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上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更加清醒坚定,在宣传教育上更加突出年度主题,在改革和发展上更加积极有为,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更加突出群众观点,按照中央、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切实担负起历史职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昂扬向上的状态,积极谋划“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文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对外及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概况2012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围绕国家整体文化外交和对外文化工作大局,按照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57-5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上海已把文化发展建设提升到“立市之本、兴市之基、强市之源”的战略高度。早在全会召开之前,上海已将“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确定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新形势下,有必要确立上海文化发展建设的明确主题及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4.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秉持崇高文化追求,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创作出更多讴歌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生活、体现上海城市价值取向的精品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08-109
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11年上海十大新闻”评选揭晓。这十大新闻是:1.上海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提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目标11月11、12日召开的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化年鉴》2005,(1):50-67
第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于2004年10月15日开幕,历时一个月叉二三天。本届艺术节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的新形势下举行的。胡锦涛总书记在沪视察时要求上海努力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叉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目标,这对高起点、高规格办好第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起到了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上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认真学习传达贯彻党的十匕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勇挑重担、不辱使命,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2012年上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8.
概况 2004年9月上海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上海市文化设施总体布局和文化建设规划。要求抓住2010年举办世博会历史机遇,在推进社会事业进程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2004年,宣传系统埘上海市新一轮的文化投资和发展作了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56-57
上海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主要导向,应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推动文化生产力向创新型、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十二五”期间,上海文化产业空间集聚要更明确“大分散、小集聚、新组团、多层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城市建设必然会包含有大量的文化内容。本文就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谈一些想法。一、文化是城市的夏魂众所周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同时,城市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建设城市文化,就是要建设有鲜明的特色和个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文化年鉴》2011,(1):15-55
上海文化概况综述 2010年对于上海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顺利召开,并获得极大成功,以“成功、精彩、难忘”而载人史册。在184天的会期内,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世博会上进行了精彩展示,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文明成就,汇集了人类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智慧。在世博会的带动下,上海文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表现在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全面完成、文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公共文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文化创新活跃等各个方面,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文化规划”所制定的各项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同志们:这次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区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九次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44-45
2011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围绕“美好城市,美好生活”主题,积极实施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创新制定2011版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努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万人大培训,着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新的发展,夯实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新一轮发展的坚实基础,为上海“十二五”发展和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57-I0058
继2005年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吞吐量港口后,2007年又成为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检验检疫部门承担着艰巨任务。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把建设先进的检验检疫文化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内容,以文化人,以文治局,以文兴业,率先着力在行政管理部门打造特色文化建设品牌。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民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也经历了难忘的欢乐。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18年的快速发展,上海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上海人民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国家战略,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在更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上海突出“促发展、调结构、抓统筹、重民生”工作基调;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上海文化发展也在建设文化大都市宏伟目标的指引下,一步步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其中关于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是我们面向新世纪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采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的总目标,立足科学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共产党员和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把鄂尔多斯建设成为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义 《文化市场》2002,(5):22-2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了认真回顾和总结,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南,对于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8-29
2011年是“十二百”开局之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指出,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是积极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