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于2001年6月7日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韵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提到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3.
徐斌 《中学文科》2007,(8):20-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了各科课程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提出,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了各科课程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并不是一个新的观点,早在30多年前,布卢姆在其“掌握学习”中就强调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利用课堂评价,并且提出了一些简洁、高效的具体策略。但遗憾的是后来的评价变得越来越“工具化”,也就是评价越来越成为对学校、学生进行等级评定的工具,课堂评价越来越不为人们所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评价应避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孙冬萍 《现代语文》2006,(11):66-6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中,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可说是探究学习的出发点。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语文阅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这恰恰是一个不易突破的难点。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也怕老师让自己提问:老师怕学生乱提问敷衍老师的要求,也不敢要求学生提问。于是乎不愿意提问、提不出问题成了探究学习中永远的“痛”。笔者经过一段时间对阅读提问教学实践探究,试在此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精神和提问能力做简要阐述,以求与同行研讨改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充当好以下五种角色。  相似文献   

8.
从容日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有一条是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还有一条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清霞 《中学文科》2006,(10):62-6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地理教育中要继续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通过教学来进行。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那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空洞的目的。地理学科的德育内容丰富,在进行地理教育的同时,恰当地切入德育教育,两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正确定位,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首要前提是建立民主、平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国家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这是次教育的革命、教学的革命、学习的革命,更是一增强国力、积蓄未来与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整个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革、国家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引自《人民教育2001·9教育部王湛副部长讲话稿)在这次课改中,师是实践者,是推进者,教师的能力、素质对新课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教师自身也是…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学生要“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3.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课程改革牵动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情感的培育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主动建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理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而充分地发展。”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势必要构建以生为本的绿色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现在,《纲要》已“试行”六年了,应当以科学态度,认真总结“试行”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9.
在21世纪,知识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部制订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改革目标,制订了各门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经过几年的实践推广,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昭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