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莺燕 《班主任》2001,(4):39-40
曾经听朋友讲过这样-个故事:有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人家看见了很好奇,便问他:"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呀?"那个盲人很自然地说:"我是在给别人照路,他们能看见我就不至于再撞到我了,这样保护了自己也等于帮助了别人."我被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则故事:有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只明亮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北京时间晚上十点整。晚上好,我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欢迎收听调频106.6兆赫,我是主持人董丽娜。下面这个美好的夜晚,我特别想邀请你抛开一切的烦恼和疲惫,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和我一起静静地聆听一个盲人女孩追求梦想的故事。八年前,一个盲人女孩独自坐上了从大连开往北京的列  相似文献   

4.
"盲人摸象"是老幼皆知的一则成语故事.说的是古时印度一个小国的国君镜面王利用盲人摸象劝喻臣民的故事.故事中的六个盲人基于自己对大象某个局部的感受而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臣民见状,都大笑不止.  相似文献   

5.
心烛     
你有没有注意过盲人的表情?在车水马龙的通衢大道,在危机四伏的大千世界,盲人的脸却安详而宁静。眉头紧锁的,恰恰是那些明眼人。迫急的,是那些疾走者;恼怒的,是妄自尊大的人。胆怯的人则有心事。他们都不是盲人。盲人对生活不抱奢望,此刻只办此刻的事情。譬如走路,心无旁骛,步步踏实,直到目的地。他们做一件事时只想这件事,因此心里清明。当别人绞尽脑汁思考功名利禄的时候,盲人的心专注在路面——有没有车、砖石、敞开的下水井、栏杆和电柱。他们一步步走过来时,其实每一步都在感谢。感谢生活,感谢路面的平坦。当一个人把许多的感谢写在眉…  相似文献   

6.
读书二境     
咏江 《山东教育》2003,(16):58-58
读“气”说《笑林广记》上有则笑话,说是有位盲人擅长“闻书”,只凭嗅觉就可辨别文章优劣。一富家子不相信,便带上几本书去找茬儿。拿出一本,盲人一闻便说有“刀兵气”,断定该书为《三国演义》,又通过“脂粉气”辨别出了《红楼梦》。富家子随后拿出了自己的一本书,盲人一闻却说有“狗屁气”……这里我们没有必要谈论故事本身的讽刺意义,也没有必要去探究这位盲人的“特异功能”,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位盲人所说的“刀兵气”、“脂粉气”歪打正着般地显露了“读气说”的端倪。我们所说的“气”远没有“气功”之“气”那么高深玄奥,它指的是文章固…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种怪病,每一次发作,都以某种歇斯底里的方式表现出来,因为这个病我受尽了别人的白眼。父母带着我看过很多医生,但没有什么结果,最后不得不放弃,让我自生自灭。 我站在大桥的栏杆上,脚下是永不回头的河水。我决定结束自己这可怕的生命,反正它的存在没有一点意义…… “欢迎你到梭哈哈米星来。”尖得刺耳的声音惊醒了我,我发现自己在一个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脚下的土地都会有说不尽的故事,无论是一条逝去的街、一捧带着清香的泥土,抑或是一段尘封的往事,都会让我们魂牵梦绕。看了下面两位同学关于童年与故乡的记忆,会不会让你有一种"回家"的冲动呢?何不利用这个假期,回到自己的故乡,寻访先辈流下汗水的地方,祭扫先人的坟茔,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看一看自己"脚下的土地"呢?相信你一定会得到不一样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盲人买钉     
曾有一位汽车修理工问世界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一个问题:一位聋哑人在五金商店买钉子,他可以通过做手势告诉售货员自己要买什么,但假如是盲人买钉子,他该怎么办呢?结果,阿西莫夫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也是做手势。错!修理工告诉他,聋哑人不能说话,只能通过手势来与人沟通;盲人虽然看不见,却可以开口告诉别人自己需要什么。这则故事有点类似于“脑筋急转弯”。阿西莫夫是公认属于“天赋极高”之人,但这次他只得承认自己的回答很愚蠢。而那位修理工在考问他之前就认定他肯定要答错,因为阿西莫夫“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我却不同意…  相似文献   

