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成词素是一种由合成词发展而来的词素.合成词素的形成是语言词汇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田涛 《现代语文》2008,(3):50-51
词素异序是同义并列双音词形成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经过社会的使用和选择,除了少量存在表意分工的异序词外,大多数意义相同的异序词只有一种词形保留下来.在这个选择过程中,语音要素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星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1):19-21,,27,
丰汉语教学应以提高文言文的能力为根本。教材内容的编写应服务于这一目的。关于合成复音词的分类,庆根据其词义与词素义的关系,从意义上分为:同义复音词、变义复音词、偏义复音词。  相似文献   

4.
词典编纂中,给合成词确定词素义和构词方式,对语文教学和词汇研究均有积极意义。应由词义和词素的语源义相参照确定词素义,由词素义和构词意图确定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5.
同义连用是上古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从上古古籍《国语》《史记》中同义连用的内部构成情况,并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中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机制与原因,有利于了解现代汉语并列式合成词的构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同义连用是上古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从上古古籍《国语》《史记》中同义连用的内部构成情况,并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中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机制与原因,有利于了解现代汉语并列式合成词的构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词语素作为独立的单音词或语素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其语义的发展方向、范围和程度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它们所在的同义义场也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以《说文解字》中的互训词和同训词为材料,对其演变的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文言文中,有些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同义复词,二是偏义复词。本文以中学文言文中出现的同义复词与偏义复词为主,对这一文言现象作一肤浅探析。一、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是指古汉语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语素复用,并列构成的合成词。构成同义复词的几个语  相似文献   

9.
词素是英语中的最小语义单位。词素根据其独立性可分为自由词素和粘附词素。自由词素可充当词根,和词缀结合构成派生词,和其他自由词素结合构成复合词;粘附词素根据其作用可分为粘附词根,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相似文献   

10.
全面了解、掌握语言学分支形态学中的词素(或称语素)。对分析各语言中的词的类属、词的构成、词的含义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主要介绍了英语词素的定义。词素的分类,词素的变体及相关的知识,使读对词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构词能力最强的50个素形所承载的581个语素为对象,详细地阐述了这些语素的语法类别及构词能力,同时对语素的语法类别和构词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语法类别的角度来看,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语素项构词能力最强,介词性、助词性、连词性语素项的构词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中国传统的办法——依靠书面材料和语言实践,对现代汉语中组合指数为1的语素进行量化考察,为进一步认识汉语语素和提取语素的方法提供数字依据。所得结果:现代汉语中组合指数为1的语素约占全部语素的13%。  相似文献   

13.
语素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在英语中是指最小的、不可再划分的、字母的有意义的组合,在汉语中则是指单个的汉字。虽然在两种语言中有关语素的具体所指均存在一些异常现象,但其在各自语言符号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  相似文献   

14.
对10440条新词语的构词语素表现词义的关系的统计分析表明,新词语的语素义的线性组合特征不占主流地位,非线性融合特征强;语素义的单体特征差;不注重单纯拟外来音的音化表义方式。新词语的语素在表现词义方面,更可能只是一种媒介,也可能还是重要而完整的载体,前者更具有特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用合成词语素显义类型统计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中不少合成词的意义都与其构词语素的意义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本文对汉语常用合成词的语素显义类型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对汉语教学中讲授语素知识所适用的对象、阶段、课型、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儿”出现于词尾的功能主要是两种,一是表示语音音变功能,二是表示构词语素功能。如果“儿”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不是语素;如果“儿”不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是语素,或者是实语素,或者是虚语素,所构成的词,或者是复合式合成词,或者是附加式合成词。“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于词尾,其情况可分为:双音节 “儿”和单音节 “儿”两种。双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是“儿化”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三个语素。单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儿化”单音节词,关键看“儿”是否“儿化”,是否具有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分情况把“儿”都视为语素,概念上是混乱的,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7.
词汇教学有多种释义的方法.传统的母语对译法或以串讲课文代替词汇教学的方法都有偏颇之处,而语素释义法则反映了汉语的特点,能真正将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把词素释义作为教学中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词汇教学本身.汉语的语素是显性的,代表“语素-音节”的汉字为汉语语素分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汉语的句子——短语——复合词的内部结构具有一致性,而这些具有一致性的“结构”的底层是语素,因此语素是对汉语词义、特别是合成词词义的理解和释义的突破口.把培养学生的语素观念和构词意识作为教学的重心,不仅使学生能掌握课内学习的词语,还能使学生对汉语内部结构的一致性有明确的认识,具有在课外交际的语境中学习新词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方位语素属于封闭类,方位语素中有的可以独立构成方位词,有的可以和另一方位语素或其他语素组合成方位词。方位词不是语法功能上的类别,根据能否做句法成分,它可以分为方位名词和方位助词,方位名词和方位助词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9.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词语素与普通话相同,但语素顺序与普通话相异的词。《李十三十大本》属清代陕西著名剧作家李芳桂的皮影戏剧本集,其中保留了大量的近代汉语异序词,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主要有:1.古汉语同素异序词的继承。2.双音词凝固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3.方言的影响。4.照顾韵脚的需要。探讨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对词汇史研究、训诂学、文献整理、修辞学等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