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目标是什么?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现,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金辉 《考试周刊》2010,(23):115-11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了新课程的性质和理念,即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语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易基慧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151-151,15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拥有的基本英语素养。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蒋小玲 《考试周刊》2013,(34):96-96
<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和理念为: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如何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明确高中英语学习的要求,改变学习方法和策略,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顺利完成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是摆在  相似文献   

5.
高中英语课程目标指出,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了解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国际视野更宽广,  相似文献   

7.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高中英语教学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云东 《新疆教育》2012,(20):106-106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授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观察,笔者对新课程有了一些感悟,其中有收获也有困惑. 首先,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基础上,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拥有的基本英语素养.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尤其是对于英语阅读的学习来说,只有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才能够学好英语。英语阅读通常分为英语知识点阅读和交际性英语阅读。在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更加注重交际性英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拥有了英语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才符合新课标对于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就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初中英语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帮助其进行初中乃至以后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3.
陈艳 《中学教学参考》2013,(19):122-122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策略教学的重要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  相似文献   

16.
李艳 《考试周刊》2012,(14):91-92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英语新课程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一、新课程标准下开设“英语报刊阅读”课的必要性1.课程改革的需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尚丽萍 《学子》2009,(10):54-56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而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英语新课程则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19.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耍性日益突出。《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所以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是相辅相成的,说和写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听和读能力提高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