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教育随笔实际上是个思考与积累的过程。由于我们身在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而且要想把章做大、做好,也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教育随笔,因其篇幅的短小,也无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论层面,因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那么,教育随笔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教育随笔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新兴产物,教师写教育随笔有其明显的优势.教师在写教育随笔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反思、写作,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素养,修正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了具有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思想,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三、教育随笔写什么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看似单调,其实每一天都要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每一天都会发生新的教育故事,教育对象每一天都在成长,有心人每一天都可以发现能够用于教育随笔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4.
包守霞 《甘肃教育》2022,(16):59-61
教育随笔不但真实地记录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课堂实践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方法、反思,还在师生间搭建知识交流、思维交流、情感交流的桥梁,学生得到了教师的规范指导,教师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基于此,文章论述了师生共写教育随笔的意义,通过实践调查和文献查阅分析了师生共写教育随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师生共写教育随笔应遵循的原则,并探讨了师生共写教育随笔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三、教育随笔写什么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看似单调,其实每一天都要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每一天都会发生新的教育故事,教育对象每一天都在成长,有心人每一天都可以发现能够用于教育随笔的好材料。教育随笔可以叙述成功之举。教师的教育教学一般总有成功的地方,及时记下就能成为有意强化了的经验,便于今后发扬光大。例如:巧妙新颖的新课导入,自然流畅的环节衔接,表意贴切的精彩语句,重点突出的板书设计,潇  相似文献   

6.
我是从写教育随笔走上教科研之路的。这些年来,写了不少文章,其中一半左右是教育随笔,大概有200来篇,结集出版过两本随笔专著(与陈明华老师合著),颇受读者的欢迎。我一直在坚持写教育随笔,除了因为读者喜欢之外,还在于这种文章的  相似文献   

7.
《读书与受教育》写于1981年,是叶圣陶文集《晴窗随笔》打头的一篇。这年叶老81岁,已经从许多重要岗位上退了下来,然而他依然一往情深地关注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注着和青少年成长密切关联的教育事业。《晴窗随笔》可以说是老人晚年的教育沉思录,熔铸其中的是他毕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思考。一智者之所以是智者,往往就是因为他们能在常人觉得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比如,儿童开始上小学,我们通常说是去读书。我们谁也不觉得有什么  相似文献   

8.
云生 《教育文汇》2004,(5):21-22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写教育随笔成为教师搞教育研究的一种时尚。不可否认,通过写随笔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个人素质,养成反思习惯。但是,在阅读了一些发表的教育随笔后,我却有了丝丝失望。  相似文献   

9.
许多幼儿园都要求幼儿教师写教育随笔,并将它作为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她们写随笔仅仅是为了应付园领导的检查,因此在写作时,要么是记流水帐似地简单叙述某件事情,要么是查找有关幼教资料,从中东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这种走过场的做法使写教育随笔丧失了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我认为幼儿教师要写好教育随笔,首先应充分认识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其次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述而且作。我们一些教师常把写教育随笔认为是一种负担,一听说要写教育随笔,…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研是什么,这是每个参加教育科研的教师虽有所感悟,却又难以说清的问题,一位普通教师结合自己参与教育科研的真实经历和切身感悟,以朴实的语言,谈出了自己的认识,娓娓道来,发人深思,耐人回味。教育随笔与教育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重要表达形式,前者是教育足迹的真实记录与点滴感悟.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理性思考与系统论述。两篇相关文章对如何写好教育随笔,如何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介绍了自己的认识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有用和无用     
有朋友在博客发来纸条:王老师,我读了你的很多教育随笔,特别喜欢。我发现你的文章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叙事过程中使用一些精短的小故事,借助小故事来点亮你的观点。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找到这些恰如其分的经典故事的,请赐教!我很感谢这位朋友,能够耐心读完那么多闲散的随笔,更感谢的是他的用心,一语道破文章的基本架构。离开一线以后,我很少有机会写以校园故事为主的教育叙事,而是把更多笔墨转向偏重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笔,就是言说心底最随常的感悟,照此说来,它仿佛就成了最好写的一种体裁。但是,事实上,真正写好随笔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独特的深情、看似慵懒的深邃、入木三分的才情和绝不雷同他人的思考,尤其是学术随笔。好的随笔是对自我入思过程的全程纪录。一直觉得肖川老师所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就是昭展这种入思过程的一本好书,也因此一直期待着他新作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得知我正整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朋友颇为惊讶。的确,这“进步”有时连我也觉得不可思议。2004年,我第一次真正接触教育书籍,第一次尝试写教育随笔。6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梦想中的一件“大事”。叶澜教授有个著名观点:“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14.
王毅 《辽宁教育》2010,(5):18-19
教育生活五彩斑斓、妙趣横生。如何做个有心人,将教育教学中不断演绎生成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记录下来?为此,我们不妨学会写教育随笔。  相似文献   

15.
写教学随笔是我规定自己每周必须完成的事情。有时每天课后写点儿,有时一周写上几篇。不求多、不求精,日复一日,课就这样上着,随笔就这样写着。某一天,我突然感觉到我的教学随笔中缺少些什么。于是,我把以前写的找出来一篇篇看。我明白了,那些随笔更多的是从教学流程是否合理与顺畅、教学任务是否恰当与有效、学生作品是否完成与美观等角度来写的。  相似文献   

16.
张万祥 《班主任》2010,(4):17-19
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学历水平、工作阅历、家庭负担等近乎相同的班主任,有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了几十万、几百万字的教育随笔或教育日记,读了几十本、几百本书,发表了许多篇文章,出版了专著;有的却几乎没有动笔写过教育随笔或教育日记,没有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当然,发表的文章也就是零。条件基本相同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教育写作,顾名思义就是对教育生活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记录,一种自我思考,一种价值判断。它包括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教学片段赏析……教育写作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地写,每曰坚持,逐步养成“写感”,最后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写作经历谈谈“如何进行教育写作”。  相似文献   

18.
丁霞 《学前教育》2010,(12):8-10
反思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放多元化的幼儿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都需要每位教师具备反思教学的能力。教育活动能否“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是幼儿教师教育实践反思的重点。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园要求教师写教育小随笔、教育小贴士、教育后记等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日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各中小学悄然兴起一股“博客热”,老师们纷纷在网上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写教学案例,写教后反思,写教育叙事,写读书随笔,写实验笔记。  相似文献   

20.
教育随笔是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观察、积累的第一手资料,哪怕是点滴体会,也往往是有感而写。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