词是关键词,它不但涉及到《史记》百三十篇各篇的著者、思想及史实内容,而且前后出现达一百五十二次之多。指称不一,有时指司马谈,有时指司马迁,有时又指称官职(与“太史令”、“太史”同)。因此古往今来研读《史记》者多有释名、考辨,然众说纷纭,迄今未有定论,今不揣浅陋,略陈臆说,以就正于方家。历代对“太史公”的释名、考辨大致可分为三类,兹列于下,并逐条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4.
绘画是大多数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但也有部分幼儿对这种活动兴趣不大,或缺乏自信心,学绘画也许只是其父母的意愿.我认为,对这些幼儿,表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及时适度的表扬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他对画画的兴趣,尽管他画得不好,我也会找出一点点优点来表扬他,比如说他有进步,有想象力,很大胆等.正面的引导,会使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班上有个小朋友,每次上课都坐着,还不时地去干扰其他的小朋友,让他画画,他说不会画.班主任常批评他,我也拿他没办法.心里想,这样下去不行,总得想出一个好的法子来“征服”这个小家伙.有一天上课,我不小心把磁铁弄到地上,这小家伙居然迅速地跑去捡起来.当时我很高兴,在班上郑重地表扬了他,最后我还摸着他的头说:“如果你能认真画画,等一会老师还会表扬你的.”这一招果然有效,这节课他还真的不错,虽然画得不是很好,但下课时我还是表扬了他.至今,这孩子已经有很大进步,他受到的表扬不再是我刻意的,而是很自然的了.班主任老师说:“想不到一句表扬的话真管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学校、家长乃至学生都充分地意识到,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现实状况的影响,人们一般都会将"职业教育"排除在"良好的教育"之外。于是,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对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17.
史桂祥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5)
古代有则寓言:母亲给三个儿子分桔子。三个儿子分别叫“2”、“1”、“0”。当时“2”分到2只,“1”分到1只,“0”没有分到。妈妈说:“‘0’是没有,是无。所以没有份。”于是,“0”就哭了。 后来,妈妈又来分苹果。兄弟们想出了个办法,“1”已和“0”紧排在一起,妈妈一看是10,就分了10只苹果。不久,妈妈又来分桃子时,“2”又和“0’紧排在一起,妈妈就分给20只桃子。分栗子时,三兄弟又紧排在一起,妈妈一看,数目太大了,栗子没有那么多。于是,“2”和“1”换了位置,妈妈给他们分了120个栗子,三兄弟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8.
对于"poor"这个单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单纯把它翻译成中文,即"贫穷的,虚弱的,差的"。是的,它的本意如此,这是最普通的定义,而我们通常也只看到最普通的这一种。然而把它分解开来,便可以发现潜藏其中的秘密。"P"——"poor"中首个字母,一个可以引发我们无数联想的字母。贫穷吗?不!我们很富有!我们都是幸运的孩子,因为有"parents(父母)",我们心里装满了浓浓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参加省、市、县级大型的会课、赛课,还是学校自己搞的公开课,课前课后,总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发问——"你的课符合新课程标准吗?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尤其是在评课上,似乎只有符合新课标,体现新课 相似文献
20.
陈守富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正> 关于主题,许多公开出版的写作教材常常引用我国古代的“意”说为据。最近,《光明日报》又辩及这个问题。何满子同志在《“主题”问题献疑——古代小说研究肆言之三》一文中指出:‘主题’一词,英文、法文“原意都是‘题目’。延伸一点也只是题材,或题材的性质……把‘主题’的内涵膨胀为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亦即可以用简括的逻辑语言表述出来的,作家体现在所描绘的生活中的艺术认识,是三十年代苏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