10.
一次,厉以宁教授应邀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实地调研,在长春等五市作了学术演讲。他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经济学观点,受到热烈欢迎。本文特节选其中2个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李琳 《现代家教》2003,(5):12-15
在2002年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我国残疾人运动员朱宏艳一人获得5枚金牌。去年12月26日,朱宏艳回到她所供职的郑州市公交公司。记者独家对她进行了采访,并获知朱宏艳是中国迄今为止获得世界冠军奖牌最多的一位盲人运动员。作为一个盲人运动员,朱宏艳是如何走向世界冠军之路的?在中国获得世界冠军奖牌最多的盲人运动员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2.
跟老伴看完《梅兰芳》,从电影院出来,在人行道上缓步前行,议论着观影心得。忽然觉得身后有竹竿点地的声响,一回头,是一位戴墨镜的盲人,立即意识到,不该占住脚下的盲道,让开后,道歉:“对不起,真不好意思!”盲人却并不移动,叫出我的名字来。老伴好吃惊。我倒并不以为稀奇。想必他从电视里听过我在《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的讲座。一问,果然。于是说: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第3、4期合刊《山东教育》杂志刊登了吕忠堂《教育经典》一文,文章引述了四个教育经典故事,它们富含哲理,使我很受启发。读了吕文后,我也想起了两篇我一直很欣赏的内容上看似矛盾的“教育经典”。一、美丽的谎言[文章梗概]小学生小明在一次作文中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故事里小明的爸爸不顾自己的安危,冲进了大火把工厂的宝贵物资抢救出来,可他却被大火烧成了一个盲人。小明的作文被班主任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课后有许多同学揭发了小明在作文中撒了谎,报告老师说他爸爸是盲人,但不是为抢救工厂物资而致盲的,小明在作文中…  相似文献   

14.
照亮别人     
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奇怪,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个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加以佐证。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灯。一是隧道不长,里面光线并不差;二来嫌麻烦,没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  相似文献   

15.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一天,威尔逊先生在大街上碰到一个乞讨的盲人,很可怜他,就给了他一张大钞。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希尔顿的  相似文献   

16.
谌勇 《湖南教育》2006,(7):35-35
曾在《读者》上读到过世界著名科普作家美籍俄国人阿西莫夫讲述的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说的是与他熟识的一个汽车修理工曾经出过一道思考题给他:有一个聋哑人,想买几颗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作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了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他的这位修理工朋友接着说,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个盲人,想买一把剪刀,修理工问阿西莫夫,这位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毫不迟疑地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一个剪刀的形状。听了阿西莫夫的回答,他的那位朋友开心地笑了起来:哈哈,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  相似文献   

17.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连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路】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为例进行训练;以多种方式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导写过程】一、故事导入一位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是左手作持钉状,然后右手作锤打状。售货员便递过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左手,售货员终于明白他是要钉子。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同学们,请想像一下,盲人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好一把剪刀?从学生一般的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手指模仿剪布就可以了。”教师明确:“盲人开口说一声就行了。”请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归纳:这说…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个盲人乞讨的故事。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有一位盲人在乞讨,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过往的行人对此无动于衷,盲人什么也没有得到。法国著名诗人让&#183;比浩勒经过这里,  相似文献   

20.
“盲人摸象”是老幼皆知的一则成语故事。说的是古时印度一个小国的国君镜面王利用盲人摸象劝喻臣民的故事。故事中的六个盲人基于自己对大象某个局部的感受而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臣民见状,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从此,盲人摸象的故事便成为一则家喻户晓的处世警喻:假如我们把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个人的片面了解或单一经验基础上,往往容易导致以偏赅全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