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情境教学被众多教师所采用,它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细细品味某些精心设计的情境,我们会问:这样的情境教学能走多远?一、虚伪的情境伴随着上课的铃声,一位教师笑容满面,手提一盒月饼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师:谁能将这12块月饼分给3位小朋友,并且每位小朋友要分得一样多?如果大家帮助老师解决了分月饼的难题,老师就将这盒月饼答谢你们,送给大家解解馋,好吗?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纷纷献计献策……在这样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氛围中,师生们很好地解…  相似文献   

2.
开学初,我校教科室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四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录像,并结合新课程理念对此展开了讨论和反思。现把这节课的精彩教学片段整理出来,愿和大家再次欣赏,且作一点抛砖引玉式的反思,以和同仁们共同学习。犤欣赏犦片段一分饼导入师: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的生日,这一天还赶上了什么节?生:中秋节。师:中秋节的时候,小朋友们吃到了什么?生:月饼。师:吴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月饼(出示一块大大的“纸”月饼),这月饼里可有学问了。老师先向小朋友提一个问题:有4块这样的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  相似文献   

3.
胡耀云 《广东教育》2007,(12):149-149
教学片段一:情境创设生活化 在教学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老师听说:咱们班上有个小朋友今天生日,请这个小朋友站起来接受大家的祝福,好吗?老师有个小小的礼物送给你(卡通小图片),喜欢吗?为了庆祝这位小朋友的生日,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一、观察主题图,感知平均分师:(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分西瓜。生:有的小朋友在分月饼。生:盘子里的苹果被分成了两半。生:鸽子的食槽有分成3份的,有分成4份的。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说说是怎么分的吗?生:都是平均分的。(板书:平均分)二、教学21,理解21的含义师:这块月饼,我们应该怎样平均分?用自己手里的圆试一试。生:我把圆对折,然后沿着折线剪开,就把它平均分成了2份。教师请两位学生演示平均分。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能用一个整数表示吗?教学21的读法、写法,并让学生举例说…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感知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比赛一下,看哪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好,老师就送给他们红五星。(出示各色花)有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得了这么多的花!这花漂亮吗?这些花有几种颜色?说说有哪些颜色?怎样才能知道各种颜色的花有几朵?(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师生共同数出红花的朵数。)师:我们刚才数数的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的过程。(板书:统计)师:大家想把各色花统计下来吗?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个好帮手。(看例1)【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引…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这堂课折射出的教学理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现把这节课的精彩教学片断整理出来,并作一点抛砖引玉式的反思,与大家一起分享。片断一:分饼导入师:中秋节同学们吃到了什么?生:月饼。师:吴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大月饼(出示一块大大的“纸”月饼)。这月饼里的学问可大呢。老师先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老师有4个这样的月饼平均分给2个学生,每个学生得到几个月饼?你们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生:好。师:预备———开始。生:啪。啪。师:老师有这样的2个月饼,平均…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8~50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3.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教学情境,感知同类量的比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小朋友让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这位小朋友现在没来,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校级赛课活动中,两位老师同时执教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的课题一样,教学方法却大相径庭: A老师: 出示秋游情境:把1块月饼分给两个学生,如何使两个人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后,教师讲解: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那么1个学生分得的月饼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1/2.教师提问: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学生,其中1个学生分得的月饼是整个月饼的几分之几?接着提问:3个学生分得的块数占整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同桌交流后汇报)  相似文献   

9.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说一句话,做一个动作,挂一幅图,……往往会被看作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去注意它。果真应该这样吗?不。请看一位老师在教《坐井观天》时的三个镜头:①在要小朋友练习朗读的时侯,他说:“大家读过之后,我要请几个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②在要小朋友看黑板上的一张放大了的插图时,问图上画了些什么,第一个回答有青蛙和小鸟,这显然没说全。只见老师用手指向井,问:“还有什么呢?”③文中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老师问大家:“这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2.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刀、月饼、苹果、正方形等学生用纸、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疑,引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中秋节到了,兔妈妈有4块月饼,要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得几块?如果2块  相似文献   

