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无线网络通信在数据分组传送阶段存在的通信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网络编码和跨层设计相结合的高效路由算法,以根据各种服务质量约束混合网络吞吐量。文章开发了一种基于NC的启发式链路控制路由树算法,以减少所需的中间节点的数量。该算法通过新颖的跨层设计,有利于优化无线组播速率、无线链路数据流、能量供应和节点寿命。最后设计实验对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较为明显地提高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线网络通信在数据分组传送阶段存在的通信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网络编码和跨层设计相结合的高效路由算法,以根据各种服务质量约束混合网络吞吐量。文章开发了一种基于NC的启发式链路控制路由树算法,以减少所需的中间节点的数量。该算法通过新颖的跨层设计,有利于优化无线组播速率、无线链路数据流、能量供应和节点寿命。最后设计实验对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较为明显地提高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3.
Ad Hoc网络的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使得传统的TCP协议不再适用,文章介绍了TCP协议应用在Ad Hoc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Ad Hoc网络中TCP协议的性能并讨论了其改进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的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以及研究和分析控制平面功能特点,讨论ASON的先进之处。介绍由ITU-T提出的智能光网络标准并通过分析来了解ASON控制平面各个功能部分解析,通过网络协议的仿真,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拥塞,研究呼损与网络负载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了呼损和连接建立时间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爆燃事故加强机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对FPSO爆燃事故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拥塞度较大的钢架结构区域,火焰速度和爆燃压力急剧增大。为进一步探究复杂钢架结构和管系对爆燃事故的加强机制,搭建半开敞管道甲烷 空气爆燃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爆燃过程中复杂钢架结构和管系能够诱导火焰产生强烈的湍流作用,加快未燃气体的燃烧速度,导致爆燃事故后果加强。结合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为FPSO爆燃事故防治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东至周氏家族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学界对周馥治理河工、协助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对周学熙创办实业、进行财政改革等活动及其思想进行了探讨,对周一良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最新研制的脉冲运行装置—等离子体驱动微小碎片加速器的诊断需求,设计了罗科夫斯基线圈及其信号处理电路;对线圈的测量原理、线圈结构及电子线路方案设计、静电屏蔽等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介绍,并对测量结果结合线路理论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同时对误差来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模、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对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混沌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对各领域中以各种方式利用混沌的事例、混沌的发展过程及目前在混沌方面主要的研究热点进行了阐述,对混沌在工程科学领域、计算机通信、生物医学、社会经济学等诸多方面成功应用的范例进行了介绍,并对混沌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与媒介关系中的竞争与控制、争议问题、社会影响、合作与共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体育媒介中的国家观念,诸如国家主义、男权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媒介再现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体育与媒介关系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提高学界对体育与媒介关系、媒介化体育等理论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在结合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产生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提出5个有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单中心城市的“圈层式拥堵”,以重庆市为代表的组团式城市交通拥堵的空间特点是“哑铃式拥堵”,但有向“圈层式拥堵”发展的不良趋势;空间利用过密及单质化倾向、产业布局分散、职住分离、城镇化快速推进、汽车消费过度及其顽固性必然引致交通需求的顽固增长。组团式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方向应是产业聚集与组团特质相结合:维持、优化城区特有的组团特质,在组团空间内部形成关联产业群聚集并实现组团服务功能的融合,避免组团间的交通便利化导致的产业分散布局,组团间使用大容量交通进行连接,形成 TOD 式“城市交通—城市组织”的空间串联组合,最终形成不同产业归位于不同组团、关联产业群及其人群归位集聚于一个组团、产业与组团和谐共生的合理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集装箱港口拥堵并降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与网络节点流量相关的拥堵成本函数,并从宏观的角度建立基于拥堵控制的轴辐式海运网络枢纽港选择模型.该模型以传统轴辐式网络为基础,综合考虑现有枢纽港间货物运输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流量负担及拥堵成本,在保证网络中各节点间货物正常运输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确定枢纽港和喂给港,最大限度地平衡货流使得海运网络的广义运输总成本最小.使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给出算例以说明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代港口具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出了研究现代港口经济学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现代港口经济学的定义,分析了现代港口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范畴,同时,还从研究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研究现代港口经济学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0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0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4 4种鸟类和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7,30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98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40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篮球运动价值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篮球运动是用身体运动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改造的方式而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它全面的促进个体的身体、心理、伦理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对社会的教育、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正确的认识篮球运动的价值体系。可以使篮球运动增强人们的健康,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武”与“舞”的结合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为吸取武舞结合已有经验,探究其艺术特征,开拓更大发展空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现场观摩、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在探讨武术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起源及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第二届全国体育院系大学生体育艺术节获奖舞台剧作品《武动巅峰》为例,对武术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武”与“舞”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机融合,展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武术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节目创编、音乐、灯光运用、服装、道具配备等艺术表现手法上都出现了愈加深入的有机融合。认为在继承武术和舞蹈的传统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形成武术表演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多元舞台表演,是舞台剧重要的发展方向。建议进一步加强武术表演和舞蹈、杂技、艺术体操等相结合的实践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田径课程教学主要因素进行比较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整体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验验证。认为以田径教学目标改革为突破口,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核心,课程考试和评价方法改革为龙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动训练、教学实践环节、考核与评价、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的方法和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田径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该改革方案的成功经验对于同层次学校田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的辩证思维观点,考察体育主体性的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审视体育与人主体存在之间的哲学关系。在体育主体性的内在品质中,体育的主体权利和责任,是作为人自然能力体现出的生命价值,体育是延缓身体退化、留存身体强健、拯救身体野性的实践诠释和意义显现。在体育主体性的对立统一中,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群体性、内在性与外在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竞争性和协作性、暴力性与规则性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矛盾对立体,人性矛盾的内在张力在体育中完整呈现。体育让生命获得“完整的人”的生存意义,通过运动实践人的本质得到确认,体育成为人主体性自由且全面发展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