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庐江出土的吴光剑铭,诸家考释颇有歧见,本着重考辨铭后二句,在某些字的隶定和解释上对流行说法提出商榷。认为剑铭是吴王光扬武奋威的自赞之辞,其义自应以直接关系征战和杀敌建功为宜。  相似文献   

2.
古今砚铭赏     
张茂昌 《语文知识》2005,(12):11-12
自西周始,文人墨客就喜欢在砚台上镌刻表达自己心声的文字,谓之“砚铭”。砚铭的字数有多有少,书体不拘一格,内容多种多样。现选取数则赏析如下。 一、抒发心情 “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湟,永年宝之斯为良。”这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砚铭。他得到这方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石渠砚后,喜不自胜,便书此砚铭。作者在  相似文献   

3.
姚佳 《学语文》2012,(5):78-79
曹丕的《典论·论文》里有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名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将文章分为四大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其中,奏议、书论、铭诔都是应用性文体,并且以议论为主,  相似文献   

4.
说“铭”     
本文就铭的源起、特征、作用与类别作了考察,选取各类铭辞之部分代表作品加评述,并与部分西方铭辞比照,探讨异同。对于褒扬或戒勉之铭,史之变文的碑铭和修养处世的座右铭等,从题勒的手段,铭法题旨到语言姿态均作了较细致深入的描述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的《陋室铭》脍炙人口,模仿者不绝于代,其中,清代的《烟室铭》、当代的《教室铭》及《给“以权谋利干部”画像》更是让人拍手叫好。《烟室铭》借《陋室铭》之体,注瘾者之神,达作者之讽刺与痛心之意。《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  相似文献   

6.
从内容上说,铭文是对所铸钟鼎由来的说明,钟鼎是为纪念赞颂祖先功绩而铸;铭还可以纪生者之功,其基调是赞颂;铭又常用于鉴戒,劝人肃言慎行。刘勰所论铭体之"大要"有三:"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实是曹丕"尚实"说的展开,"弘润"之说显然也从陆机"温润"说脱胎,"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是陆机"博约"说的继承。铭体以永垂后世为目的,因而都以金石为载体,这就注定了其体以言简意深为尚。从形式上看,铭可分为缀序铭和徒铭两种模式。就铭文本身来看,其形式一为骚体,二为齐言。铭文从刻铸于金属到镂刻于石材再到书写于纸张的演变历程,也是其形制篇幅由简到繁的演变历程。从载体看,铭文渐与碑文合拢并流。《文选》共录铭五篇:班固《封燕然山铭》属武将外战功勋铭,具有强烈气势美;陆倕《石阙铭》属帝王内战功勋铭,注重征讨正义性;崔瑗《座右铭》是立身处世的自我勉戒;《剑阁铭》为山河之戒张本;《新刻漏铭》的价值是在于体现了器物铭所应具有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的《陋室铭》脍炙人口,模仿者不绝于代,其中,清代的《烟室铭》、当代的《教室铭》及《给“以权谋利干部”画像》更是让人拍手叫好。《烟室铭》借《陋室铭》之体,注瘾者之神,达作者之讽刺与痛心之意。《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影。可以打瞌睡,写家信,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虽非跳舞厅,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给“以权谋利干部”画像》:“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唯我独尊。前有吹鼓手,后有马屁精,谈笑有心腹,往来无小兵。可以搞特权,结帮亲,无批评之刺耳,唯颂扬之谐音。青云能直上,随风显精神,群众云:臭哉此人。”这二篇则是借刘之体,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丑陋面。这种模仿因其形式早为人们所耳熟能详,而内容又直指时弊,所以常常让人在大赞痛快之余,不得不折服于作者的幽默与机智,折服于作者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中给“铭”下了个定义:“铭者,名也,名其器物以自警也。”在器物上刻写铭文,为的是警戒自己,免犯错误。宋岳飞的《砚铭》:持坚守白,不磷不淄。宋文天祥的《砚铭》: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勿失道自全。明高启的《笔铭》:用欲圆,体欲劲,书而执之在心正。  相似文献   

9.
深受程朱化张载哲学诠释的影响及各自之理论异趣,张子<东铭>与同作为勉词,并一同置于<乾称>篇中的<西铭>相较,在历史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结合张子之其他著作对<东铭>之思想作整体关照,不难看到<西铭>与<东铭>之关系就是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关系,且<东铭>与张载思想整体有着更加紧密的关联,它从强化心的环节入手将张载哲学赋予实然化的落实与担当.从其思想建构之问题意识来看,<东铭>更加符合张子思想之本旨初衷及其主要显发于工夫论领域的历史影响,而这也正体现了张载思想针对一般儒者解决择术问题的大众化面向.  相似文献   