11.
一、激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材特点和有效的课程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进入一探究竟的欲望。在教学《指路》这一口语交际时,适逢有外校老师来我校听课,于是,我这样导入课题:小朋友,这些老师要到阶梯教室听课,你们能给他们指路吗?这亲切有趣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用心去体悟、去反思:新的课堂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如何将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对每位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在与学生一起学习的日子里,我有许多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笔者有幸听了李敏老师在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的一节课“统计”,这节课给许多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有关教学情节进行摘录,并作简要评析,以期与各位同行共赏。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前热身)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来做这个游戏,再请一位小朋友做记分员在黑板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分,谁赢一次就在谁后面画上一笔。(教师和一位学生比赛,另一名学生记分,其余学生齐喊“石头、剪子、布”)(课…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91~93页“几分之一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好玩吗?生:好玩!师:那好,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游乐园看看(投影出示课本主体图),你看到了什么?生1:有的小朋友在折纸片,后面还有一些大树。生2:我看到小朋友在玩积木。生3:我看到四个小朋友在分月饼。生4:我看到三个小朋友在分西瓜。生5:我还看到三个小朋友在喂鸽子。师: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请你们细心观察,他们是怎样折、怎样分的?生1:我发现有两个小朋友把一个月饼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师:…  相似文献   

15.
这是于老师21年前上的一节一年级口语交际课。1985年,于老师在中央教科所潘自由老师和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实验。21年后的今天,其中“口语交际”部分已写入《语文课程标准》。于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节课上,老师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于是,课堂上,他们情之所生,妙语连珠。巧创情境调动内需(上课铃响,于老师还没有来。一位陌生的年轻的女老师走进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女: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  相似文献   

16.
李宏 《湖南教育》2005,(10):38-3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淘气的小客人,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大家猜猜看。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猜想。师: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好吗?(出示三只形态各异的小猴吃桃的图片,小朋友们看着图片开心地笑了)师:大家为什么都开心地笑了呢?我想知道,能告诉我吗?(学生说出笑的原因)二、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师:大家说了这么多笑的原因都有道理。有些小朋友猜测小猴是因为吃桃子的个数不一样而出现形态各异让人发笑的表情,还真让你们猜中了。但它们分别吃了几个呢?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表情呢?你们猜猜看。学生猜…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师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星期天,老师要选一个手机号码,营业员为老师提供了三个号码:13912576409、13948612593、13955665566,老师选择哪一个号码比较合适?学生回答:选择第三个号码合适。老师又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好记。乍一看,这种引入不仅新颖,也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可厚非。殊不知,这种情境经不住进一步的推敲,与周期规律的本质大相径庭。其一,大家请看,第一个号码13912576409的归属地是江苏盐城,第二个号码13948612593的归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生态课堂应运而生。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态旋律呢?一、摒弃形式——生态课堂是真实的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老师在出示了分东西的情境图后提问:有4个苹果、两瓶水,要分给两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第十一册第48-50页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小朋友让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这位小朋友现在没来,但是老师带来了她的相片,大家想不想看?(出示图A)二、[情境体会]1.情境一:哪几张照片更像?师:(投影示淘气的相片A)这是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智慧老爷爷帮他制作了一些相片。(出示B、C、D、E)仔细观察图片,哪几张与图A比较像?学生观察图。思考,回答。[教学意图:在学生直观观察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教材将五张图片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发现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比形成深刻的体验。同时,借助图形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当把图形A,B,D分成一类时,不仅是考虑它们的长或宽,而是考虑了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它们的长都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大力提倡核心素养、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呼吁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李吉林老师说:"儿童的潜能和经验是要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在与社会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情境中实现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禁要思考:怎样的数学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怎样能在自主探究中寻求获得知识及能力的方法,同时能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翻阅李吉林老师写的书,她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