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是情感的艺术,情感在作家的创作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既是作家的动机,又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血液。作家之所以能够进行创作,是由于他们有着比常人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正是这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给了作家创作的动力,又是这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赋予了文学形象以血液。 文学创作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成功的文学形象都是有感情的。且不说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们,就连以严厉著称,看似无情的贾政也是有感情的。他把宝玉打昏过去却又“自悔不该下毒手到如此地步”,他痛打宝玉是要维护封建正统,恨铁不成钢之情,打过之后又后悔是怜子之情,正是由于有了这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贾政才成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离不开情感,景物形象,场面形象也离不开情感,常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说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作家眼里的景物,都凝聚着作家的感情。我们知道,如果作者对某一人或物没有感情的话,根本不会给予太多的青睐,自然不会有细致入微,维妙维肖的描绘。就文学作品的实际来看,景物描写绝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它往往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情怀,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景物形象自然离不开情感,场面形象也不例外。由此可见,情感在作家的创作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那  相似文献   

2.
<正>范仲淹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之丰富不足以动人,唯情之变幻乃能感染。诗人笔端的人物活动,自然景物,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诗人个性的事物,如王国维所言:"以我观物,则万物皆著我之色彩。"一切写景状物的文字都是作家表情寄意的载体,或是自然景物牵动他们的情思,促其有感而发付诸文字;或是他们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接触外界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所以,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移就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明代范希文有云:"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一切写景状物的文字都是作家表情寄意的载体,或是自然景物牵动他们的情思,促其有感而发付诸文字,或是他们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接触外界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教学中,合理分析体会作品中所赋予的情感是解读的要务。一切景语皆情语,直达情语的不二法门乃景语也。一、梳理景、情之间的联系纵观古今写景状物的作品,所绘之景和所抒之情之间均有着一定的组合规律。概括起来有正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就是说,文中的景物都被染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已非纯粹的自然之景,而是展现作者情感的载体。作文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那种饱含着作者感情的景物,才更鲜活、更灵动,更能感染人。请看:  相似文献   

5.
诗歌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它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  相似文献   

6.
散文诗《野草》首篇《秋夜》作于一九二四年九月,借具体的自然景物和生物,对应地表现作家未显现的主观意念,充满了象征意味。其中第八自然段的“笑声”写得很奇特,也很迷离:  相似文献   

7.
自然作为审美对象,饱含了审美者的情感。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物色》中讨论了文学创作中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创作过程中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通过对新疆哈萨克当代乡土小说中自然景物描摹的分析,来展现"物"、"情"、"辞"的关系,体现出哈萨克族作家浓郁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8.
鲁迅从不为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 ,他的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一方面符合自然真实的原则 ,鲜明地体现出作家的情感色彩 ,另一方面具有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 ,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协调 ,同时 ,其自然景物也蕴积着很浓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作品强烈的主观抒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他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本文以《沉沦》为范本,从感伤美和病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浪漫美和诗意美、抒情的散文美四个层面来品味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0.
<正>融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融入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著名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指描写的所有景物都会寄托情思,强调感情要通过写景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景物一旦形诸作家的笔端,就不再只是它们的本来面目了,不可避免地要浸染上作家的主观色彩,成为作家抒情言志的载体;而在读者的眼里,又不可避免地再度点染。例如,一只受伤的小蝴蝶,在刘白羽的心中引起感情的涟漪:白蝴蝶之恋。到底恋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小读者》2013,(9):36-37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晴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  相似文献   

13.
雨前     
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再现了雨前的景物与景致,并将浓郁的主观情愫渗透于字里行间。用“蒙太奇”手法,以叠印的方式推出了两组镜头:一为实景,即北国现实中的雨前之景;一为虚景,即作者忆念中的故乡的雨前之景。两组景物对比强烈,色彩分明。在作家的意念中,故乡的一切是那样的令人心驰神往。综合运用比喻、对比、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意象鲜活,形象鲜明。  相似文献   

14.
我读小说时喜欢将描写自然景物的精美段落抄下来,越看越喜欢,不知道作家是怎样写出这么漂亮的句子的。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永远是人类的朋友,当你疲惫时,它用清风安抚你;当你失意时,它用明月慰藉你。你在都市里奔忙,是她把你揽入怀抱,你浸润了她的雅趣;你在田地间劳作,是她给你送来诱人的果香,你吸收了它的精灵。选好心镜,把它摄入你的胸中吧!让自然之美流淌在你的笔端,让心弦随着自然而律动,关键是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在文中体现景物的特征。一、领悟景物特征的内涵文章中的“景物特征”不同于“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是纯粹客观的,而文章中“景物特征”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即:自然景物的客观本质特征、自然景物的主观化的特征。1.自然景物的客…  相似文献   

16.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绝笔,作品在地域风情的展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小城三月》的地域风情特色主要表现在自然景物和风俗人情的描写上,并充满了作家对生活的思索,折射出作家对本土文化洞悉和思索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诗歌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它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  相似文献   

18.
散文被人誉为“美文”,很多人喜欢用散文抒发感情。而描写景物是传达和烘托感情的有力手段,作家在描写人物心情或抒发自己的感情时,总要选取适当的景物来渲染衬托。因此,一篇散文既要有“景”,又要有“情”。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作者描写景物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景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而且景物描写往往要与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那么怎样在写景中具体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呢?常用的方法是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与借景抒情两者都要力求达到物我相谐,主观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一方面,“感情是散文内在线索之一,支配着人、事、  相似文献   

19.
吴统 《文学教育(上)》2013,(23):136-137
在《呐喊》《彷徨》中,色彩感是十分强烈的,这也是鲁迅小说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文就从色彩词的角度切入,分析它在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能够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二是自然景物是色彩描写,能够服务于人物的心理情绪。三是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能够表达作家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作家丰富多彩的表现技法中,景物描写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借鉴古代作家的写景技法,对于开拓景物描写的艺术空间,大有裨益。 古人自然神妙处 一切景语皆情语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就告诉我们,“昔人”把写景的文字同抒情的文字割裂开来,当作互不相干的两张皮的看法是肤浅的。描写感情,倾诉感情,这是文学的重要特征,是作品扣人心弦的力量的源泉。不饱含感情的文字,决不会有生命力。在景物描写中,人的感情情态应蕴含于景物状貌的描绘中,使人的情态和景的状貌和谐一致。刘勰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乃是以景启情,又融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闪耀出情采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