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映射出海明威的人生轨迹和生命意识,其意识流手法和丰厚的象征解读了战争留下的心灵创伤,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对生存的困惑,表征了写作是哈里亦即海明威生命的维系,寻求才是永恒,直面死亡才会深思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在创作实践中潜心追求的"冰山原则"及其永不言败的"硬汉神话",充分体现了海明威式行动方式和生存方式的极大魅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开美国文坛一代文风;"生命与死亡"是他作品的永恒主题,寓意深远;海明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他成为现代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神话.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性别意识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西方女性正在崛起的社会性别文化背景;二是海明威生活现实中复杂的性别关系.女性既是海明威男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力量,又是他所不能也无法支配控制的异己性力量,对他性别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最重要代表作。生命意识和死亡情结,是海明威人生观的核心和作品的诗意所在,构成其全部小说的基本主题和精神底蕴。在海明威的死亡观中,他认为死亡是人类永远也无法逃避的事实以及死亡是人类逃避各种不幸的手段。海明威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不断地表述了他的这两个观点。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在其作品《老人与海》中的映射。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为世人称道。透过主人公桑提亚哥和鲨鱼的搏斗我们可以看出 ,海明威所歌颂的桑提亚哥精神 ,是一种人类精神。桑提亚哥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顽强坚持奋斗 ,这揭示了人类生命的潜力 ,表现了海明威式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也展示了海明威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作品中彰显了主我意识,《老人与海》里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体现海明威强烈主我意识的人物形象.作者海明威通过描述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艰难历程,着力刻画他不畏艰险、勇于与命运斗争的顽强个性.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寄托了海明威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7.
论海明威“准则英雄”的独特魅力及其悲剧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在西方学史上堪称一代宗师,他富有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生故事已完全溶入他的悲剧艺术创作之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海明威式悲剧英雄,成为美国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散发着诱人的魅力。海明威的悲剧英雄,人们亦称为“准则英雄”,或日“生命英雄”,其特点:一、关注个体生命的律动与命运;二、注重个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硬汉精神"让无数读者赞叹。但是,这些审美层面上的硬汉形象在现实中却显得如此悲壮和苍凉。这些执着于主体价值和尊严的硬汉们的主体性正被异己性的力量无情地消解着。从伦理的角度对海明威的"硬汉精神"进行重新解读,以期对硬汉价值的现实性失败、硬汉的主体性价值与他者生命价值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反思,并探讨这种反思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38-139
在美国众多的伟大作家中,海明威以其独特的"冰山"风格而著称。在他所有的作品中,《老人与海》最能体现他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本文试通过深入剖析《老人与海》,分析海明威"冰山"风格产生的内外因,阐明"冰山"风格的表现手法(省略、象征)和语言风格(简练、白描、个性化),以及海明威"冰山"风格在美国及世界文学上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海明威"冰山"原理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冰山理论"的特点入手,赏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小说精炼简约的语言特点,其次分析隐藏于"冰山"下的主题:人生的虚无飘渺,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最后分析小说独特的结尾。通过上述分析,让读者体味海明威短篇小说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伍尔夫和海明威两位文学大师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反复显示了对生与死的诠释。本文通过对伍尔夫的《飞蛾之死》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分析,看出死亡意识中展现的生命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小说的发展,在很大发展上就是艺术视角的探索与运用。海明威的小说,明显地带有视角探索倾向。他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之故获得诺贝尔学奖即表明其在叙事方面的卓越成就。海明威叙事视角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主体的静态的退隐;其二,主体视角的动态转换,其三,视角的分离与交织。海明威名的“冰山”理论就是与其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紧密相连,并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语言含蓄简约、明快而又质朴无华。他写作的"冰山原则"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超时代的艺术魅力。海明威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以"迷惘"的主题和冰山风格写作原则,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生命意识是生命个体对待生命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生命意识,即关爱珍惜自己生命的一种意识和态度;另一种是客体生命意识,即尊重、关爱并欣赏他人生命的一种意识和态度.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的生命意识是针对幼儿而言的,即客体生命意识.教师只有心怀生命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到幼儿的生命成长并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共享教育的幸福.因此,生命意识可以看作幼儿教师的"必需品".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生命意识应具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学生为主""学生主体"的理念广为提倡。然而,就我国小学一线现状来说,"学生主体",特别是回归生命、还原生命意识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远远得不到体现。生命和道德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附,生命是德育的原点和起点,脱离生命的德育是不完全、不彻底的。为此,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生命为主体,要关爱儿童生命,突出儿童生命,更要基于儿童的生命体验开展活动,从而达到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厄纳斯特·海明威的笔下,最打动人心的是其作品中一系列在迷茫中依然顽强拼搏的最具魅力的硬汉子形象.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的对抗中展现出殊死搏斗的"打不致"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海明威思想和创作观的仔细考量,以期寻找海明威"打不败"精神在内涵和外在表现上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传统阅读认为<永别了,武器>中的男主人公亨利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硬汉,而女主人公凯瑟琳是男主人公孤单的慰藉品,是展现"硬汉子"人物的辅助物.文章从生态女权角度重新解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重新分析文中大自然﹑男主人公﹑女主人公这三者的关系,从而体现海明威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关爱的社会伦理意识,及其对女人和男人、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证明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权意识的男作家.  相似文献   

18.
在海明威研究尤其是中国国内的海明威研究中,人们对海明威及其作品中的"迷惘"情绪、悲剧情氛和悲剧意识都做过足够的探讨与研究。然而对于隐藏于其文本中凝重的悲剧精神却至今无人问津。本文将从文化诗学角度出发,以美学悲剧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不同时期小说的"价值阅读",挖掘、展现遮掩在其"迷惘"冰山之下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9.
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海明威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殖民主体、被殖民主体的矛盾身份焦虑问题,继而考察小说中被殖民主体从"失语"到"发声"的表达历程,探究由殖民主体和被殖民主体建构的自然层面非洲形象与人文层面非洲形象的书写特征。最后指出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书写是带有双重性的——在显性书写具有自我拯救功能的理想他者自然层面非洲形象的同时,又隐性绘制出以被殖民主体非洲动物"发声"反抗殖民统治为核心的人文层面非洲形象。  相似文献   

20.
乔廷慧 《考试周刊》2014,(77):21-22
海明威是一位极富魅力的作家,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话,是世界文学之林的巨匠。他在众多作品中塑造了一些来自下层的士兵、猎人、渔夫、拳击师、斗牛士等角色,这些人物形象有种共性:不屈不挠、坚忍顽强、勇于直面暴力和死亡,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都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即所谓的"硬汉子"性格。本文从成因、呈现、魅力及意义四个方面对"硬汉子"形象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