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0-10
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从172万公里外深空传回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目前,嫦娥二号卫星状态良好,各类飞控事件执行正常,剩余推进剂约115千克。  相似文献   

2.
据2月14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再次刷新我国深空探测最远距离纪录.达到7000万公里。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目前状态良好,正在绕日轨道上飞向更远深空。”这是我国航天器迄今为止飞行距离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总师周建亮介绍,按照目前星上状态.预计2O14年7月,嫦娥二号将突破1亿公里.最远将飞行至距离地球3亿公里处.并将于2O29年前后回归至距地球700多万公里的近地点。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12-I0013
在遥远的太空,嫦娥二号又向地球传来了好消息。1月5日23时46分,成功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突破1000万公里。这是中国航天飞控史上最远的“太空长征”,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飞行控制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相似文献   

4.
数字     
5000万公里7月14日1时许,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突破5000万公里,再次刷新"中国高度"。目前,卫星状态良好,正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17种人体肠道内充满细菌,其中的有益细菌有助于食物消化。日本研究人员的一项新发现显示,肠道内有17种细菌能帮助人体调节失衡的免疫功能,防止出现炎症。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天宫二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正式入驻太空。这一重要讯息自然让全国人民高兴。与此同时,人们不禁要问:我国还有无其他探测器在深空中存活?答案是,有。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那些久居"深宫"的"太空探险家"。早于"嫦娥三号"升空的,是"嫦娥二号"卫星。"嫦娥二号"被赋予的任务是进一步完成"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使命,同时肩负着为"嫦娥三号"探路的"担子"。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6.
金科 《金秋科苑》2010,(22):87-88
2010年10月27日19时30分左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嫦娥二号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对月球虹湾区开展高分辨率成像,这是“嫦娥二号”第一次在15公里高度处对位于月球正面的虹湾地区进行拍摄。  相似文献   

7.
“嫦娥二号”正在征程.作为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第一步,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的科学探测成果也不断涌现。各种专利十余项,正在申请的有近60项。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4,(6):12-12
正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探索月球,我国已经具备开展火星探测的条件。叶培建表示,深空探测,必须要走到比月球更远的地方,我国航天人在嫦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10,(11):49-49
前不久.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对新闻媒体介绍了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的有关情况。他表示,目前,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进展顺利,嫦娥二号卫星、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正在做发射前的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实施飞行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1,(1):15-20
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序幕。通过轨道修正、月球面前空中"刹车"等,嫦娥二号一步步靠近月球,从距月面100公里的轨道突然探身至近月面15公里,给月面虹湾拍下了特写靓照。上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和前苏联展开了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竞赛,掀起了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1958年~1976年8月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发射了45个月球探测器。1969年7月,美国"阿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I0015-I0016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15日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我国嫦娥二号卫星目前在距离地球约700万公里处与“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并利用星载监视相机获得该小行星的光学图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我国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第四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组织)。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经过长达23天的探月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顺利"回家",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嫦娥飞天,举世瞩目。嫦娥五号以完美的表现惊艳全球,在中国探索太空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随着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往返距离近80万公里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任务正式开启。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对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精彩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顺利实现了既定目标,续写了我国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1引言嫦娥一号卫星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到现在已经运行了70余天,期间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第一次超过地球以远8万公里、第一次摆脱地球引力、第一次被月球捕获、第一次传回月面照片……,每一个历史时刻都让国人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5.
<正>月亮,离我们很远;但是,我们离月亮已越来越近。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2号卫星的长征3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嫦娥2号原本是嫦娥1号的备用星,在嫦娥1号圆满完成任务之后,嫦娥2号的主要任务就转变为替嫦娥3号踩点。嫦娥2号完全"中国造"。据有关报道显示,哈尔滨为嫦娥2号提供了胶黏剂、铝合金筋骨以及支撑天线的展开臂等科研成果;卫星"骨架"与润滑油多为  相似文献   

16.
《金秋科苑》2013,(23):72-72
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至近月点约15公里、远月点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这是嫦娥三号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  相似文献   

17.
"嫦娥一号"卫星升空拉开了中国"嫦娥工程"的大幕。如果说"嫦娥工程"中的五大系统谁也离不开谁的话,相对而言,"嫦娥一号"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因为,一方面,奔向38万千米的月球靠它,对月球拍照探测要靠它,向地球传回图像照片还靠它,没有它,"嫦娥工程"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嫦娥一号"卫星系统不仅较之其他系统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任务内容新,挑战巨大,技术创新项目很多。  相似文献   

18.
最近嫦娥五号月球采样成功返回和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入轨,以及后续的小行星、木星系和太阳系边际探测任务,标志着我国已迈入深空探测发展新时代。行星科学是深空探测战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行星科学研究涉及地球科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多个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科学特征。本文在分析交叉科学研究和国内外深空探测科技发展基础上,讨论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现状、机遇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传回来的数据处理得到的图像,标志着中华民族千年来探月梦想的实现,嫦娥一号的成功必将载入人类发展史册.接下来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入到嫦娥一号这段不平凡的探月之旅.   ……  相似文献   

20.
由科技部支持的国家863计划"绕月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应用与研究"重点项目9月28日通过验收。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一号"任务至此才算圆满完成,该卫星获取的数据足够让科学家研究10年。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