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沧世居民族民间信仰类型众多,形式多样。调查临沧世居民族的民间信仰,了解临沧世居各民族民间信仰的大致情况,进而分析临沧世居民族民间信仰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临沧世居民族是创造临沧文化的主体,是他们在开发临沧、建设临沧的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沧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肇始于澜沧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新石器文化,历经沧桑,明清之际发展成为包括多元民族文化、移民文化、边地文化、跨境文化、以山地文化为主的内陆文化共同构成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3.
寻求突破──关于黑龙江省民族教育的调查与思考周明甫,张京泽一、黑龙江省民族教育已具相当规模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65%。其中世居民族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柯尔克...  相似文献   

4.
地理区域差异下,丰富多元的民族传统运动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诸多资源,为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诸多参照.由施兰平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一书对浙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了整理,记录了两个世居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文化内涵,收录了嘉兴回族传统体育资料与口述、畲族民族传统体...  相似文献   

5.
西藏流动回族小学生教育问题,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另外一种意义的"少数民族教育",理应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关注。通过线下和线上访谈发现,西藏流动回族小学生人数不多,与世居回族、藏族学生、汉族学生相比,流动回族学生在学习方面整体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同时表现出较大的校际差异和个体差异。社区与家庭环境中的民族传统文化观念,以及学校环境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对流动回族学困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解决之道是学校主动作为,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学校和教师自身跨文化教育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5,14(3):F0002-F0002
明月,女,回族,大学本科,云南昆明人。1989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并于同年分配到临沧地委党校任教。1994年10月评为讲师,1995年3月调入临沧教育学院。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到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进修,2004年11月被评聘为副教授。  相似文献   

7.
城市少数民族论略--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少数民族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以兰州市为视点,通过分析认为,兰州市城市少数民族的来源既有历史上的定居迁移者,又有建国后新近迁入者,还有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流动人口.并基于此将兰州市城市少数民族主要划分为世居少数民族、新近少数民族以及流动少数民族三种类型,最终总结出兰州市城市少数民族具有民族成分多、人口增长快、回族穆斯林人口数量多,多居住在城区且既有集中性又有分散性,结构呈现多层次性,有较强的流动性以及民族意识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回族姓名的构成特点与汉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回族取名时毕竟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取经名就是回回民族伊斯兰情结的突出表现,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和回回民族的宗教意识。回族官名的使用,则是回汉文化交融的结果,回族官名虽然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但仍然保留着一些自身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临沧师范、临沧民族师范学校座落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临沧地区区府所在地临沧县城北郊,是地区8个县唯一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是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师资培训项目学校,是世界银行贷款“第四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等师资项目学校。临沧师范学校创办于1956年,临沧民族师范学校创建于1973年,现在实行两校合办,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管理体制。学校占地143亩,校舍建筑面积33358平方米,拥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微格室、心理实验室,风雨操场、教育闭路电视网及设备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与考试》2023,(15):48-49
<正>2021年12月17日,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凉山州西昌市开幕。凉山州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拥有彝族、汉族、藏族、回族等多个世居民族,在多民族文化交融中形成了少数民族特有的特殊文化风格。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由25位中外艺术家和文化学者于2019年在凉山州共同发起,  相似文献   

11.
回族文化本身固有的兼容性,使回族话中保留了大量的借词,除了常见的阿拉伯语借词、波斯语借词外,还有维吾尔语借词、突厥语借词和蒙古语借词等。和汉语中的其它借词相比,这些借词产生于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下,出于特殊的民族语用心理文化的需求,有着十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一是来源于回族先民语言的沉淀,二是来源于民族宗教需求,三是来源于民族心理文化。回族话中借词的特殊来源及其基本特征,使这些借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现代汉语中其它借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藏族是湟中县的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民族的多次分化与融合,在民族风俗上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其着装服饰,婚丧嫁娶等习俗体现出了农业区藏族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回族人口散居大省,民族教育尤其是回族教育是河南省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回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河南民族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回族人口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河南省民族工作的重要体现。回族教育的短板主要是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尤其是缺乏熟悉本民族情况的回族教师。加强回族学校教师的研究,对于促进河南民族教育、提升河南少数民族整体素质、贯彻落实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51):51-52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220名回族居民为样本,分析了回族民族认同的基本状况、个人背景差异以及回族民族认同与教育策略的相关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回族教育策略各维度对回族民族认同的影响路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回族教育策略,提高回族民族认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回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研究其家庭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回族有着民族性、宗教陛十分突出的独特文化,回族家庭教育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回族的家庭教育在保存和传承伊斯兰文化,形成和发展回族文化,进行民族整合,满足个体发展与享用及社会发展与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回族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可以打开回族世界与其他民族相互了解的窗口,又可以丰富和充实我国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共有少数民族21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76%,其中5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216.92万人。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条件差,师资匮乏,快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是我们英浯教学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民俗旅游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对游客有强烈吸引力的、具有明显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业已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回族的风俗文化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具有极为典型的伊斯兰文化特征,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开发潜力巨大。在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一是要重视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突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增强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二是充分体现并尊重回族的民俗习惯,防止将回族民俗文化庸俗化、伤害回族民族情感的猎奇行为。三是注重回族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增强回族民俗旅游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民族文化特色。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寻找回族民俗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契合点,重点围绕回族清真饮食、回族节庆、回族服饰、回族艺术、回族民俗观赏等方面内容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迈进21世纪,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民族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2002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区属于回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4.50%,尤其是宁南山区8县回族人口120万,又占全区回族人口的62.00%。而区内其它少数民族只有1万多人,因此,我区的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文化,无论在回族形成初期还是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是回族穆斯林的信仰来源,也是回族穆斯林的民族心理积淀。《穆斯林的葬礼》就与伊斯兰文化紧密相关,作品中包含较多伊斯兰文化元素,既关涉回族穆斯林的基本功修、取名习俗、婚葬礼仪等丰富的信仰礼俗,又涉及回族作家霍达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感触与对民族文化冲突的思考。这对于理解回族穆斯林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与反思伊斯兰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策划和准备,我院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7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此次活动历时五天,自7月7日至12日。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云南大学著名民俗文化学家李子贤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也得到了临沧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积极地参与了此次活动;同时中心的成立也受到了各家新闻媒体的关注,临沧市电视台对中心的成立大会进行了报道,临沧日报以《临沧教育学院民族文化中心成立》为题进行了新闻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