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启蒙理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演变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技术活动采取了专家决策的模式.哈贝马斯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重建了西方理性基础.交往行动理论下的交往理性必然要求技术的发展采取民主参与的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以国家干预活动增加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为特征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形式,为资本主义统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哈贝马斯指出,科技理性作为目的理性的表现形式,在压制人们交往理性的基础上,遏制了人类的解放需求。通过建立批判的解释学、实行协商民主和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恢复交往理性的功能,从而破除科技意识形态的束缚,建构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视角,但是也存在某些幻想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科技理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理性是滥觞于西欧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精神根基,对科技理性的张扬及其社会后果的反思和批判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批判理论,风险社会理论打开了科技理性批判的新视域.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社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风险使科技理性的悖论昭然若揭.应对全球风险社会必须超越科技理性的悖论、实现科技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合作与和解.  相似文献   

4.
伽达默尔在批判传统语言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学的语言观,语言是人的存在的媒介.他从本体论视域研究语言,实现了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折.本文从伽达默尔对传统语言观的批判、语言作为自我与世界的中介以及从本体论视域研究语言的意义三个方面浅析伽达默尔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和对实践理性的提倡使翻译研究奠定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本文将翻译过程从交往理性这一角度进行审视,实现了译本的最大接受性和美学性.  相似文献   

6.
李岩 《科教文汇》2007,(2X):169-170
伽达默尔在批判传统语言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学的语言观,语言是人的存在的媒介。他从本体论视域研究语言,实现了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折。本文从伽达默尔对传统语言观的批判、语言作为自我与世界的中介以及从本体论视域研究语言的意义三个方面浅析伽达默尔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7.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且最有交往与传承价值的活动,经过数代哲学家与思想家对它以及人类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在今天却由于被过度的理性化与抽象化而忽视了教育对人类本身自我的关注,忽视了教育应走进人文与价值世界的使命。事实上,教育应关注人类生命价值本身,关注人类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8.
作为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为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个虚拟的维度,也使人际交往变得方便快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但当今网络人际交往可能会对交往主体人格发展形成负面影响.本文按照交往的目的性将网络人际交往进行分类,对网络“虚拟”人际交往和网络“现实”人际交往两种交往方式进行反思,以期引导人们提高自觉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韦伯的官僚制模型作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其核心价值是理性主义和效率至上.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官僚制在其应用过程中亦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受到后人的广泛批判,但由于人们对组织理性的追求没有改变,这些批判与反思与其说试图颠覆官僚制,毋宁说是对官僚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语境论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逐步被人们所理解的同时,也渗透到科学史的研究中,对传统科学史观进行了诸多反思。文章不仅从历史语境时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批判主义三种传统科学史观提出反思,而且从社会语境的角度对传统科学史观进行了理性消解。文章主张语境的、价值中立而多元的科学史观,为语境论科学史观的建立作理论上的辩护。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4)
高等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批判反思精神,可以锻炼学生的反思精神与批判精神,增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讲授与练习,忽视了对学生在反思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高职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早在康德把理性与自由视为现代性之纲领后,黑格尔在对现代性的查审与辩护中已开始了现代性批判,并由此引发了现代性形而上学批判之源流,这种潮流以尼采为转折点,其后以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为高峰.梳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批判对于理解和把握作为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概念尤其重要,其中立足于本体论的追问则是基础.只有找准现代性存在的本体哲学基础,才能做到批判有的放矢,从而建构出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新式样.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职能一直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基于解释学中的理解观,理解是一种通过对话最终达到视域融合的过程,并且受制于解释者的前有、前见和前知;教师的课程角色定位应该从"纯粹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反思建构者"。与此同时,这种全新的课程角色定位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及自我效能提出了要求;对整个教育界提出了强化教师"精神导师"角色、立足教师主体发展、行政权力当向专业权利让渡三点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荣美 《科教文汇》2009,(8):265-266
群体事件是当下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剖析“五四”时期“浙一师风潮”这一历史性群体事件,以史为鉴,反思大众传媒应对群体事件的规则。根据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后得出,大众传媒应致力于营造正常的交流秩序,促使掌握权力的一方不跨越界限,给争辩者一定的传播话语的机会;应考虑如何增强群体事件中双方的理性沟通及在增强公众的政治参与和公民主动性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使群体事件的主体双方交往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和科学的统一不能仅仅看成是一种外在的衔接 ,而应该看作是一种内在的溶合 ;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不可截然分离乃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 ;普遍理性普遍程度的内在层次差异 ,规定了科学或哲学自身的层次性 ,以及哲学与科学划界的相对性 ;低层普遍理性向高层普遍理性的跃迁 ,高层普遍理性对低层普遍理性局限性的剔除和对其普遍性品格的挖掘构成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和哲学对科学的批判。哲学通过对低层普遍理性的批判性接纳 ,改变自己的旧有观点、理论或体系则构成哲学发展的自身批判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异化的两种形式,提出科技自身的异化由其自然属性决定,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可消除;科技应用的异化则由其社会属性决定,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为性和可控制性。西方科技批判思潮对于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因没有区分科技异化的两重性而暴露出一定的理论缺陷。反思科技批判思潮,坚持理性客观的科技批判,是保持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伽达默尔解释学有关理解和情境视野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洪珍 《科教文汇》2009,(13):35-36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在批判“语言学转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立足于语境方法之上.主张理解是在特定语境中发生的,是在诸多要素相协调一致的系统中的意义创造活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通过语言进行对话,而这一切都需要在一种双方平等关系的情境中才能得以实现。笔者试运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有关理解和情境的观点来分析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韦伯的官僚制模型作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其核心价值是理性主义和效率至上。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官僚制在其应用过程中亦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受到后人的广泛批判,但由于人们对组织理性的追求没有改变,这些批判与反思与其说试图颠覆官僚制,毋宁说是对官僚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批判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合理化问题的深度把握,也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批判”理论的借鉴。它推动了“科学技术批判”超越工具理性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乃至“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走向“批判的解释学”,为考察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异化”问题,特别是揭示当代社会的“非政治化”问题的实质提供了一种批判工具。在他看来,“非政治化”是科学技术异化在当代社会的深刻表现。因而,任何“科学技术批判”都应当转向对这种“非政治化”问题的分析和批判。这也是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在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向。  相似文献   

20.
在决策研究领域,规范性范式和描述性范式是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长期以来,前者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并与后者呈对立之势。从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和生活世界学说来调和两种范式的对立,并将两种范式的理论统一在一个分层的知识体系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