10.
曹乃鼎老先生的《晚节自勉百字铭》,读之感人至深。其书法行笔稳健,线条凝练,笔画沉实。结体方正,立字稳健。章法疏朗,空旷清新。  相似文献   

11.
1.“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 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据此,较为合理的推论是 A.金文的起源可能和祖先崇拜有关B.刻铭于鼎可能是古代祖先崇拜的普遍形式C.不足以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D.宗法制度是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传世的黄帝《巾几铭》至少存在3种,史源比较清楚。南宋罗泌所录《巾几铭》主要取自《左传》,杂糅《史记》之文而成。明代杨慎所录的两种《巾几铭》,第一种取自《六韬》之文,第二种则是将“五帝之戒”中“黄帝之戒”与《淮南子》所引《尧戒》拼接而成。稍后董斯张所录《巾几铭》,自注称出自《帝王世纪》并不可靠,实则与杨慎所录第二种《巾几铭》雷同,并且出处存在刻意造伪的迹象。以上各种黄帝《巾几铭》,皆属于晚出文献,应当是后人附会旧说制作,而少数学者将其视为《黄帝铭》六篇之一则属于臆测。因此,应当将其从《黄帝铭》遗篇中剔除,不宜再将其作为探讨黄老思想的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13.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文献著录了《黄帝铭》6篇,但是没有注明细目,后世学者将"周庙《金人铭》"视为"黄帝《金人铭》",作为《黄帝铭》的遗篇之一,没有可靠的证据。而传世文献中经常提及的"金人铭",至少存在周庙《金人铭》、秦《金人铭》和《黄帝金人器铭》等三种,秦《金人铭》与《黄帝铭》无关,周庙《金人铭》见载于《说苑》《孔子家语》,《黄帝金人器铭》首次见载于《太平御览》所引《皇览》,主要内容为"五帝之戒",应当与周庙《金人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献。南宋以来所谓"黄帝《金人铭》"乃是将《黄帝金人器铭》中黄帝相关的部分与周庙《金人铭》连缀起来,将周庙《金人铭》转化成黄帝《金人铭》,或者径直视周庙《金人铭》为黄帝《金人铭》,进而归入《黄帝铭》,而这一转换、归类都缺乏可靠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懂“铭”字的含意,最近我除了在校图书馆借阅了不少关于“铭”的名篇佳作,还专门查阅了汉字解释权威辞书——《康熙字典》、《辞源》、《辞海》,方知其意:把文字镌刻在金石器物上叫做“铭”。东汉郑玄《礼记·祭统》注曰:“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这种铭文,便于记事,更便于自戒自警。据史书记载,大约从东汉开始,许多有志有识之士,为医治自己品  相似文献   

15.
殷周青铜器上的金文向以浑厚凝重、古雅端丽著称,其文辞——铭文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也恒为人所称道。铭文的语言风格如何呢?陆机说过“铭博约而温润”,(《文赋》)刘勰说过“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文心雕龙&;#183;铭箴》)验之殷周青铜器铭文,不难得出这样的看法:总体说来,与金文的书体风格相适应,铭文的语言风格堪称庄重典雅。这极易理解。在商周时代,能铸造钟鼎彝器并将文字施之其上的,寻常之人不作此想,  相似文献   

16.
李红波 《班主任》2014,(11):48-49
高一上学期快结束时,铭转学到了我们班。我很快发现,身为男孩的铭却像个害羞的小女生,很少说话、参加活动。与家长交谈后得知,铭的妈妈是当地一名企业家、女强人,非常能干也很能说,而铭的性格像爸爸——不爱说话,不太好动,喜欢看书,能在屋子里独坐一天都不挪地儿。本来父母觉得孩子这样子没什么不对,但鸣的堂姐最近突然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无法与人接触。这让铭的妈妈担心起来,因为铭和堂姐很像。所以尽管铭不愿意,但妈妈还是坚持让他转了学,想让他开朗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懂“铭”字的含意,最近我除了在校图书馆借阅了不少关于“铭”字的名篇佳作,还专门查阅了汉字解释权威——《康熙字典》、《辞源》、《辞海》。近日始知其意:把文字镌刻在金石器物上叫做“铭”。东汉郑玄《礼记·祭统》注曰:“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这种铭文,便于记事,更便于自戒自警。据史书记载,大约从东汉开始,许多有志有识之士,为医治自己品行弊端,或激励  相似文献   

18.
前进中的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铭贤学堂创办于1907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更名为铭贤学校,1940年成立了铭贤农工专科学校,1943年扩展为铭贤学院,1951年10月1日改名为山西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  相似文献   

19.
铭虽是独立的文体,但镜铭却兼有赞辞、箴言、诗词等多种属性。其中,赞辞与诗词属性多体现在镜背铸刻铭文上,箴言属性多体现在案头读物铭文上。铸刻镜铭是镜背纹饰的组成部分,主要赞美镜子的质量、功能、品格,祝愿照镜人升官、发财、长寿、成仙、人丁兴旺等,书写女性使用者的美貌、华贵、闺怨等,或者附加生产经营者的信息。其在汉魏六朝时期拼凑痕迹明显,缺乏辞采技巧,基本属于民间形态;在唐代则以六朝诗赋为范本,呈现出文人形态,并在宋代之后随着镜背纹饰的简化而渐趋没落。案头镜铭是文人镜铭摆脱镜背束缚和赞辞属性后的产物,有托物警示、劝诫、载德、言志的作用,从帝王鉴戒、臣民颂德的政治话语走向了斋室物品组铭行列的修身话语。清代金石学、考古学兴盛,学者们钟情于收藏、研究汉唐古镜,案头镜铭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有意模仿铸刻镜铭,不再是清一色的箴言。与此同时,镜铭也渐渐从泛化的镜意象中脱离出来,变成具体的诗歌意象。  相似文献   

20.
在蜀道中的褒斜道石门摩崖石刻群落中,《石门铭》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过去书法界首先肯定了《石门铭》与《石门颂》在书法史上汉魏碑刻中堪称双璧的地位,而今我们在多学科多角度研究蜀道、石门的历史文化之时,不能不重视《石门铭》关于褒斜道石门的正名意义及其重要的记事价值。《石门铭》镌刻于褒谷石门隧道内之东壁,与镌刻于其西壁的《石门颂》(原题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