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词作,但其散文成就亦很杰出.本文对辛弃疾散文的写作风格及其成就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其散文作品中都充满着忠义之心、刚大之气,在文采和气势上则是慷慨纵横,不可一世.因其南下归正的北人身份,又不免有不得重用而感慨身世、表露心声之处.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词作,但其散文成就亦很杰出。本文对辛弃疾散文的写作风格及其成就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其散文作品中都充满着忠义之心,刚大之气;在文采和气势上则是慷慨纵横,不可一世;因其南下归正的北人身份,又不免有不得重用而感慨身世,表露心声之处。  相似文献   

3.
张一璠 《高中生之友》2010,(6):24-24,25
一次.一位著名的小品演员到北大来给大学生们讲小品表演艺术。他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茅台酒是国酒.红塔山是国烟.北大是国校.”虽然庄严中多了几分调侃的感觉.但认为“北大是国校”也并不缺少依据。而在我看来北大是一篇散文。说它是散文,那是因为它既有如张中行先生所说的“散漫的一面”.又有那种“严正的一面”。我曾在北大进修一年.那一年里,我用探求的目光.自以为认真地、情趣盎然地阅读了这篇散文.这让我感到永远的幸运。  相似文献   

4.
从意象角度对辛弃疾词做出了新的阐释,力图在前人对辛词词风概括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从意象角度找出其词风来源,以使辛词读者的感性体验有所根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辛弃疾的人生遭际出发,通过探讨其词中的政治、人生主题,进而论述其词风和人格魅力。在南宋词坛上,辛弃疾的词用敏锐的政治眼光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又以特有的方式,独辟艺术蹊径,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词作。意趣幽深,包容细密,意境潇洒,韵味浓厚,充分展示了其词作的现实主义词风和人格。  相似文献   

6.
语篇指向即语篇主题,为语篇的主要基本思想。在生成任何一个语篇时,说话人总是从语篇主题出发构思全文,运用各种手段,力求语篇的指向被读者(或听者)所理解。本文运用语言学中语篇分析的有关理论,对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语篇指向性分析,探讨正确的理解方法。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不是议论文,如果是一篇议论文,教师就会过于为追求教学过程的“严谨”而无视个体生命的存在,从而使课堂失去灵性和生气。课堂教学是一篇散文。因为是散文,教学目标就不会仅仅定位于一个层面,譬如知识,而是着眼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及其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顺应。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词最显著的艺术成就是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将他所有的爱国激情投入了他创作的"英雄语"中。他运用了英雄豪杰式的艺术手法和比兴寄托等多种手法,加以特色的语言,突破了词固有的写作形式,在雄奇豪放的同时,表现出曲折含蕴的浪漫婉约之美。此外,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运用了散文叙事议论手法的"以文为词",这样就扩大词描绘的事物和表达意境,并且融会了诗歌、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充分发挥词的抒情、记事、议论、状物等各种功能,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地步,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形成辛词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散文两篇     
一棵树 一块碑 仰望一棵树,那是一棵几百年的槭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三角形的新叶吸了春天里的氤氲,更显露出无比的青春、阳刚与妩媚。在这灵山秀水的一隅,在这古老亭园的角落,它骄傲地表达出它的悠远与常新。一墙之隔,虎踞着一块写着“蒙泉”的石碑,它给泉水命名,标示这泉流被圣者题名的时代:绍熙某年,陆九渊立。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现代散文可追溯到1925年,取得了显著的文学成就。其题材较为广泛,大致可分为写大陆、写台湾、写海外三类,代表性作家有赖和、张我军、张拓芜、郑明女利、琦君、尹雪曼、梁实秋、陈若曦、王鼎钧、林语堂、余光中等。散文创作的繁荣是与台湾散文理论的建设与促进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的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其表现男女之情的婉约词,是体现稼轩体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辛弃疾的婉约词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摧刚为柔,婉约出之,二是柔中有刚,以气行之。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和屈原客观相似,因此有很多的相同与相似,当时人用楚辞中的青兕称之.由于时代、文化等许多地方的不同,因此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区别.本文主要探讨楚辞与辛弃疾诗歌的创作.认为,他们生活经历相似,诗心一脉,作诗都是生活的陈述倾诉,是抑郁愤懑情绪的宣泄,是政治生活的文学表达.辛弃疾对楚辞很是熟悉,有很高的评价,认为是黄钟大吕.黍离方式、幽隐之思、忧老心态、香草美人手法及其相关的方式,还有气氛渲染、诗语创构等方面,辛弃疾深受屈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是中国词坛大家,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他创作态度的严肃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他“语拙意则真”的创作主张更是了解得不够深入细致。从史的角度并结合辛弃疾的某些农村词我们不难看出他反对矫情,主张情真语真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是南宋时代产生出的一位具有韬武略的英雄。他有着崇高而丰富的英雄人格内涵,他的英雄人格不独在当时光彩耀目,即使在今天也荡人心魄,极具审美价值。他的英雄壮举、享富盛名的词作以及为数不多的诗都是他英雄人格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并有所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善于陶铸经史子集语言,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形成了以豪放为主又兼有沉郁悲壮、婉约含蓄、缠绵妩媚、闲雅祥和、清丽飘逸的多姿多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对于辛弃疾的“以为词”。学界至今意见分歧。这个命题是否成立,作为对辛弃疾词的审美评价有何涵蕴,在学理上应该还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本检阅了“以为词”说的来源和形成历史,以及在流交过程中所包含的意义;探讨了辛弃疾“以为词”的成因、艺术表现、“以为词”作为创作和批评标准的限度。结论是“以为词”的命题可以成立,但其含义是“把古手段寓之于词”,而不是“词合流”。  相似文献   

17.
苏轼与辛弃疾二人在促进了词体的变革、推动词史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当世和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二人在词的创作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以文为词”在议论方面的表现,就明显地存在着同中有异。文章主要就苏辛词中议论的不拘一格的表现、引发议论背景、议论内容等方面比较其异同,从一个侧面加深对苏辛“以文为词”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苏轼与辛弃疾二人在促进了词体的变革、推动词史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当世和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二人在词的创作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以文为词"在议论方面的表现,就明显地存在着同中有异.文章主要就苏辛词中议论的不拘一格的表现、引发议论背景、议论内容等方面比较其异同,从一个侧面加深对苏辛"以文为词"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的是侠的思想行为精神意识品质等,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处世济世之道的自然体现.辛弃疾作为一个一心壮志报国却受阻于现实的词人,他的词作大量地表现他渴望实现的人生理想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抱负.构成辛弃疾"词侠"文化范式的是他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及体现在词境词风中的沉郁豪放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