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铭记     
当我还是小孩子时,父亲,您说您必须走了。我还记得,母亲哭着,紧紧地抱着您。我记得,您也在流泪。您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带着我走到您的F-4战斗机前,告诉我您必须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2.
我铭记     
当我还是小孩子时,父亲,您说您必须走了。我还记得,母亲哭着,紧紧地抱着您。我记得,您也在流泪。您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带着我走到您的F-4战斗机前,告诉我您必须要做的事。我还记得,父亲。我还记得那是您说的,您必须和您的战鹰翱翔于战场的上空。您告诉我,男人不得不去接受某些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我是家里的老四。我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四日,而父亲的生日则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我仿佛是上天特意赐给父亲的一件礼物。“瞧,我们的儿子!瞧,他睡得多香!瞧,他多好看,多可爱呀!”父亲把我抱到母亲的身边,特别兴奋地说着话,没完没了地说着话。父亲显然是太高兴了。在我满周岁时,父亲特意带着母亲和我从矿区回到故乡,为我置办盛大的酒席。酒席上,父亲醉了。二很早我就学会了走路,为此家人很高兴,甚至有点为此而骄傲。也很早,病魔就缠住了我,令我丧失了走路的权利,令母亲流泪。那时我还太小,并不明白母亲为何流泪,也不明白走路对我意味着…  相似文献   

4.
我突然发现父亲老了。 这令我惊异,甚至恐惧! 儿时的我总喜欢趴在父亲宽大的背上,吮吸着指尖,津津有味地听父亲讲着故事,渐渐进入梦乡。曾记得父亲去外地时,由母亲带我,我整天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听着这首十分耳熟的歌曲,我想到了我的母亲。从小到大,母亲为了我,很辛苦地在外面工作着,父亲没能支撑这十家,家中所有的开支便一下全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记得小时候,父亲很不喜欢我,常常打我、骂我,我又没有人带,这可累坏了母亲。每天,母亲早早叫醒我,带我一块上班,中午还要带我回家煮饭给父亲吃,吃完饭又匆匆赶去上班。母亲常常为了多赚点钱而加夜班我困了,母亲会  相似文献   

6.
那天我看电视,父亲坐在旁边,看着看着就聊起了天。聊了一会儿,话不投机。父亲说:“我死都不愿意让你看电视。”或许是人们常说的逆反心理吧,我说出了一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那你就去死吧!”话一出口,我顿觉不妥。父亲半晌无语,我偷偷地瞟了父亲一眼,居然看见父亲在流泪。我再也不敢看了,把头埋得更深。母亲这时来打圆场:“孩子说着玩的,来,吃饭了。”我后悔死了,那是我说的话吗?我不是自认为是一个孝子吗?我没法回答,感觉只有沉默和时间能掩埋这一切。又有一次,母亲做了我爱吃的菜。我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发现母亲也正在吃,脸色顿时暗了…  相似文献   

7.
泾河 《少年文摘》2012,(8):24-27
在它的面前,我怔怔地站立着,它的眼睛里流露出了那种久违的温情与善良,我感觉我像是面对着我褴褛的母亲,泪水模糊了我的眼。那头黑母牛是父亲从大姐家买来的。我记得那天早晨,天空晴得像被清水洗过一样,父亲在前面走着,浑身洋溢着按捺不住的窃喜,  相似文献   

8.
祁连,祁连     
<正>如果说人生总有一个转折点的话,我想我的那个转折点就在母亲的遗物被孩子打翻的一霎。父亲对我说:“时候到了,记得我曾经跟你说过的吗?要带阿妈回家。”——母亲的家在祁连山下,在父亲种的那一片白桦林旁。父亲是如何遇见母亲,他们又是如何相爱的?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父亲在祁连山下种了30年树,后来带着母亲和我回到故乡。回到父亲的故乡,  相似文献   

9.
陈绍龙 《师道》2007,(1):57-58
接到父亲电话:回来,你妈给你包韭菜饺子呢。花下韭,香,饺子我极爱吃,我知道,我的生日到了。父亲记得。母亲,也记得。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胸怀     
文卒 《老年教育》2009,(11):33-33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坚强的一生。面对困难,面对现实,她百折不挠。 母亲的坚强 电视剧《闯关东》我是一边流泪一边看完的,因为它让我再次想起了母亲。1943年前后,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亲只好带着我的姐姐投奔在大连打工的父亲。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记忆里,染白母亲头发的第一场雪,是在我八岁那年。雪纷纷扬扬,我和大我三岁的哥哥,披麻戴孝,去山上为父亲送葬。身上是白的,天地也是白的。母亲没有流泪。我和哥从山上送葬回来,看到母亲站在院外,望向山,一动不动。脸上没有表情,就那么肃穆地站着,像一座雕塑。  相似文献   

12.
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这么想。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父亲把买来的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包上,既好看又耐用。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家具都是比照屋的尺寸做的,我实在不…  相似文献   

13.
八岁那年,不知受什么事情刺激,小小年纪的我开始变得心事重重。那段日子,我对世界充满了恐惧,总感觉有一天世界会抛弃我。母亲看我整日萎靡不振的样子,以为我得了什么病,只得打电话让在黑龙江打工的父亲回来。父亲很快就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父亲背着褡裢出现在院子里的身影很高大。见着我  相似文献   

14.
自我懂事起,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未喊那男人一声:爸爸。1我清晰地记得母亲离开的那个晚上,风掣电闪,天空下着大雨。母亲拎着行李箱,含着眼泪,一头扎进黑色之中。我拼命地拉着父亲的手:爸爸,爸爸,快去把妈妈追回来。父亲一把甩开我,气愤地说:让她走,我就不相信,没了她,咱俩就不能过!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爱     
秋思 《家长》2005,(Z1)
我9岁的时候母亲病逝,扔下我们姐弟四个,7岁和5岁的妹妹还有一个不到两周岁的弟弟。父亲整夜一人独自抽烟,弟弟哭闹着要妈妈,父亲就抱着他默默地流泪。失去母亲的我成了家里的小大人,承担起母亲的责任照顾弟妹,可是我自己还是一个需要母爱的孩子啊!就这样我在艰难困苦中长大成人,看着那些还在妈妈怀抱里撒娇的同龄人,我有了太多的嫉妒和太多的感伤。唉!谁有我这么命苦呢?妈妈,你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早就扔下女儿撒手而去啊!爸爸终究不是妈妈,他能做到的只是让我们吃饱穿暖,而女儿还需要更多的关心,还有更多的话要和妈妈说,要对妈妈讲啊!记得…  相似文献   

16.
父亲(散文)王玉父亲是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县级以上单位发的“优秀园丁”荣誉证书究竟有几本,我没数过,但肯定超过个位数。父亲更是个父亲,我对父亲充满了钦佩和感激。记得我小时候,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学校里教书、主持工作。我和哥、妹三人随母亲在家。那时,母亲是...  相似文献   

17.
3.音乐三人行据说我的母亲早年曾在中等师范学校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 ,参军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专业文工团当过歌唱演员 ,转业后先后在小学、中学担任过音乐教师。据说我出生时母亲还在文工团工作 ,父亲常常怀抱着当时还是婴儿的我坐在后台等候我母亲。我一点儿也不记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境 ,但长大以后 ,我才明白 :我头脑中许许多多的音乐片断一定是跟那些旁听演出的经历有关。我明白地记得 ,上幼儿园时我就非常非常喜爱音乐了。但同时我也清楚地记得 ,小伙伴们总是讥笑我 ,说我是一只“乌鸦”。我还记得 ,当时周围的许多人告诉我说 ,…  相似文献   

18.
这是真的吗--人民领袖毛泽东是我的父亲?问母亲,母亲欲言又止。萦绕女儿心中的困惑父亲知道吗?又过了好些时候,我与母亲、二哥从苏联回到祖国。有一天,知心的母亲提议我给父亲写封信。此时,10岁出头的我还不大懂中文,信只好用俄文书写。直至今天,我还记得第一次执笔写下那举世闻名的称谓时心内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太太自幼丧父,在灾难面前,她一次又一次流泪。太太告诉我,对于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的孩子来说,现在还不是最为痛苦的时候。我问她,什么时候最痛苦?  相似文献   

20.
写给母亲     
一直记得,还欠母亲一篇文章。那是儿时,闲暇时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听母亲说以前的坎坷。说到动情处,母亲叹息一声——好好记住这些,以后,好给你爸和我写篇文章。听到这话,父亲亦微笑着点点头。那时的我,还不明白文章该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